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百集课堂教学经验荟萃》录像片内容简介(以下l—60集为中学学科内容)第1集片断精读训练(语文)讲课:四中特级语文教师顾德希讲评:西城区中学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申士昌指导:西城区教研中心教研员申士昌傅文昌片断精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经常...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座谈会”上,北京四中30年教龄的特级语文教师顾德希说:“我知道学生们在上我的课的时候在底下看其他的书.学生对语文课失去兴趣,这是最致命的问题.我心里很明白,从我教出的这些学生中,愿意继承我们当语文老师的,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3.
在人杰地灵的川南大地,有位久负盛名的特级语文教师,他就是西南大学教育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小学语文教学专委会委员,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泸州市小学语文教学专委会副会长——熊生贵老师。  相似文献   

4.
曹秀凤 《成才之路》2022,(12):80-82
上世纪八十年代,特级语文教师张孝纯提出,语文教育应当施行"大语文教育".张孝纯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大语文教育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各种原因,大语文教育后来出现了停滞,长期难以得到推行.近年来,我国加快语文教学改革,大语文理念重新受到重视.文章基于大语文理念,观察、分析语文教学,并探讨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以提高...  相似文献   

5.
2014年秋季,上海市教委对小学教育明确提出了"回归教育本原"的要求。为此,我们经过半年的酝酿,从本期开始开设"语文教学名师谈"栏目,邀请上海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校长金哲民以连载的形式来深入剖析这个问题,以此引发读者对"回归教育本原"的关注和探讨。事物的发展总是有规律的。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教育中的一部分同样有规律,同样会受到小学语文教学规律的制约。之所以提出遵循规律,是因为教育是一项极其崇高的事业,是神圣的,是有规律的,教师在对待时的态度要严肃认真,小心谨慎。只有遵循教育  相似文献   

6.
2001年12月15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召开了“语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座谈会。中语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金明先生主持会议。他说:“教育技术现代化是语文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在这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怎么才能把这方面的工作落实,希望大家献计献策。”中语会副理事长张定远先生指出:“这些年来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方面我们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跟各个学科比起来,语文学科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在这个领域如何开展研究、实验、推广和应用,我们还要走很多的路。今后要下大力气把这方面的工作搞上去。”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王晓芜副主任、原北京四中特级教师顾德希先生等作了重点发言,发言纪要如下。  相似文献   

7.
冯为民 《师道》2011,(4):40-41
朱自清先生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在近30年漫长的教育生涯中,对语文(国文)教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朱自清先生对语文教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语文教育思想是自成体系的。朱自清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集中于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语文流派的出现是语文教育繁荣的产物,彰显着时代的意蕴和色彩。新粤派语文在语文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形成,迫切需要产生一大批为社会公认的“语文名师”。语文特级老师群体是社会公认的“语文名师”。3月29日,本刊在广州市铁一中学成功召开了广东省新粤派语文特级老师学术研讨会,30多位语文特级老师、香港、澳门中国语文教育官员、语文教师及广州市200位语文骨干教师欢聚一堂,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及华南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共商建设新粤派语文。会议的重要共识之一是语文名师工程是建设新粤派语文最重要的基础。为推动新粤派语文建设,本刊从本期起开设专栏“新粤派语文·语文名师”,每期重点推介一位语文特级老师,以点及面地显扬一大批在全国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新粤派语文名师”。  相似文献   

9.
武汉六中语文特级老师洪镇涛四十余年的教研,总围绕着一个核心——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各种关系.他提出“变讲堂为学堂”,是力图解决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他提出“学习语言”论,是力图处理好学习语言和学习其他的关系;他创造语感教学法,是力图将语文教材的教学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机地结合,巧妙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0.
朱绍禹先生年已八旬 ,他从事语文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已经半个多世纪。半个世纪国内外风云变幻 ,先生却始终如一 ,初衷不改 ,为中国的语文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地耕耘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既有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 ,又有深刻的理论建树 ,他的语文教育理论博大精深 ,涉及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限于篇幅 ,现就我了解到的先生语文教育思想中的几个重要方面 ,进行一些研究、探索 ,这些思想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的编写将会大有裨益。一、关于语文教学的性质问题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朱先生…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先生语文教育的长期历程,形成了他独特的语文教育观:在语文教学方面,他特别强调要过语言文字关,强调基本功的训练;他主张把高中语文教学和大学一年级国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整体来看待,并注意两者之间的衔接与区别;他认为中学语文和大学国文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两种训练———语文训练和文化训练;他还特别注重学以致用,强调各种应用文写作训练的必要性。朱自清先生这一教育观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80年代,语文界群星闪耀。于漪、钱梦龙、洪宗礼、魏书生、宁鸿彬、顾德希等语文大家。承继叶圣陶等老一辈语文人的光荣传统。凭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语文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建构了当代语文教育的基本范式。他们的实践、思想和理论。不仅在当时.而且在今天意义也十分重大。读懂“于漪们”“那一代”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也是我们“这一代”承前启后、创造语文教育辉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曹津源 《新读写》2010,(12):36-38
本期推出的是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曹津源的经验。曹津源老师常说:“时代之河是溶入了诸多语文元素的灵动活水。是‘大语文教育’的不竭源泉。”几十年来,他一直让语文教学与泛舟活水同行,激起的朵朵浪花引来两岸人们欣赏的目光。拥抱社会生活,拓展当代视野,就是他“大语文教育”主张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主办的“《刘征文集》首发式暨刘征 (刘国正 )从事语文教育和文学创作 50周年研讨会”于 9月 15日— 16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文艺界、语文界的作家、专家、学者 100余人。老诗人臧克家、贺敬之写了热情洋溢的书面发言,国家总督学柳斌到会讲话。语文界章熊、钱梦龙、欧阳代娜、陈金明、陈钟梁、苏立康、臧博平、王世堪、顾德希、吴心田、陶伯英、申士昌等到会,并就刘征的语文教育思想进行了讨论。   与会同志认为,刘征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是受人尊重的全国中语会名誉理事长。 50年来,伴随…  相似文献   

15.
近日参加了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会,在为课改即将落到实处而高兴之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一课改目标的实现,仍有一些忧虑。顾德希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痼疾之一,就是把教学目标误以为是教师去“给”学生什么,  相似文献   

16.
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特级语文教师教学经验选》。这本[经验选]汇集了全国三十四位特级语文教师的经验文章,共三十九篇。这些文章中有特级语文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各类课文教  相似文献   

17.
顾德希语文教学思想研讨会,于1999年6月9日在北京四中召开。北京四中、西城区教育局、西城区教研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国中语会、北京市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市教研部、北京市青语会、《中学语文教学》杂志、北京市各区县教...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语文教育思想不仅引领着过去的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而且对当前的语文教育及今后语文教育仍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而叶圣陶开拓我国语文教育革新之路,在实践上可以说是从编写语文教材入手的,他是我国现代语文教材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据叶至善回忆,  相似文献   

19.
首届“西部语文教育论坛”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2月3日由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首届西部语文教育论坛在西安落下了帷幕。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西部地区的包括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特级教师、教研员、高等师范院校中学语文教学法教师二百余人参与,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吕明凯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对本次论坛的举办给与了充分的肯定。与会者就“新课程新语文新教师”“现代语文教学的症结与对策”“大学与中学协作关系的现实性思考”等问题分为三个单元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全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学论博士生导师倪文锦教授在论坛上作了《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影响》的报告,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荣生教授作了《三种文学鉴赏教学》的报告,特级语文教师索玉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主编张吉武分别对这两场报告进行了点评。先后有12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论坛上发表了自己的长期研究成果与见解。  相似文献   

20.
韩军作为当代著名中学特级语文教师,他一直对现代语文教育不断思考与探索,在20世纪末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提出了"新语文教育"思想,这对语文教育改革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他的"新语文教育"观在朗读教学观、阅读教学观、作文教学观、语文教育观等方面给予当代语文教师的成长以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