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阴阳五行学说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阴阳五行学说曾对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它对近、现代科学也颇有借鉴意义。美国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学者(R·A·尤里塔)说:“现代的科学思想体系并非西方的私有产物或财富,亦非仅属于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哥白尼或牛顿,同时也记载着属于中国的老子、邹衍、沈括、朱熹的功绩。当今科学发展的方向,出现将世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石油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能源,同时它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就曾深刻地指出过,像石油这样的物质,仅仅把它当作燃料来烧掉,那实在是太可惜了。然而,石油本身的开发利用,也曾经历了一番不平常的遭遇,它那富有价值的各种成份,却被看成了最无用之物而被想方设法加以抛弃。石油的最早发现首先是在中国,我国宋代的学者沈括就记载了石油的发现,不过当时人们只是以浮露到地面或水面上的石油舀起来用来点灯。沈括倒是看到了“此物必大行于世”,不过还没有人大力加以开采,也就是还未能发掘出它海在的价值。国外…  相似文献   

3.
指南针 指南针,指示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在战国时已有用天然磁铁矿琢磨成的指南针,称为"司南".最早的记载见于<韩非子·有度>,其著作年代约在公元前3世纪.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对于磁石磨成的指南针已有了详细记载.  相似文献   

4.
星辰 《百科知识》2014,(5):18-18
正据记载,早在1596年,英格兰萨默塞特郡就曾经出现过球状闪电。北宋时期,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记载了一次非常类似球状闪电的过程:雷火从窗子里面穿过来,暴雷过后,木制物品并无损坏,但是银饰却融化了。几百年来,虽然有很多关于球状闪电的目击记录,人们却一直没有揭开这个"幽灵"的面纱。目击记录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1962个被调查者中,有110个人说自己看到过球状闪电,比例高达  相似文献   

5.
古人财富     
石油现在是一个多大的产业啊,美国和伊拉克的矛盾,俄罗斯的“第二欧佩克”计划,都和石油息息相关,可以说:每一宗石油生意的背后,都有政治的博弈。 在古代西方人还不知道石油是什么东西时,中国老百姓已经用这种黑色液体烧饭点灯了。这要归功于我国古代的一位读书人,是他经过反复研究,弄清了这种东西的性质和用途,动员老百姓推广使用。这位读书人还给它起了一个名字:“石油”,这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这位读书人就是北宋时期的沈括(1031—1095)。 沈括生于大宋王朝。其时,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  相似文献   

6.
同童 《今日科苑》2006,(6):31-34
最开始,没有人对切斯特·卡尔松古怪的发明感兴趣。但在成功地复制了数百亿份文件之后, 他的发明成为继毕和古腾堡先后于东西方发明活版印刷术后对印刷事业最大的推动。  相似文献   

7.
萧宇 《科学中国人》2011,(18):68-68
北宋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由此开启了中国印刷的时代篇章:一千多年后,有这么一批人,沿着先人开创的先河.在印刷业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印迹”.其中包括北京印刷学院的刘福平教授及其领导的北京市高校学术创新团队——印刷包装中的数值模拟计算及实验研究团队成员。  相似文献   

8.
声学中由声波的作用而引起的共振现象,在声学中亦称“共鸣”。这是物理学的声学原理,即振动体在周期性变化的外力作用下,当外力的频率与振动体固有频率很接近或相等的时候,振幅急剧增大引发相同的发声振动。这一“共振现象”的声学原理,在我国公元8世纪初,就已经为科学家所掌握。他们是唐代的曹绍夔和宋代的沈括。沈括,字存中,杭州钱塘人氏,宋仁宗嘉祐进士,官至翰林学士。他是宋代杰出的科学家,曾经在一把七弦琴上做过这么一个实验,七弦琴有宫、商、角、征(读子)、羽、少宫、少商七条弦。少宫、少商比宫、商高八度。他捉摸了…  相似文献   

9.
2008年2月17日,一代国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一生中的许多故事都感人至深,尤其令人扼腕的是他和一位德国姑娘的一段爱情经历,虽然他一直深埋心底,却给他带来绵延一生的怀想与快乐。当季先生最终在《留德十年》一书中,首次披露了这段异国之恋时,一个“有情人未成眷属”的经典爱情故事,让中、德两国读者无不唏嘘感慨。  相似文献   

10.
年号与改元     
朱筱新 《百科知识》2009,(19):54-55
年号,是古代帝王为记载和计算自己在位年代而起的一种称号。中国古代的年号出现较晚。西汉以前,帝王都没有年号,纪年均采用王号。就是使用王号连续记载年代,直至新的帝王即位。如周平王元年至五十一年、鲁隐公元年至八年、秦王(秦始皇)元年至三十七年、汉高祖元年至十二年等。直到汉武帝即位,才出现年号。他即位时,便使用了“建元”年号。所以,唐代学者颜师古对此作注称:“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此。”  相似文献   

11.
2001年,“嘴唇贴在领导耳边,双腿却站在大众中间”的吴敬琏再次以经济学家的睿智和良知当选为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作为一个毕生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来说,吴达到了他个人声望的顶峰。让我们回顾颁奖词是如何评价吴敬琏的:“他是一位无私的,具有深刻忧患意识的社会贤达,一个纯粹的人,一个特立独行的智者。一个把中国老百姓  相似文献   

12.
宋代著名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沈括(1033—1097),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杭州)人。沈括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通才。在古代史家的眼中,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如按近现代的学科分类,沈括曾涉足数学、天文历法、地理、地质、气象、物理学、乐律、化学、冶金、兵器、水利、建  相似文献   

13.
吴永怡说:“我来自台湾的彰化。”金·皮克说:“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中国东南外海,彰化在台湾的西部、台中的南方。”吴永怡说:“我出生于1955年5月8日。”金·皮克回应:“你即将在2020年5月8日退休,那一天是星期五。”上面这段简直如鸡同鸭讲的对话,是吴永怡讲师在专栏文章中提到他与“雨人”金·皮克见面会谈的真实趣闻。相信很多读者都看过《雨人》(Rainman)这部感人的好莱坞电影。男主角在剧中饰演一位患有学者症候群的人,他不敢单独上浴室,无法决定要吃什么,神情呆滞,不懂人情世故,然而他却另有天赋,是一个数学天才。《雨人》中的男主角就是由金·皮克的特殊能力所得出的灵感……  相似文献   

14.
一张发黄破旧的浙江大学校报,记载了一件人们早已淡忘的往事——1984年7月,美国科学院院土、随机振动学科的奠基人S.H.Crandall给浙江大学力学系主任谢贻权教授的来信,信中对力学系讲师朱位秋在他的指导下学习和工作一年零九个月的学术评价,称“这位杰出的年轻人显然是头等的学者,并有潜在能力成为一位带头的教授与科学研究者”。  相似文献   

15.
科技快讯     
《今日科苑》2018,(12):1-3
“沈括”号携“彩虹鱼”潜水器出征马里亚纳海沟中国“彩虹鱼”2018马里亚纳海沟海试与科考团队11月25日乘“沈括”号科学调查船启航,奔赴全球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此次奔赴马里亚纳海沟,是“沈括”号建成后的首航。“沈括”号从上海启航后,将首先在东海进行50米海试和设备的海上调试。  相似文献   

16.
2004年.芬兰国家公共广播公司电视频道播出了一个“关于中国地方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状况”的专题报道.专访了一位来自中国的学者,年纪轻轻的他,已在中国地方家畜,特别是绵羊的适应性基因组学这一开创性研究领域崭露头角,并且在之后的研究中一路前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海外杰出人才李孟华。  相似文献   

17.
人力车夫是近代中国下层社会的一个群体,本文对文学界、社会学界、史学界一些关于人力车夫的文献记载进行整理,以期为这一特殊群体的学者提供文献资料并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山海经》中就有3处有关石涅(煤)的记载。而自从有了采煤业,煤矿的开采与安全问题便始终伴随着采煤业的发展。如今,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采煤行业更面临着“环保降碳”这一重大命题。煤矿的未来发展究竟要走一条怎样的道路?这是摆在所有煤炭科技工作者面前的课题。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煤科院”)首席专家毕忠伟也是这道世纪问题的一名作答者。然而与许多科学家不同,他回答的方式是躬耕在矿山一线。漆黑的矿井下是他的实验室,每一块岩石都是他的实验数据,每一座矿山在他眼里都是一个个具体的诊断对象。面对这道宏大的命题,毕忠伟决定,要在实践中去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9.
1997年,英国学者戴维·塞尔本的译著《光明之城》出版,原书是关于意大利商人雅各·德安纳在中国泉州(刺桐城)一段难忘生活经历的记载.这段大约半年的异国生活,时间是从 1271 年 8 月 25 日持续到1272年2月24日(南宋咸淳年间).该书甫一问世,就在西方学界引起轰动,一场手稿真伪之争颇为热闹.1998年3月,由当时的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王连茂等人整理的中文版在《泉州晚报·海外版》连载,笔者当时是编辑部负责人,可以确认这是国内最早翻译并发表的《光明之城》原书内容.随后,《马可·波罗游记》研究专家杨志玖等人也撰文,认为《光明之城》不是伪书.1999年2月,戴维·塞尔本应邀来到泉州,做了《我与光明之城》的学术报告.有趣的是,他在参观泉州湾宋代古船陈列馆时惊喜地发现,另一部同样引发过争议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关于中国海船"内舱有十三所,互以厚板隔之"以防止船身渗水导致其沉没的记叙,竟然在这艘1974年出土的宋代古船中得到了印证.  相似文献   

20.
近代印刷以金属活字印刷为发展起点,从腾堡在促进近代印刷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应予肯定,但长期以来,西方流行一种观点认为金属活字技术是谷腾堡没有受到外来影响下独立发明的,近年来这种观点已被WolfgangvonStromer,EvaHanebutt-Benz及Henri-JeanMartin等德法学者所否定,他们的研究表明,元代时沿丝绸之路的旅行将中国活字信息带回欧洲,辗转传到谷腾堡那里,促使他热中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