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哥伦比亚新闻评论》(双月刊)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创办的一份新闻学研究刊物,在全美新闻学研究方面走在最前列。1999年春,《哥伦比亚新闻评论》的编辑人员策划组织了“哥伦比亚新闻评论调查”,由全美100多位报纸编辑就走向21世纪的美国报纸进行了严肃认真的投票,评选出美国21种最佳报纸,并依据写作和报道风格,版面特色,真实准确公正,创造性和洞察力,在新闻界、本社区及公众社会中的影响力等五个指标,对这21种最佳报纸予以精辟评论。这100多位投票人来自覆盖全国的流行大报和散布于乡村的地方小报,他们的媒介工作年龄囊括了充满…  相似文献   

2.
蒋晓蕾 《视听界》2007,(4):105-105
新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写新闻就是“讲故事”。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的调查表明,当今年轻人的阅读口味正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在电视普及、网络无处不在的情况下,读者更希望记者把他们带到故事中去。  相似文献   

3.
采写新闻就是“采写故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这是美国新闻学者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新闻理念。他们认为,一个记者在采访中,如果回答不出“故事在哪里”,那么他就写不出新闻来。新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必须有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采写新闻说到底就是“采访说故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故事”当然是事实,但“故事”比“事实”又进了一步,故事更具有新闻性、可读性和传播性。读者需要故事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组织了一次调查,将来自美国18家报社的76位30岁以下的年轻记者分成几个小组,讨论了“年轻人想读什么样的报纸以及为什…  相似文献   

4.
封面链接     
《中国记者》2012,(8):128
《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2012-7/8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创办的新闻媒体和市场研究刊物)20位必将影响媒介未来版图的女性最新一期《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评选出20位可能影响未来媒体业发展的女性。其中包括,ORB媒体工具的创始人莫莉.宾厄姆,  相似文献   

5.
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2011年7、8月本期的《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封面刊登的,是老东家哥伦比亚大学现任校长李.伯林格的文章。传媒教育界诸君想必对伯林格校长并不陌生,就在几年前,哥大新闻学院领导调整时,这位伯林格曾经大泼新闻教育冷水,引发争  相似文献   

6.
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2011年1/2月随着阿富汗时局日趋稳定,以美军为首的北约军队开始大规模投入扶植阿富汗传媒业。目前,阿富汗境内有35家电视台、20多家电台,数以百计的报纸和杂志。新闻业在阿富汗的复  相似文献   

7.
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2011年11/12月创刊50周年号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50岁了。这一期的封面,该刊刊登了一篇1961年的旧文《为什么要对新闻业进行评论?》,与诸君共勉。新闻业所需要的是更多和更好的批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创办本刊有两大初衷:首先,在这一重要的行业中努力评价其表现,帮助建立诚信、负责的行业准则;其二,对于一个严肃的  相似文献   

8.
《新闻前哨》2009,(2):7-7
据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2009年1月5日到达报摊的《纽约时报》头版首次刊登了CBS哥伦比亚广告公司的较大篇幅广告。广告位于报纸头版底部。  相似文献   

9.
姐妹     
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2012年7-8月号本期的《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以传媒业的女性从业者为主题,评选出过去40年来深刻影响传媒业的40位女性,向她们致敬。过去40年来深刻影响传媒业的女性包括:第一位坐上纽约时报执行主编职务的吉尔·艾布拉姆森;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勇往直前的战地记者克里斯蒂安·阿曼普尔;蒂娜·布朗,她曾拯救濒临破产的《名利场》,改版《纽约客》,如今成为《新闻周刊》的一姐;吉尔·柯林斯,纽约时报首位署名评论版主编;曾经校园种族隔离  相似文献   

10.
封面链接     
《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2008/11-12信息超载时代的媒体这是一个信息超载时代,新闻几乎成了空气的一部分,它无处不在,如潮水般覆盖人们的生活。美联社对全球年轻人新闻消费习惯的调查发现,年轻人虽渴求有深度的资讯.但容易因周遭信息量过多而产生新闻疲劳感,最终无法找到想要的信息。另一项调查显示,尽管新闻信息量不断增加,但由于过于琐碎、重复、缺乏背景,美国公众并不能比以往获得更多资讯。那些被动接收者甚至因此更加闭塞。  相似文献   

11.
新闻单位上网已成潮流,网上新闻传播专业资讯渠道也越来越多。新闻传播英文专业杂志主要集中在美国,有《编辑与出版人周刊》(http://www.mediainfo.com)、《美国新闻学评论》(http://www.ajr.newslink.org.)、《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  相似文献   

12.
六位定理     
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2012年5—6月号在新媒体侵袭下,美国传统媒体中,有一份报纸脱颖而出。霍夫顿邮报自2003年创刊以来发展势头强劲。该报的创办源自其创办者肯尼斯.莱尔的一顿午餐。这天,莱尔与社会学家杜坎.瓦兹共进午餐,那时的瓦茨刚刚  相似文献   

13.
《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刊登了这篇调查性报告后“合众国际社”发了该文的摘要,许多报纸加以刊载。美国较有影响的大报《华盛顿邮报》并作为特稿全文转载。《评论》1981年9—10月号的“出版人按语”说:“一位读者问道:‘斯凯夫先生相信保守思想,他把几百万美元捐给宣传他所相信的思想的一些新闻组织,这有什么可怕呢?’我们的回答是:‘没有什么’。尽管《评论》对斯凯夫先生的一些办报活动提出问题,他则是有权自行捐赠巨款的。虽然如此,这些巨款仍然构成一种令人震慑的现象,所以应当加以报道。”  相似文献   

14.
最近,美国新闻界举行了最佳报纸的评选活动。由在 美国新闻界享有盛名和权威的新闻学术杂志──《哥伦比亚新闻评论》发起,邀请美国一百多位来自大报和小报的主编,对美国所有的报纸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和评比,最终评选出最佳报纸。 参加这次评选活动的独立的评审委员会委员的权威人士有:哥伦比亚新闻学院院长汤姆·戈尔茨坦、著名专栏作家日内瓦·奥佛豪瑟、泼耶特研究所所长詹姆斯·诺顿、梅纳德合伙人公司总裁南希·H·梅纳德、新闻优秀项目主任汤姆·罗森斯蒂尔、美国报纸主编协会退休执行人李·斯丁奈特、退休的《迈阿密先驱报》的出…  相似文献   

15.
美国首都华盛顿地区最大和最古老的报纸《华盛顿邮报》(以下简称邮报)在走下坡路:不仅同名母公司最赚钱的部门盈利大幅下滑,而且邮报自身发行量和广告收入也双双下跌。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撰文认为,邮报公司正行走在一条"自我毁灭"之路上。"自残"行为体现为现金分红、回购股票、拒绝网上收费和对未来投入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6.
封面链接     
《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2012-05/06(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创办的新闻媒体和市场研究刊物)美国《赫芬顿邮报》是如何成功的?创办于2005年的《赫芬顿邮报》是美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博客网站,拥有68个栏  相似文献   

17.
传统报业形势严峻,为了填补严肃新闻的空缺,应对老东家为了节省成本大幅裁员,美国的新闻老兵们纷纷转战"非营利新闻机构" (non-profit journalism outlets).几年来,"非营利新闻机构"已经成为一些记者实现新闻理想的"宝地". 美国非营利新闻机构的发展现状 最先呼唤美国严肃新闻业走向非营利的是前《华盛顿邮报》总编辑小列奥纳德·唐尼(Leonard Downie Jr)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2009年隆冬,唐尼和舒德森在《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上以封面文章形式刊登调研报告《美国新闻业的重建》,认为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如调查报道等,理念崇高,但是囿于高额的成本,报纸"养"不起.这时政府和基金会就应出面进行干预.政府可以通过减税、资助的形式帮助那些负责任的报纸度过难关,而基金会则可出资资助报纸进行调查报道.  相似文献   

18.
"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这一新闻理念现在正得到包括广播在内的众多媒体同行的认同.来自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组织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当今年轻人的兴趣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电视普及、网络无处不在的情况下,受众更希望媒体能把他们带到故事中去."讲故事"的写作手法让媒体中有具体的人、具体的情节,形象而不抽象,听众容易接受,更容易被打动.  相似文献   

19.
封面链接     
《中国记者》2012,(2):128
《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2012-01/0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创办的新闻媒体和市场研究刊物)美国商业新闻的"CNBC化"紧随中产阶级投资股票的狂潮,商业新闻报道的数量猛增。与数量上的扩张相矛盾的  相似文献   

20.
新闻评论历来为媒体所看重,被视为报纸的旗帜,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之一。近期浏览《人民日报》及华东版、《工人日报》、《扬子晚报》等报纸的评论栏目,细细品读有关评论,感受到了新闻评论的“新鲜气息”:报纸评论从形式到内容正在悄悄地“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