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我国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中对侧面碰撞的要求,进行某B级车2018C-NCAP侧碰性能水平分析。基于侧面碰撞过程和力的传递路径,采用多材料分段式侧围设计理念,对该车型侧围B柱进行分段式结构设计。结合CAE给出的整车侧面碰撞有限元模型中B柱侵入量、侵入速度的分析结果,进行基于侧面结构及材料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乘员舱侵入量、侵入速度均符合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汽车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的汽车安全事故比例也逐年上升,根据相关的事故调查数据表明,汽车侧面碰撞是汽车事故中较为常见的现象。除了完善现有的交通法律法规外,加强侧面碰撞试验以及侧面碰撞时的安全性研究,成为了有效保护汽车侧面碰撞事故中人员安全的重要方法。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汽车侧面碰撞的试验差异,结合我国当前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几种汽车侧面碰撞试验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低速碰撞时安全带的使用情况对乘员的损伤影响,文章基于实车碰撞试验结果,建立并验证了某车型的整车有限元模型、驾驶员和前排乘员的约束系统模型。根据该车型安全气囊ECU标定试验,分析了四种低速碰撞工况下的乘员损伤。结果表明,低速碰撞时乘员不系安全带会发生二次碰撞,造成头部、颈部和腿部的严重创伤,且随着碰撞速度的增加,碰撞损伤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4.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人们对汽车操作舒适性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对于车门来说,上下车开关过程中的顺畅性已成为车门开闭感官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一辆车的车门开闭不够顺畅,很容易引起用户不满。本文列出了车门开闭顺畅性的评价方法,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将车门关闭力、最小关门速度、车门开启声音等作为评价车门开闭顺畅性的评价参数。以此对某MPV车型提出了优化方案,对比改车型优化前后的车门开闭顺畅性评价参数测量结果可知,优化后各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优化措施有效,解决了其车门开闭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侧面气囊是否在最佳时刻展开直接影响汽车侧面碰撞试验的结果,其点火时刻受控于侧碰传感器,因此侧碰传感器的布置位置至关重要。本文以某车型为例,在整车布置空间受限的情况下,通过综合考查传感器可布置的不同位置、CAE模拟结果的动态响应特性和冲击加速度曲线响应等制约因素,最终确定侧碰传感器的安装位置。  相似文献   

6.
碰撞传感器安装位置的共振特性对安全气囊系统的碰撞标定存在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对某车型的正面碰撞传感器固定支架进行结构优化,应用Hypermesh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通过Nastran求解器进行了动刚度分析,最终在实车上通过了测试验证,顺利解决了该车型因正碰传感器安装位置存在共振而导致安全气囊系统无法进行正常标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根据某车型淋雨试验问题反馈,发现该车型车门漏液孔密封堵盖淋雨试验后存在排水不畅问题。文章主要针对该车门漏液孔堵盖排水不畅问题原因进行排查分析,并提出整改对策、实施验证,从而解决车门漏液孔排水不畅问题,降低由排水不畅引起的钣金锈蚀风险。  相似文献   

8.
移动变形壁障(MDB)是实车侧面碰撞试验时用来撞击车辆的标准试验工具.移动变形壁障前部的吸能块可采用不同的材料和结构.其性能对试验结果起主要影响.文中按照标准的要求,建立了轿车侧碰移动变形壁障的CAD模型,利用Hypermesh软件对所建立的移动变形壁障模型进行了前处理.最后使用Ls-dyna对模型进行求解,将仿真结果与标准要求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模型满足标准的要求,验证了模型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某车型行人保护性能,用LS-dyna软件进行了小腿冲击保险杠的碰撞试验,分析了造成行人损伤的相关因素,研究了保险杠参数对行人保护性能的影响,并通过优化保险杠参数提升了该车型的行人保护性能。研究表明,正交试验及主效应分析法对解决此类问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在汽车的研发过程中,对汽车正面碰撞性能的优化是一件复杂的繁琐的事情,常常为了满足汽车正面碰撞性能而反复的优化下车身的架构设计,导致整个车身的研发成本高、周期长,无法适应汽车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针对此问题,通过对市场上成熟、典型的车型进行研究,分析汽车正面碰撞过程中力的传递规律和下车身架构设计的核心理念,总结出一种通用而可靠的方法作为前期设计的借鉴,以便快速的做好下车身的架构设计,满足汽车的正面碰撞性能,并且节省时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11.
陆毅初 《大众科技》2016,(11):36-37
通过对目前某车型纵梁加强板存在的碰撞性能不佳,制造工艺性差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纵梁内腔加强板结构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纵梁加强板结构强度、碰撞性能及制造工艺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某车型设计了一款防撞梁,基于汽车轻量化理念,防撞梁材料采用铝合金。以GB17354-1998为标准,在Hypermesh中建立了防撞梁的有限元模型,调用LS-DYNA进行碰撞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得出防撞梁低速碰撞的变形及位移情况,并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为整个保险杠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车-车碰撞事故,本文基于现场的车辆停止位置、角度、碰撞后轨迹、车体碰撞位置等现场可勘测信息,对侧面碰撞中一次碰撞的碰撞前速度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应用能量守恒法,结合动量定理,计算机仿真,建立道路交通事故侧面碰撞速度计算模型,并引入能量方法的不确定度理论对碰撞车速的最佳取值范围进行求解,根据实际事故测量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算,得到的变形能及车辆碰撞速度在数值上与其他方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具有良好的便利性及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某型地铁列车的电动双开式内藏门车门系统可靠性进行研究,对该型地铁车门既发故障模式进行原因分析及危害性评估,建立了关于地铁车门系统的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FMECA)分析表;在分析地铁电气控制电路特点的基础上,建立车门系统电路故障树(FTA),对车门系统电路逻辑等效的实现进行探讨,得出导致该型车门故障的所有可能因素和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的故障诊断和维修决策分析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6)
本文针对地铁车门系统中锁闭解锁机构的功能及使用原理,深入对相应故障进行分析,结合实际运营情况对其结构尺寸等参数改进及优化,通过现场运用及测试,达到了有效降低车门锁闭解锁机构故障率的目的,从而提高了地铁车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翻转机构在不同车型驾驶室上较难翻准的问题,通过对翻转机构局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及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出优化后的翻转机构可以根据不同车型驾驶室调整扭杆预扭角的大小,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翻转机构相较于优化前操作力明显减小,且能调整到一个最合理的状态使得驾驶室翻转更轻便。优化后的翻转机构在不同车型驾驶室上均可以轻易实现翻转过程,问题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商业软件STAR-CCM+对某车型开发中吹面风道进行了仿真分析,发现其设计不合理,分风比不能满足目标值要求。通过优化风道结构,最终使该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经常有许多钢筋混凝土盖梁与它所支承的桥板接触处产生了盖梁侧面劈裂现象。尤其是新建的建筑物在第二年春天这种现象较为严重,根据多年的施工观察进行了机理分析,找到了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经常有许多钢筋混凝土盖梁与它所支承的桥板接触处产生了盖梁侧面劈裂现象。尤其是新建的建筑物在第二年春天这种现象较为严重,根据多年的施工观察进行了机理分析,找到了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动物之所以能在各种险恶的环境中生存、繁殖,是因为它们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而对化学技能的运用,则是其中最为精彩的一个侧面。这种技能虽然你有我有,但精彩却个个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