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背民族的英雄史诗——评塞夫、麦丽丝的电影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区著名蒙古族夫妇导演塞夫、麦丽丝于90年代创作的几部反映蒙古族题材的影片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从《骑士风云》、《东归英雄传》到《悲情布鲁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他们深情地歌咏着蒙古民族一部部悲壮的历史史诗,并以顶天立地的英雄、浩浩荡荡的马群和辽阔无垠的草原构筑起一个完整的影像序列,同时在叙事策略上又将民族电影与类型电影加以巧妙的融合。这一切不仅使他们的作品呈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而且也在艺术作品教化性与娱乐性的统一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式。  相似文献   

2.
《儿女英雄传》是中国近代小说中的艺术精品。民国时期至少产生过若干有着重要影响的《儿女英雄传》题材电影:1927至1931年友联影片公司无声电影《儿女英雄》系列、1938年新华影业公司《儿女英雄传》、1943年京剧影片《十三妹》。  相似文献   

3.
朱熹的《东归乱稿》表现了理学家的旅途体验及确证自身努力。该诗集的整体综合意蕴可归纳为“归心”与“道心”。作为朱熹个性化体验的“归心”包容了道德伦理的内涵,客子的羁旅悉思表现了天伦中的深情,其以理学心性为主体的“道心”把心性体察和审美观照参融在一起,纯然是一派温润宁静的气象,朱熹诗歌语言的日常化是以理学为诗,以诗为讲学的结果,朱熹的理学诗在当时葆有着它的生命活力,它们不仅折射出朱熹的视境、朱熹的情思,显示了理学话语的形象特征,拓宽了宋诗的审美空间,强化了诗歌的致用功能,而且反映了朱熹日常生活的哲学化和哲学化的人生,朱熹在东归之行中,通过他人吟咏,为理学家的精神生活创造了一个理性思维、道德情感和人生趣味相和谐的神话。  相似文献   

4.
电影电视:今明年看什么汤恒一、电影评奖,给1993年打一个句号今年5月初。广播电影电视部公布了’93电影政府奖评选结果。由天津电影制片厂、潇湘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凤凰琴》获得最佳故事片奖。《重庆谈判》、《东归英雄传》、《第一诱惑》、《炮兵少校》获得...  相似文献   

5.
土尔扈特东归时,伏尔加河西岸的两万多蒙古同胞被留在了俄国。二百多年来,他们和东归的部族一样,在历史的潮流中跌宕起伏,历尽沧桑。  相似文献   

6.
文康的《儿女英雄传》确立了一种新型的武侠小说模式——儿女英雄小说,是清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本文通过对《儿女英雄传》中带有满族特色的词汇系统的归纳整理,补充了目前对《儿女英雄传》中满语研究的不足,便于读者对《儿女英雄传》做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陈烨 《现代语文》2010,(1):63-65
《儿女英雄传》是继清代《儒林外史》《红楼梦》之后的又一部著名长篇白话小说,它融合了英雄传奇和才子佳人小说的特点,确立了一种新型的武侠小说模式一一儿女英雄小说。作品中独具魅力的语言艺术、特有的评话创作结构和精彩纷呈的武打描写成就了《儿女英雄传》的艺术闪光点,也使小说更具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围绕在两部武俠片《卧虎藏龙》与《英雄》的部分场景,在音声方面来分析电影中影像和环境音,音乐的关系。《卧虎藏龙》与《英雄》的声誉都很高。两部电影都是同一个作曲家谭盾。在音乐方面,两部电影都使用了鼓声,但使用方式略有不同。音乐的色彩和影像色彩,和人物内心是本文想要深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英雄传说》凭借经典的卡卡布三部曲——《英雄传说·白发魔女》、《英雄传说·朱红之泪》、《英雄传说·海之槛歌》,在RPG游戏史上确立了自己不朽的地位。期盼了五年之后,《英雄传说》的Fans终于迎来了第六部《英雄传说·空之轨迹》(以下简称《空》)的到来。《空》的故事脱离了远古的卡卡布大陆,相反,这里的科学技术和文明高度发达,以导力器驱动的世界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巴金作为思想改造对象在《团圆》的创作中,思想并不是在自如的空间运行的,作品显得滞涩、沉重。《英雄儿女》的作者毛烽本身就是一个革命者,革命者写革命文学,在创作空间中是较为自由的,作品流畅,基调比《团圆》明亮得多。《英雄儿女》比起《团圆》显得通畅明快也与文体有关系。小说《团圆》中有很多叙述、议论,全篇采用的基本上是间接叙述。电影《英雄儿女》就得考虑直观的表演效果。《团圆》的人物处理是分散形的,《英雄儿女》的人物处理是向心形的,还充分调动了电影的声像艺术手段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1.
2018年2月,由英国麦克莱霍斯出版社发行的《射雕英雄传》第一卷《英雄诞生》(Hero Born)在全球发售,这是金庸的英译版作品首次由欧美国家的出版社发行。作品发表之后,深受海外读者的欢迎和好评。《射雕英雄传》作为一部中国优秀的古典武侠小说,能够在海外深受欢迎,与译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本文拟从语用翻译的角度,分析和探究这部作品能够在海外走红的原因以及对我国文学走出海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蒙古英雄史诗源流》一书是国家“九五”社科规划项目之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仁钦道尔吉撰写完成。该书作者参阅了大量国外其他史诗文本及其研究著作,论析了我国蒙古族全部中小型史诗及其有代表性的国外异文共计113种,使得所运用的史诗文本资料基本上能代表整个蒙古英雄史诗的主要面貌。作者以多年下乡田野调查记录的27种史诗及其异文为第一手资料贯穿全书,充实了这一研究领域。《蒙古英雄诗史源流》全书在系统分析史诗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史诗的起源和形成发展理论等问题。全书的特点是系统完整地研究了蒙古英雄…  相似文献   

13.
电影作为最年轻的艺术,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00年的发展历程。100年的发展与壮大,特别是近两年,随着《英雄》、《十面埋伏》、《功夫》、《无极》等一批国产大片在国内外的热播,及其所创造的高额票房收入,是中国电影正在朝着产业化、国际化、市场化方向稳步发展。中国电影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创作100多年后,《儿女英雄传》问世,这部作品的出现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文章试图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比较《红楼梦》与《儿女英雄传》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还记得当时公映《英雄》的场景,场场爆满,人山人海,好评如潮。然而当我们欣赏完了,品味完了,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它的存在和价值,你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英雄》里是没有人的,里面所有的人物都是符号,或者只是用来表达中心思想的例证。张曼玉、梁朝伟,这些优秀的演员对电影所起的作用其实只是他们的响亮的名声。这些东西暂时可以抛在一边,我们在这里要关注的是它所存在的意义?在阐释它惟一的主题、一个概念———英雄时,给我们的判断带来了怎样的难题?感受:视觉的盛宴《时代周刊》说,《英雄》肩负了亚洲电影的希望;谭盾说,《英雄》是一场“视觉…  相似文献   

16.
<正>陈寅恪与《红楼梦》的关系,今天为人谈论的较多,刘梦溪有长文梳理相关史料并有深入分析。关于《儿女英雄传》本身的专题论文也不鲜见,但陈寅恪与《儿女英雄传》间的关系,特别是他为何喜欢在自己著述中引用《儿女英雄传》等现象,目前还没有人特别注意,所以有必要稍加申说。1.陈寅恪著述中所见《儿女英雄传》事例《儿女英雄传》是清代文康的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清同治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武侠小说鼻祖平江不肖生(向恺然)的《近代侠义英雄传》以霍元甲、大刀王五两人的传记为经纬,勾画出了这两位近代侠义英雄的基本文学形象,后来流行的以大刀王五、霍元甲为题材的小说、电影及电视剧,大多数都是从平江不肖生这部书中派生而来的。除了《近代侠义英雄传》之外,平江不肖生还撰编了两篇"霍元甲传";而除了平江不肖生的作品之外,当年还流行着几种以霍元甲故事为题材的文章。进一步研究这些早期的有关霍元甲的文章,有助于我们了解霍元甲文学形象在民国初期的发展,也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评价平江不肖生的文学造诣。  相似文献   

18.
中国:合唱曲(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时乐l蒙) 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瞿维) 交响曲《英雄海岛)(李焕之) 电影歌曲(英雄赞歌)(刘炽) 交响曲(英雄的诗篇)(朱践耳) 电影音乐(新儿女英雄传)(黄准) 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吴祖、王燕樵、刘德海) 交响曲(英雄篇)(李序)等 外国: (第五(英雄)交响曲)(贝多芬) 《英雄波兰舞曲)(肖邦) (英雄进行曲)(圣·桑) 《英雄的生涯》《理查·施特劳斯) (英雄)(许泰) (英雄之歌)(德沃夏克) 《英雄之丧)(李斯特) (英雄的小品)(法朗克) 《英雄奏鸣曲)(麦克杜威)等 (罗建新辑l嘴强以“英雄”命名的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19.
“风烟滚滚,唱英雄……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这是电影《英雄儿女》里的插曲。《英雄儿女》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原军王成叔叔的英雄事迹。  相似文献   

20.
自胡适以来,对《儿女英雄传》的思想价值评价一直不高。其实,《儿女英雄传》表面上虽是一部宣扬忠、孝、节、义的小说,但若从实际描写上看,书中的主要情节都可以与“报恩”联系起来,《儿女英雄传》可以说是一部宣扬“报恩”思想的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