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新世纪的挑战:信息与智能相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与信息科学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类认识世界和优化世界的历史,科学技术则是人类认识世界和优化世界活动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 最初,人们仅仅凭借自身器官的功能同外部世界打交道:用感觉器官观察外部世界,通过神经系统把感觉到的现象传递到大脑,思维器官则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加工,获得新的认识(认识外部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与外部世界  相似文献   

2.
回眸专利事业历程,发明之火点亮了世界工业革命,进入21世纪,知识产权事业再次赢得了新的理论空间和实践内涵,需要汇集社会各界力量探讨实践,见仁见智,争鸣创新。在知识经济向我们走来的时候,社会发展对智慧创造成果的需求达到空前的程度,世界需要人类智力劳动成果之灯点亮自己,此时此刻政府和公众最应该做的一件事就是给这盏灯找个支点即认识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作用。知识产权是核心竞争力。自20世纪末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以来,由于全球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广泛普及,国际竞争的源泉开始从产品生产转向“知识生产”,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去以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的论述,针对80年代我国经历了规模空前和速度空前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带来的空前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人居环境学”这一新的学术观念和学术系统,即建立和发展以环境和人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为基点,研究从建筑到城镇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的学科。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6,(11)
人类早已从工业文明时代全方位地步入信息时代。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技术力量不断推动人类创造新的世界。互联网正以改变一切的力量,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影响人类所有层面的深刻变革,人类正站在一个新的时代到来的前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悄然到来,"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普遍深入,令中国职业教育也随之面临着空前绝后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现今"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之下,教育生态重塑和学习方式变革成为当下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主题词,也成为破解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难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全面探索人脑的奥秘,揭示人脑的组织和工作机理,是人类今天及未来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也是整个自然科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沿。脑研究的深入和脑科学的新的突破,将为教育科学的成熟和发展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必要的技术手段,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对此,科学界,尤其是教育科学界高度重视。一、背景 1.愈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是脑科学研究得以空前深入的国际动因,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秩序、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表面缓和、消退的武装对峙和核竞争,被发达国家经济集团之间更加激烈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所代替。国际竞争的核心是生产力水平和智慧的竞争。各国  相似文献   

6.
潘涌 《未来与发展》2003,24(6):63-64
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正进入全球化新时期。正如美国著名全球化问题专家罗兰·罗伯森教授所揭示的那样:“作为一个概念,全球化既指世界的压缩(compression),又指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的意识的增强。”“压缩”,指认由发达的现代交通技术和以信息高速公路为载体的国际网络所形成的人类物理时空乃至心理距离的空前缩小;而所谓“整体意识的增强”,则意味着由生产要素(资本、技术和劳动力)跨国流动的自由化、全球经贸的市场化和国际网络化所引发的各国政治、文化和教育联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工业化的新成果虽然遍布于现代技术体系的每。一个角落,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项技术发明,如汽车技术那样改造了整个世界的人类生活方式。自从汽车的市场需求主体从公用交通业转移到家庭和个人,它就创造了一种以机动性私人空间为载体的崭新生活。自此,汽车对社会的意义远远超过了作为一种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8.
现代哲学指出,世界上有三类生产:物质生产、知识生产、人类自身创造力生产。第三类生产是根本。没有它,便不会有前两类生产。人与动物的最本质区别,也就在于它们不仅能认识世界,而且能改造旧世界并创造新世界、认识是基础,创造是灵魂。创造能力是人类特有的本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价值所在,也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原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站在世界发展之前列,最根本的是那个国家、那个民族的大众,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是否得到了更大范围、更大限度的发展和发挥。创造教育作为人们明确、自觉的行为,并作为专门研究的领域至…  相似文献   

9.
现代科学,特别是生物科学、信息科学等等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和人性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冲击,包括大家所知道的克隆人,比如说美国以政府的名义来禁止生殖性的克隆人。科学对社会一个很重大的问题,就是关于道德问题、伦理和道德进人到现代社会,可能有一个新的表达。一方面我们要维持中华民族一些良好的传统的道德,但是同时又要看到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道德的竞争又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0.
创造与情报     
一“人猿相揖别,有几个石头磨过”。人类诞生之初,就开始了不停的创造性劳动。从工具到武器,从食物到住房,创造劳动组成了人类劳动的内核。尤其是近代科学的发展,更推动了人类的创造活动,人类创造了汽车、飞机,还有了电脑。创造的双手,改变了自然和社会。创造过程是“继承历史性的过去,在新的条件下,对未来遂行变换再构成。”按照东德学者奥斯瓦尔德的观点,一个创造过程可以分为两个子过程。一个是构思子过程,一个是实施子过程,构思子过程就是根据原来的事物,设想出一种至今尚未存在的事物,实施子过程则是将构思转  相似文献   

11.
从18世纪中叶开始,随着工业革命与科学革命的兴起与合流,人类结束了千万年来缓慢发展的时代,步入了被现代学者称之为“人的全球王国”的新时代。这是一个以科学技术和物质力量为主导的时代。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一方面使人类的文明获得了空前的繁荣,使人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但另一方面,又极大地影响和破坏了人与周围世界的相对平衡,引发了许多威胁人类自身生存的危机,以至于人的世界的异化程度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正如马克思所言:“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的、与我们…  相似文献   

12.
公元前275年时,人类的平均寿命为26岁;到了1900年,因为营养、卫生条件的改善及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人的平均寿命上升为49岁(中国人直到1949年平均寿命才47岁)。近五十年来物质文明的空前繁荣,使人类的从饮食到健康迈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和高度,平均寿命又增长了近二十岁。于是,有人断言,按此速度增长,150年后人类可以轻松活到150岁。支撑人类长寿的是数字杰伊·奥利昂斯基是著名的人口学家,供职于美国的伊利诺斯大学。他的同行兼朋友史蒂夫·奥斯达德工作在爱达荷大学。前不久,他俩商定每人拿出150美元作为投资基金,约定到2150年时由赢家的亲属…  相似文献   

13.
为了把建筑业整个从传统的手工业作坊转到大机器工厂中,把住宅视为住人的机器,批量进行生产。一方面体现了为人类建造的民主思想,另一方面,在整个过程中,强调对自然界模式的了解。在现代建筑的领域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方面人的自信战胜了大自然的自信,再一个是对大自然的漠视。从世界范围来看,生态建筑还处于前期发展阶段。从技术上来讲,新的材料、新的技术、新的思路正在不断地出现,但到目前为止,生态建筑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技术套路。  相似文献   

14.
浅析生态建筑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把建筑业整个从传统的手工业作坊转到大机器工厂中,把住宅视为住人的机器,批量进行生产。一方面体现了为人类建造的民主思想,另一方面,在整个过程中,强调对自然界模式的了解。在现代建筑的领域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方面人的自信战胜了大自然的自信,再一个是时大自然的漠视。从世界范围来看,生态建筑还处于前期发展阶段。从技术上来讲,新的材料、新的技术、新的思路正在不断地出现.但到目前为止,生态建筑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技术套路。  相似文献   

15.
17世纪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视为无庸置疑的信条。然而今天,时代已作出了新的论断:创造才是力量。创造是人类的标志。正是由于人类能进行创造,能在生理未发生根本改变前用工具和机器延长和发展了人的五官、四肢和大脑的功能,才能由从原始人进化为现代人;正是由于能进行创造,人类才能生活在今天这样到处都有琳琅满目、丰富多采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世界中,并向着创造新物种,创造大智慧的新人类,创造宇宙的第五代人类──地球系统等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创造才是历史的火车头。经济的发展是以创造为火…  相似文献   

16.
生活在于创新,新的生活更在于不断地创新。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灵魂。从远古的旧石器,到今天的新时代,沧海桑田,日新月异,大千世界无时无刻不处于创新过程之中,生灵万物无人无处不受惠于创新之成果。创新,创造着人类的新生。 创新,就是创造出新的东西。它可以是一种想法,一种方法,一项技术,一种结构,一个形象,一种标志,一件作品,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它可大到航天事业,也可小到两副扑克牌。有一种实用新型专利产品,实际上就是将两副普通扑克牌组合成一副,变为108张。这也叫创新?当然是创新,因为它产生了一种新的商品。…  相似文献   

17.
论知识管理学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华 《情报科学》2007,25(2):177-182
随着信息科学和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哲学已经确立自己作为一个学科的地位,并且正在成为科学哲学的新范式。信息作为物质的基本属性,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中介。知识是对信息的抽象。对知识的管理以对信息的管理为基础,借助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活动为信息哲学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信息哲学是信息科学学科群共同的哲学基础,也是信息管理学和知识管理学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5)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机械制造就成了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主要动力,一类又一类新机器的发明,大大解放了人类的双手,带动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后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启了一个电气化的时代,人类生产力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信息时代到来之后,电子科技的兴起,让人类从时间、空间方面获得了重大的突破。而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在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年代已跟不上生产的需要,所以将机械制造业与电子科技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机械电子技术,已是大势所趋。把电子技术和机械制造结合起来,无疑将会解放大量的劳动力,大大提升传统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推动机械制造的发展。本文就介绍了机械电子技术的相关情况,并对其可能产生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过去的20年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学理论的充分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人类创造了空前丰富的物质文化财富。在21世纪,科学技术将会继续取得重大突破,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巨大的推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商品化、生产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科学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和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各国正致力于本世纪末科学技术发展的冲刺,并对下一世纪的学科发展进行展望与探索。物理学的发展一方面沿着自身传统的领域向前推进,同时也与化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相互交叉形成新的学科。以凝聚态物理为例,在传统的固体物理之外,最近几年又诞生一门新的学科——软体物理,这门学科在美国被称为复杂流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