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从我省第一间高职办学到今天时间不超过20年,高职院校已发展到八十间,在岗教师超过本科院校,在读学生逐步超过本科生,高职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高职办学质量,但是高职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并未跟上高职快速发展的步伐,高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呈现单一化等现象,要提高高职的办学质量,教师是关键因素,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不断提升高职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水平,从而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影响和带动高职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2.
办学自主权的落实与完善是高职院校实现追赶超越的重要抓手,是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根本与关键之所在。立足陕西工商职业学院的跨越式发展成就,就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体现出来的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自主权、企业行业师资引入自主权、招生与专业结构优化自主权以及学校运行机构设置自主权等核心要素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谢战锋 《文教资料》2007,(25):172-174
中等师范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之后,其原有师范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比较突出,既要突出师范性,又要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明确语文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办学思路,调整课程结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核心能力,完善办学条件,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强化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才能办好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专业,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小学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4.
培养教学科研"双优型"教师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声誉的重要途径,但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和声誉、科研条件与科研氛围决定了高职教师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阻碍。本文从社会、学校、教师个人思想认识等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参与科研的制约因素,并为破除这些障碍,提升高职院校科研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校企合作框架下探索高职办学结构耦合问题的意义,从高职院校办学理念耦合、治理结构耦合、办学利益耦合与办学资源耦合等方面剖析了制约校企合作组织运作效能的办学结构耦合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事业开拓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要求我们的高职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要与学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特别是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除了在科研和教学能力方面发展自己的专业外,还应该做好由EGP教师转为ESP教师的准备。本文就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如何自主转型做了相关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规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今后要逐步由三年转向两年。学制缩短给各高职院校办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过去的课程结构、课程选择等教学环节将面临新的问题,过去存在的办学模式和特色问题、教师数量结构、实训课程开设的条件保障问题更加突出,要求高职院校在新的办学形势下重新定住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8.
谈高职音乐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闽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1):92-93,102
音乐专业"双师型"教师有其一定的内涵和外延。当前,音乐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实践机会少。基于目前状况,应采取一定措施,切实把好新教师的上岗关;加强高职艺术院校的对外交流活动;加强联合办学,改革办学体制,使学校、教师、学生、社会达到四方共赢;加强高职音乐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兼职音乐教师的聘任、管理工作。通过不断努力,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艺术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的教师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职院校应根据教师队伍与管理的现状,确立教师评价的指导思想,探讨教师评价的步骤与方法,构建适合高职教育办学方针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滁州学院学报》2017,(2):75-77
混合所有制是高职院校办学发展的新趋势,由于所有制形式不同,导致产权、管理模式以及组织结构等方面,与传统高职院校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大胆创新,实现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管理思路、管理模式的全面提升,进而推动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研一体化协调发展。结合高职院校混合制办学背景,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新实践路径,为混合制高职院校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夏婷 《文教资料》2021,(1):131-133
教师发展是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关键。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由于办学时间较短,办学经验较少,在推进教师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通过对江苏省内高职院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单位性质教师在发展中的问题及差距,结合已有教师发展研究文献及工作实际为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职业技术学院数量急剧增加,办学规模逐步增大。由于高职院校大多是经过“三改一补”而组建的,且办学时间不长,其师资队伍建设与高职办学要求还存在较大距离。一方面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另一方面教师整体素质不够高。就电大、专科转型的高职院校而言,其实践教学较弱,普遍缺乏“双师型”教师;从中专升格的高职院校来看,其教师学历层次较低,不少教师没有高校教育经历,新录用的本科毕业生(或研究生)在教学基础功和实践经验上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尽管多数院校正在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但受到办学经费的制约而进展缓慢。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现状已经制约了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特色的形成,因此,加快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打通高职院校发展“瓶颈”的工程。 我院是2001年由4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合并升格的1所地方性职业技术学院,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做了一些探索,这里仅就我们的做法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家治校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要重构办学理念并将之转化为办学行为。重构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着力点在于明晰高职院校的使命与目标,调整高职院校的质量评价主体,确立高职院校的利益相关方及其责任。推进高职院校办学理念转化的举措包括变革组织和制度,构建现代管理模式,构建开放性权力体系,健全学生和教师权益保障机制,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4.
教学特色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方面 ,为此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者与教师都应当有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理念 ,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改进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高职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职院校的发展,已经从前期的"数量扩张"到现阶段的"内涵"建设。学院的办学理念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教师素质是影响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本文主要从学院的文化建设、教师结构改革、教学环节设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四个方面,阐述了"三学"即学院、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本文有助于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因此,怎样认识和提高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对宁夏高职教师的科研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并作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校十五年来 ,教职工队伍尤其教师队伍整体结构有较大改善 ,学历层次大幅度提高、职称结构趋向合理、队伍趋向年轻、办学效益提高。目前 ,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 53 .4% ,高于辽宁省平均数 ,符合教育部要求 ;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为 45.2 8% ,高于辽宁省平均数 ,但低于教育部要求 ;具有正高职及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偏低 ;40岁以下正高职、 3 5岁以下副高职教师比例分别为 6.15%、7.2 8%。低于辽宁省平均数。实验人员中 ,具有中级职称人员居多 ,具有副高职人员比例较低 ,辅导员队伍基本结构比较合理。党政管理人员职称、学历结构尚不够完善。  相似文献   

18.
谭英  王敏军 《职教论坛》2003,(19):32-33
当前高职学院的办学导向,已由计划经济时期的资源导向型,转为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来设置专业,尤其是近年来热点经济的出现,对大批相关专业技术熟练劳动者的需求,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价值目标。故而一些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自己灵活的办学机制,积极开发与之相适应的专业结构。但目前普遍制约高职学院专业设置与发展的瓶颈是办学资源的严重不足:经费设施有限,人力资源不足,特别是在一些由中专升格的高职学院的教师群体中,许多教师知识陈旧,并缺乏必须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所以当面对着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学院做大规模的契机,…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流失现象越发频繁,这对于正值青年期的高职院校,不论是办学效益、办学质量.还是办学声誉等方面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如何吸引人才、防范人才流失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中教师流失的现状、原因及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高职院校教师流失问题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张波  匡平 《考试周刊》2011,(19):19-20
加快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以确保教育质量,形成办学特色,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紧迫任务。本文从经济社会发展引发高职教师模式的转型背景入手,分析了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过程,提出了加强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