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何谓意境?《辞海·意境》条曰:“意境一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一种艺术境界。”意境包括“意”和“境”两方面。“意”即“情意”,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境”即“形象”,“形象”由“形”和“象”组成,原指事物的外形和相貌,诗歌中的形象则是指诗中所描绘的具体景物和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生活画面。意境是诗词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意境三题     
<正> 意境,是诗歌、美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作者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是“意”与“境”的统一,是审美主  相似文献   

3.
潘霞 《现代语文》2006,(3):116-116
意境是学作品所描绘的客观图景(生活场景或自然景色.)与作的主观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包括“意”和“境”两个方面。“意”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所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两融合一致,形成诗歌的意境。常见的诗歌意境有孤独凄凉、激情飞越、闲适淡泊、清新飘逸、沉郁顿挫……  相似文献   

4.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包括两方面因素:作者的主观感受与生活图景,简称意与境或情与景。体味意境是鉴赏古诗词的关键。学生常感意境海阔天空,难以把握,其实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相似文献   

5.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包括两方面因素:作者的主观感受与生活图景,简称意与境或情与景。体味意境是鉴赏古诗词的关键。学生常感意境海阔天空,难以把握,其实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相似文献   

6.
王昌龄《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日物境,二日情境,三日意境。现在一般认为物境和情境分别指诗中的意象和感情;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今文学作家 ,无不孜孜追求文学作品的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 ,作诗的首要要求 ,“意与境二字而已” ,“有境界自成高格”。这里 ,王氏所谓的意境 ,是指文艺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交融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这种意境 ,包括两个因素 :“意”指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境”指的是作者描绘的具体生活图景 ,“意”是“境”的触发 ,“境”是“意”的载体 ,二者水乳交融 ,互为依托。为了表现特定的情感和意蕴 ,文学作者往往选取特定的“境” ,以语言文字为媒体 ,使之升华为美好的艺术境界。可以说 ,营构意境 ,深化…  相似文献   

8.
何谓意境?《辞海·意境》条曰:“意境——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包括“意”和“境”两个方面.“意”即“情意”,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境”即“形象”.“形象”由“形”和“象”组成,原指事物的外形和相貌.诗歌中的形象则是指诗中所描绘的具体景物和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生活画面.意和境,两者结合,虚实相生,相辅相成,互增光彩.意境之中,不仅包含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而且包括形象之中所渗透进的诗人的真实思想感情,所谓“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王微《叙画》),“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陆机《文赋》),情景相生,情景交融,才能引起人的美感.意境是诗词的灵魂.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诗词意境同样有着不同的形式.  相似文献   

9.
黄淑琴 《江西教育》2002,(22):22-22
本文仅就古代诗文中的“意境——空白”及其解读,简要谈谈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注意发掘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使学生享受到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的滋养。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最集中表现就是意境。一般认为,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回味的艺术境界。实际上意境的理论源头是道家的“道”和佛教“境界”,而“道”与“境界”虽然指包含着客观外境和人的主观内境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但这些现象本质上不过是“无”,是一种虚空之境。古代文学艺术家深受此影响,在文学和绘画创作中把意境的追求和…  相似文献   

10.
胡泽英 《考试周刊》2012,(27):32-32
何谓"意境"?《辞海》是这样说的:"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明代朱承爵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声音外,乃地真味。"  相似文献   

11.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不能充分理解、感受。他们容易接受真实的、具体的事物,在特定的情境中会产生一定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散文的意境,就是散文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客观物境、生活图景相交融而熔铸在作品中的能够把读者引入充分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即内情与外物、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的辩证统一。意境是散文美的灵魂,在各类文学样式中,散文最长于自如地抒写作者在观照生活时产生的各种感受和情思,并以抒情的笔触将这种体验、感受中的生活情境写入作品,使其在作品中获得再现,这就形成了散文创作中的艺术境界。作为主观思想情感与客观物境及生活图景相融会的意境,其主要审美功能是引发人们产生艺术想象或联想,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受到感染…  相似文献   

13.
散文意境漫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的意境,就是散文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客观物境、生活图景相交融而溶铸的作品中的能够把读者引入充分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4.
<正>说到诗歌教学,必从意境着手。意境是什么?具体来说,"意"是情感,指诗人主观的思想情感;"境"是境界,指诗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二者合而为一,意境就是指包含着作者主观思想感情的客观图景。所以说,"意"和"境",密不可分。这里就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领会诗中意境的问题,来说说自己的几点做法:一、联系作者生平,了解作品背景所谓"诗言志"。古诗词距离我们生活的时代久远,而作品又是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反映。因此诗言何  相似文献   

15.
意境是诗的灵魂,诗的生命,是诗歌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即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感情,它是通过诗人描绘的事物和画面来外化的,这些描绘的事物和画面即是“境”,在诗歌中,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意”和描绘的物象——“境”融合而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6.
意象的组合构成诗词的意境。一般认为,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人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的景物之间有机融合成一个统一体,境中有意,意中有境,就是诗歌的意境。按王国维的分析,意境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种他称为“境余于意”,偏重于对景物的客观再现;一种他称为“意余于境”,偏重于对主观情思的表现;还有一种叫作“意、境两浑”,景物与情思、主观与客观浑然一体,难分彼此.达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诗歌是讲究意境的,那么什么是诗歌的意境呢?“意”就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情感,“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人为了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意境?顾名思义,“意”是情意,就是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是境界,就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与“境”融合,就能形成一种艺术境界,它可以触发人的想象和联想,使读者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强烈的感染。清末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这段话的意思是强调文学作品应该有意境,诗尤其应该如此。举具体的诗作来谈,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  相似文献   

19.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不能充分理解、感受。他们容易接受真实的、具体的事物,在特定的情境中会产生一定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运用一切具体形象的事  相似文献   

20.
创设审美意境。文学作品的意境是作者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外界景物)融合为一的结果。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教师必须设法把学生带到文学作品的意境中去。如教师应以强烈、饱满的感情范读文章,使学生受到感染,将作品所描绘的景物、人物形象地再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