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学习课文莫忘“提示”通渭县一中卜彦兵在现行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和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课本中,编者对学生预习、自读课文均作了提示性说明。提示性说明实际上是对课文的导读,它紧扣本单元的要点,结合每篇课文的实际,从内容、写作特点和语言运用等方面加以导...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三年制初中语文课本”《阅读》,与原《语文》课本相比,篇目多。多了近三分之一,还多出一本《作文·汉语》来。内容广。且每周只能上四课时。若沿用旧方法教学,显然不行。怎么办? 我在初一两学期的语文教学中,对“自读课文”采取了两种方法:一是将课文中“阅读练习”设计细,且随自然段在右边设计安排了小问题的课文,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尽可能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二是对其它自读课文采取“学生预习、自读、提问、讨论,教师答疑”的方法进行教学。一般都利用一课时时间完成。  相似文献   

3.
一、繁与简的关系现行中学语文课本,结构臃肿,材料繁琐。每本教材开篇,都有一篇长达三四千字“编者说明”。它从课本修订要点、课文内容分析,到课时安排、教学要点以及课本结构等等,叙述得非常详尽。初中课本,除课文前面有“训练重点”、“预习提示”、“阅读提示”、“参读提示”一类说明外,在每一单元前面还有一个总的“单元提示”;高中语文课本也把“预习提示”、“自读提示”写在课文前面。而“预习提示”的内容更是面面俱到,从时代背景、结构分析、中心思想,到文学常识、写作特点乃至预习和作业,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从学生的认知过程看…  相似文献   

4.
充分发挥课文「提示」与「练习」的点拨功能安徽孔立新现行统编中学语文教材在“预习提示”(自读提示)和“思考练习”的编排设计上是颇具匠心的。每篇课文前的“提示”从内容要点、重难点阐释、艺术特色及学习方法上都作了提纲挈领的解说。课文后的“练习”则分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5.
现在正使用的中学(中专)语文教科书中,每篇谋文前有“预习(自读)提示”.中有“注释”,后有“思考和练习”,这是笔者为让学生学好语文所备好的资料。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它们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预习(自读)提示”主要是针对课文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这些简要的文字是学生日老汉文的向导。纵观教科书中的“提示”内容,大致有四种:一是介绍作者和课文背景的;二是指出文章作裁和写作特点的;三是点明课文中心和学习目的的;四是提供欣逢范例和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的。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预习提示…  相似文献   

6.
自读课文在初中教材中所占分量较大,这类课文要求“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阅读,培养自学能力”。(课本《说明》)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指导阅读的方法。由于每册课本自读课文较多,开学初就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固定的语文小组,每组定一位组长;每篇自读课文综合出与小  相似文献   

7.
新编中师语文教材每册都配套有《课外阅读文选》 ,编者的目的是补充和延伸《阅读和写作》 ,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供阅读材料 ,使学生通过自读 ,巩固讲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 ,熟练课堂上形成的技能。但这样一来 ,教材的份量明显增加 ,指导阅读的课时却不够。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以最少的教学时间来完成最大量的教学任务呢?一 抓住学习重点 ,掌握点拨时机。每篇自读课文前都有“阅读提示” ,对本文所要掌握的重点有所说明。要求学生自读 ,不需要面面俱到 ,只要紧紧抓住“提示”中所提出的问题 ,就基本上达到了自读训练的目的。但学生阅读时往往…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要重视“预习提示”和“自读提示”平罗县教研室金富贵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每篇课文之前都增设了“预习提示”(讲读课)或“自读提示”(自读课),它可以帮助学生预习、阅读、理解课文。因此,教师要重视“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要充分利用它,把重点放在教...  相似文献   

9.
新编教材自小学第七册起,每组课文前都有《导读》,每篇精读课文前都有“预习”,每篇略读课文前都有“阅读提示”。这些内容的编排为教师的教提供了依据和准则,更为学生的学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凭借“预习”引导学生自学课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忽视了《导读》在教学中的作用,这有悖于编者的意图,也不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导读》位于每组课文之前,既是每组课文的精要,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又像指明方向的路标,指引着各单元的教学大方向。它一般由四部分内容构成:一是向学生介绍课文安排;二是对学…  相似文献   

10.
小语第二册《自读课本》学习设想贾恩亮小学语文教学1、课本特点五年制第二册《自读课本》紧密配合第二册语文课本中九个单元38篇课文的教学,安排了九组45篇自读课文。自读课文的内容丰富有趣,形式生动活泼,语言简明上口,为小学生所喜爱。每篇文章全篇汉字注音....  相似文献   

11.
作为语文教材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后“思考·练习”,以特有的形式体现了编者的编写意图,提示了每篇课文教与学的思路。修订后的第11册不仅一改课后练习题的设计,而且将略读课文的“思考·练习”并入“阅读提示”,体现了简化头绪、加强整合、避免烦琐、突出重点等新特点,既让我们感到面目一新,又引发了在实际教学中诸多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下面就第四组课文的“思考·练习”谈几点浅见。一、确保有感情朗读训练的完整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本组精读课文“…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语文单元教学,不论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教师常常是平分秋色,担心学生学不好,每篇课文都精讲不厌。其实,教师这种周而复始、无限重复“、嚼馍”注入的辛苦教法,不仅降低了学生的“消化”功能,而且也淡化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实验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采用教好单元首篇、传递自学钥匙的教学模式后,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大增,都说课改的春风真正吹进了课堂。发挥单元首篇的领航作用,大致有以下三个步骤:领会编者意图,把握单元全局。要教好单元首篇,先要初识整个单元;要了解整个单元,必先略知编者编著本单元的用意。学习钻研教材,不只是教师的事情,也应该成为学生学好课文的需要。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浏览单元目录,比较课文的标题,快速翻动每篇课文。这样,整个单元的概貌信息进入大脑。然后,让学生仔细阅读单元提示,进一步了解全单元的内容及学习意义,并明了编者对学习本单元的要求。例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共五课:《1.在山的那边》;2《.走一步,再走一步》;《3.生命生命》;《4.紫藤萝瀑布》;《5.童趣》。其中1、3两课是略读课文,其它课文为精读课文。从标题和课文不难知道,这个单元全部都是写作者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的,作者中有中国现代作...  相似文献   

13.
在使用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 (试用修订本 )·语文》第二册的过程中 ,笔者发现书中有不尽人意之处 ,现提出来 ,与同仁们商榷。一、预习提示、自读提示、阅读提示有何区别《说明》第 2页 :“全册中 ,教读课文 1 6课……前面有预习提示 ,后面有练习。”“自读课文 1 4课……自读课文的提示中……”按本册书目录中标示 ,第五、六单元中的《桃花源记》《口技》《诗五首》《愚公移山》《短文两篇》《诗词五首》前面没有标“*”号 ,应属教读课文。按《说明》中理解 ,这六篇课文前应为“预习提示”,而事实上这六篇文章前都是“…  相似文献   

14.
翻开《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教材》)的任何一册,在《教材说明》中都有这样一段话:“自读课文×××篇,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阅读。培养自学能力。每课一般用一课时。少数课文也可以让学生课外阅读。自读课文的自读提示中所提的问题不要求学生回答。课文后的练习,可灵活掌握,不要求全做。课文注释从简,有些生字生词.由学生自查工具书解决。”这就告诉我们.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的阅谈课文(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是“九义”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一个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新教材,每个单元的五篇课文,一般分别安排为讲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室的《初中语文课本修订说明》指出:“修订本比原课本增加课文六十篇,目的是增加阅读量和扩大知识面。为了不加重教学负担,课文分为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类。”这就阐明了把课文分为三类,是为了处理好  相似文献   

16.
《山的那一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约一千一百字。 我安排一课时学习这篇课文。 我的教学步骤是: 一、指导学生利用“自读提示”、字典,自读课文。 二、思考:  相似文献   

17.
读练提示本单元是本册记叙文的重点单元.五篇课文中两篇是抒情散文,三篇是叙事散文,写作上各有特色.读练的重点应放在《井冈翠竹》《谁是最可爱的人》、散文的特点及抒情散文、叙事散文的区别上.散文的“形散神聚”是个难点.为此,教师引导学生读练要以知识短文《谈谈散文》为统领,紧抠课文的字、词、句和表达方式等基础知识,通过比较阅读和分项练习,提高学生阅读和欣赏散文的能力.教法建议教学本单元(包括知识短文)一般要用十一到十三个课时才能完成任务.但是若采用单元读练设计进行教学,则至多用八个课时就可达到目的.方  相似文献   

18.
《华章》2007,(Z1)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本几乎每篇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的首要位置上都有朗读要求。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说过:“阅读总是读。”读是前提,只有通过读,才能有所感悟,也只有深入地读,才能入情入境,逐步产生与作者共鸣的情感。课标中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材 ,在每个单元前都安排了“单元提示” ,讲读课文前安排了“预习提示” ,自读课文前安排了“自读提示”。这些提示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是针对课文 (单元 )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 ,引起师生思考。同时提出一些字词 ,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去识记、理解和运用。我们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课文提示 ,这对引导学生把握好课文 (单元 )的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与写作手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等 ,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利用课文提示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呢 ?一…  相似文献   

20.
新版小学语文教材注意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增设了单元组的“导读”和每篇课文前的“预习”提示。这样,每组教材的学习目的和训练重点,师生一目了然。课后“思考·练习”又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自学指引思路,提供凭借。下面以《倔强的小红军》一课为例谈谈“导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