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体育美的本质和表现形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运动与美,自古以来就紧密相连。体育运动是显现美的沃土,美的矿源,在体育运动中有着大量的美的因素。体育美的本质是体育运动所呈现出来的美的内部联系。体育美不仅是抽象的概括,而且有其具体的可感形式,具有明显的欣赏性和娱乐性,从而使参与者和观赏者都可以得到美的熏陶。体育美大致可以分为刚性美和柔性美两大类,绝大多数运动项目都是融刚性美和柔性美于一体的。  相似文献   

2.
曹俊香  卫国立 《精武》2012,(24):55-56
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课一起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养成个人体育爱好的重要途径。目前,世界各国在中学课外体育的发展上存在差异,本文主要研究中、日、美三国学校课外体育的发展现状,并对比分析了中、日、美三国课外体育活动体制上、组织形式上、活动内容上及课外体育活动作用上的差异。目的在于探讨中、日、美三国中学课外体育的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竞技体育发展中的新理念——更真、更善、更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竞技体育的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评价竞技体育是否良性发展,树立竞技体育的发展观均可从这三个方面予以考察。竞技体育发展的真是指竞技体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真实性,表征着竞技体育发展的真理尺度。竞技体育发展的善是指竞技体育发展的利人性或合目的性,由此可引出竞技体育发展的功利尺度。竞技体育发展的美是真、善的和谐化表现与情感体验。此外,竞技体育的真、善、美,有多种表现形式。竞技体育发展的真、善、美的理念应合理吸收与融合中西文化的优秀与精华部分。  相似文献   

4.
吴维铭  李亚飞 《精武》2013,(24):7-8
体育运动不仅展现形体美、力量美,使观者享受深层次的意志美,更深刘的赢染着与之相关的每个人。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旨在探讨体育运动与美学之间交叉相融带给人的美的体会,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出体育运动的美学特点,促进体育美学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代美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探讨现代美学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问题。美化我们的体育教育,获得现代体育教学美。现代体育教学美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体育教学的需要。现代体育教学美,主要从体育教师的形象美,体育教学过程美,体育教学环境美等美的因素和美的条件,来培养学生审美、爱美、创美的观念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心灵道德美,热爱现实生活,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美。  相似文献   

6.
本文初步探讨现代美学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问题。美化我们的体育教育,获得现代体育教学美。现代体育教学美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体育教学的需要。现代体育教学美,主要从体育教师的形象美,体育教学过程美,体育教学环境美等美的因素和美的条件,来培养学生审美、爱美、创美的观念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心灵道德美,热爱现实生活,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美。  相似文献   

7.
从美学史来看,道德和美丽是具有相关性的。因此,本文通过孟子“充实之谓美”的观点来观察体育和体育人的道德之美。孟子认为,所谓的性善,就是美与善的统一。孟子为了说明这种关系,讨论了人类感觉器官的享受和内在审美性的享受。审美性的享受具有把人类道德作为审美对象的意义。孟子为了解释这种观点,用“充实之谓美”来进行解释。充实之谓美意味着,人本性的善,通过仁义充实地表现出来的人,才是真正具有美的人。因此,在体育中运用充实之谓美可以为体育人内在价值为何美而提供依据。就像孟子通过讨论人的内在价值从而确定人格美那样,本文讨论为何在体育中出现道德行为时,体育也具有“美”的特征。人格主体是道德主体的个人,因此,体育中关于人格美的讨论不仅使道德行为,也使表达这种行为的主体—体育人得以美。这意味着,体育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也可以看作是“善的自觉实践行为”和“善的意志”。因此,对于体育来说,充实之谓美的应用,可以使体育中的对美的讨论从理论发展到实践。不仅如此,关于体育人人格之美的讨论,也将为体育人为什么美丽提供解答。  相似文献   

8.
1、体育中的美育1.1体育美表现在培养人的健美身体上。人体美即体质体形健美,它包括身体美和运动美。人体美是最能反映出人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最具有生活气息和社会价值的美,是美之精华。通过系统科学的体育教学,可促进学生机体的健美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基本身体形态和活动规律方面表现出挺拔、匀称、舒展、丰满、强健、有力量、有朝气、有魅力等美的特征,使学生在生命活力和情感因素等方面显示出活泼、勇敢、热情、奔放、进取等美的神态和风姿。  相似文献   

9.
现代体育教学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探讨了现代体育教学美的问题.现代体育教学美,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体育教学的需要.现代体育教学美,主要从体育教师的形象美、体育教学过程美、体育教学环境美等美的因素和美的条件,来培养学生审美、爱美、创美的观念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心灵道德美,热爱现实生活,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美.  相似文献   

10.
节奏美是跨栏运动美特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包容着动作节奏美、速度节奏美和精神节奏美这样一些相互联系又互为作用的内涵。跨拦运动的节奏美,除具有美的价值外,还可提高该项运动的体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学体育舞蹈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关感培养,即突破传统体育舞蹈课程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重点关注大学生的内部情感体验。本研究通过对体育舞蹈的美感培养程序进行探讨,旨在为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操及美的鉴赏力,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足球之美--对足球运动的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球是当今世界上最受大众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号称世界第一运动.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足球之所以如此受欢迎的原因,提出足球技术美、战术美、悲剧美、戏剧美是足球美的基本特征,是足球魅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体育美的本质属性,体育美的形成及其产生和发展条件的研究,认为:体育美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运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认识能力的状态、水平以及运用过程的反映。体育美是运动主体在客观现实条件上的创造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堂作为实践性活动性的教学形式,需要以教师标准优美的动作示范为载体展开,教师带有明确目的性、准确性与规范性的身材美、健康美与技能美,对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学生体育美观念与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具有教师正面积极表率的引领作用,让学生从教师的身心健康现状受到积极影响,并主动地开展体育学习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自己的身心健康成长与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体育舞蹈的美学特点,特别是体育舞蹈在对练习者审美能力提高方面的功能价值,结合体育舞蹈教学特点,提出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为体育舞蹈工作者提高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论武术运动的神韵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武术运动的神韵美,从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神韵美是武术运动的精髓和最高境界。它不仅丰富和充实了美学中“神韵”概念的内涵,并已形成特有的东方古典美的神韵特征。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 ,从社会文化层面探究体育人格美世界的特征、规律及其文化征象。论述了体育“明争”的外向型、创新文化特征 ;体育的人格美世界是“自然野性”与现代文明的结合 ;体育人格的内在驱力是智慧力量、意志力量、道德力量 ;而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则是产生人格的外在驱力。  相似文献   

18.
体育消费是体育经济意义的文化向度折射,它反映了消费理念在当代社会中的嬗变;是把健康消费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体现自己个性的重要手段;体育不再只是满足生理需要的东西,而更多的是被具有社会意义的符号性的东西所渗透。体育消费反映了体育与健康,体育活动与审美活动、消费行为与审美动机的内在逻辑关系的表达。虽然当代体育消费表现出世俗审美文化的物欲化倾向,但它张扬的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丰富了人们对"自我"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董宇 《冰雪运动》2015,(2):37-42
中国申办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必然对奥林匹克运动和冬季项目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举办冬奥会将带动中国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这将是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巨大贡献.以具有典型特征的奥林匹克仪式中的缺憾环节为研究对象,并从文化学、传播学、美学视角进行理论探析,客观论证奥林匹克仪式的缺憾与美的文明界限,积极提倡和谐、包容、文明的奥林匹克运动的不朽精神.以期用新的研究视角解读奥林匹克仪式文化并引起学界共鸣,推动奥运文化在我国的传播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