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名词解释 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法诉讼参与人当事人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代理人辩护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管辖立案管辖审判管辖地区管辖专门管辖 回避自行回避申请回避指令回避辩护权自行辩护 指定辩护委托辩护证据物证书证被害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检查笔录原始证据传来证据言词证据实物证据直接证据间接证据证明对象证明责任强制措施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附带民事诉讼立案不立案决定侦查勘验和检查人身检查侦查实验搜查鉴定通缉侦查终结起诉公诉自诉 审查起诉不起诉第一审程序法庭审判简易程序判决裁定决定二审终审制第二…  相似文献   

2.
3 名词解释题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 诉讼参与人 当事人 被害人 自诉人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诉讼代理人 辩护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立案管辖 管辖 审判管辖 地区管辖 专门管辖 回避 自行回避 申请回避 指令回避 辩护权 自行辩护 指定辩护 委托辩护 证据 物证 书证 被害人陈述 鉴定结论 勘验笔录 检查笔录 原始证据 传来证据 言词证据 实物证据 直接证据 间接证据 证明对象 证明责任 强制措施拘传 取保候审 监视居住 拘留 逮捕 附带民事诉讼 立案 不立案决定 侦查 勘验和检查 人身检查 侦查实验 搜查 鉴定 通缉侦查终结 起诉 公诉 自诉 审查起诉 不起诉 第一审程序 法庭审判 简易程序 判决裁定 决定 二审终审制 第二审程序 上诉抗诉 上诉不加刑 死刑复核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 申诉 执行 暂予监外执行 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3.
3 名词解释题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 诉讼参与人 当事人 被害人 自诉人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诉讼代理人 辩护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立案管辖 管辖 审判管辖 地区管辖 专门管辖 回避 自行回避 申请回避 指令回避 辩护权 自行辩护 指定辩护 委托辩护 证据 物证 书证 被害人陈述 鉴定结论 勘验笔录 检查笔录 原始证据 传来证据 言词证据 实物证据 直接证据 间接证据 证明对象 证明责任 强制措施 拘传 取保候审 监视居住 拘留 逮捕 附带民事诉讼 立案 不立案决定 侦查 勘验和检查 人身检查 侦查…  相似文献   

4.
1 名词解释题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 诉讼参与人 当事人 被害人 自诉人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诉讼代理人 辩护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管辖 立案管辖 审判管辖 地区管辖专门管辖 回避 自行回避 申请回避 指令回避 辩护权 自行辩护 指定辩护委托辩护 证据 物证 书证 被害人陈述 鉴定结论 勘验笔录 检查笔录 原始证据 传来证据 言词证据 实物证据 直接证据 间接证据 证明对象 证明责任 强制措施 拘传 取保候审 监视居住 拘留 逮捕 附带民事诉讼 立案 不立案决定  相似文献   

5.
1 名词解释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 诉讼参与人 当事人 被害人自诉人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诉讼代理人 辩护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管辖 立案管辖 审判管辖 地区管辖 专门管辖 回避 自行回避 申请回避 指令回避 辩护权 自行辩护 指定辩护 委托辩护 证据 物证 书证 被害人陈述 鉴  相似文献   

6.
从侦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对我国律师辩护制度的缺陷及完善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诉讼地位应定位于广义辩护人 ,而且应有效地保护其会见权 ;在起诉阶段应有广泛的阅卷权和平等的调查取证权 ;在审判阶段应重视辩护材料和赋予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  相似文献   

7.
从侦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对我国律师辩护制度的缺陷及完善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诉讼地位应定位于广义辩护人,而且应有效地保护其会见权;在起诉阶段应有广泛的阅卷权和平等的调童取证权;在审判阶段应重视辩护材料和赋予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  相似文献   

8.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近亲属委托的诉讼代理人在被宁人尚在时是被害人的代理人,否则是其近亲属自己的代理人;接受指定辩护的被告人应当享有拒绝权;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侦查中的羁押期限不能代替侦划期限,应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侦查期限。  相似文献   

9.
侦查实验笔录的运用是侦查实验的核心问题。文章试通过对侦查实验结论证据属性的分析,明确侦查实验笔录的证据资格,并在此基础上从事实和法律层面对侦查实验笔录的完善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期侦查实验在侦查以及审判中发挥其特有的证明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学科特点要学好、考好《刑事诉讼法学》,首先应当了解本学科的特点。概括讲,《刑事诉讼法学》有以下特点: 1.相关实体。本学科是相对刑事实体法而设立的,它与犯罪与刑罚密切相关。因此,要学好本课程,必须先学好刑法,否则学习刑事诉讼法会有诸多困难。如刑事诉讼法的“不追诉”原则“立案管辖”的划分,证据分类的内涵,强制措施的条件,附带民事诉讼的前提,还有立案、侦查终结和起诉的标准等等,无不涉及到犯罪及有关内容。 2.头绪甚多。刑事程序法是一部操作法。如何操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如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其他诉讼参与人与司法机关、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控诉、辩护、审判之间的关系;主要程序之间的关系,主要程序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案件事实与证据之间的关系等等。刑事诉  相似文献   

11.
程序正当化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个问题是诉讼成本的提高。作为现代社会刑事诉讼的两大价值目标的公正与效率之间的冲突日益尖锐。程序分流作为提高诉讼效率的卓有成效的机制已经引起现代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是国内学者论及程序分流仅指在起诉阶段通过不起诉决定和在审判阶段通过适用简易程序而进行的程序分流。对侦查阶段的程序分流则鲜有提及。本文试图另辟蹊径,在侦查阶段构建程序分流的具体方案,并提出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14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深入探讨了依法治国方略以及实施路径,指出"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特别强调了审判特别是庭审在刑事诉讼中的关键性地位。立案是整个刑事诉讼程序的开启程序,也是侦查程序的开端,因此立案公开又是促进"侦查中心"向"审判中心"进行转变的关键一环。目前我国的立案公开虽有成就但是仍有缺陷,需要在"审判中心"的指导下,继续完善立案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13.
何家弘 《高校理论战线》2015,(2):129-144,159
从侦查中心到审判中心是人类社会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趋势,两大法系国家刑事诉讼制度的历史沿革就是例证。中国的"流水线"诉讼模式具有以侦查为中心的特点,而庭审虚化是其表象。要完成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任务,人们首先要转变观念,不仅司法改革的决策者要转变观念,司法改革的执行者也要转变观念。构建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就是要确立相关的规则,包括公、检、法之间互相制约的规则、保障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规则、法官对证据的直接审查规则等。加强人民陪审可以作为通向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进路。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证据方法有着不同的证明机制。诉讼法上的证据原本就是二元的,其既可以是物的客观存在,也可以是人对案件事实的主观认知,在定义证据之时必须顾及到这一点。要么认为物证是证据,要么认为勘验(检查)笔录、现场笔录与鉴定结论是证据,但不能将二者同时均认为是证据,因为勘验(检查)笔录、现场笔录与鉴定结论都是由物证派生出来的。现有的主要几种定义证据的方式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5.
《嘉应学院学报》2016,(9):47-53
刑事诉讼是国家运用公权力打击犯罪和控制社会的手段,必然打上时代价值的烙印。各国在不同历史阶段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往往形成不同的刑事诉讼结构,蕴含着不同的价值追求。我国长期奉行的以侦查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市场经济带来的价值多元要求我国进行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建立由侦查、公诉、审判、辩护、执行构成的刑事诉讼结构新模式,突出审判中心地位,加强利益平衡,保护司法人权,规范证据标准。  相似文献   

16.
侦查程序是刑事诉讼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它是在刑事案件立案后至起诉前收集证据,查明案情,确定是否起诉的准备程序。我国现行的刑事侦查程序构造存在着诸多弊端,不仅影响刑事侦查程序作用的发挥,而且是我国的错案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一、单项选择题1 )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是 (   )。A .民事诉讼 B .行政诉讼C .刑事诉讼 D .经济诉讼2 )狭义的刑事诉讼指的是 (   )。A .公安机关侦查案件的诉讼活动B .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的侦查、起诉活动C .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进行的审判活动D .公检法三机关依法进行的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活动3 )人民检察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 (   )。A .指导与被指导 B .监督与被监督C .领导与被领导 D .相互独立4)人民法院不具有的职权是 (   )。A .直接受理自诉案件B .对公诉和自诉案件进行…  相似文献   

18.
李默 《华章》2008,(20):46-46
程序性辩护是刑事诉讼研究领域中的法学概念.辩护权不应仅限定于依据刑事实体法和实体事实的范围之内,程序性辩护不是从消极防御的角度所进行的答辩活动,而是积极地将侦查、检察以及审判行为的合法性诉诸司法裁判程序的诉讼活动.作为诉权行使方式的程序性辩护在诉讼中发挥着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9.
李默 《华章》2008,(19):46-46
程序性辩护是刑事诉讼研究领域中的法学概念.辩护权不应仅限定于依据刑事实体法和实体事实的范围之内,程序性辩护不是从消极防御的角度所进行的答辩活动,而是积极地将侦查、检察以及审判行为的合法性诉诸司法裁判程序的诉讼活动.作为诉权行使方式的程序性辩护在诉讼中发挥着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20.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处于什么地位,法律应赋予他什么样的法律地位,在不同的诉讼制度里,其界定是不一致的。在我国古代弹劾式诉讼制度中,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不加区分,被害人拥有独立的起诉权。没有被害人的起诉,法院就不会自行主动地进行审判活动。随着国家追诉原则的产生,这种建立在私人追诉原则基础上的诉讼制度逐渐为纠问式诉讼制度所取代,对犯罪的追诉被视为国家专门机构的法定职责,追诉也被视为一种国家职能活动。被害人的地位在不同的诉讼制度里,先后有原告人的地位,处于证人的地位、准当事人地位。地位不同,权利义务不同,如何认识并予以保障是司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中常常有所争议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