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持人语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四体不勤的“小公主”、“小皇帝”,父母们开始重视孩子的自立教育,希望孩子能够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不依赖他人,长大后能够独立生活,不必父母担心。初衷是对的,但是,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足够了吗?这似乎是很多父母没有充分考虑过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四体不勤的“小公主”、“小皇帝”,父母们开始重视孩子的自立教育,希望孩子能够独立处理自已的事情,不依赖他人,长大后能够独立生活,不必父母担心。初衷是对的,但是,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足够了吗?这似乎是很多父母没有充分考虑过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精神自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自立赵炳华自立的涵义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但我觉得,自立是一种精神,自立是一种境界。自立,关键要在精神上自立。南京大学生物系学生李江,与父母签订协议,承诺上大学的全部费用均向父母贷款,毕业后自己用工资...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摘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信意识。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天下没有能难倒自己的事情。父母要鼓励孩子自己去做事,并且做好,让孩子体验成功后的喜悦,不断增强自信意识。第二,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日立,就是凡是自己能做的事就自己去做,不依赖别人。做父母的要对孩子自己应做些什么,心中有数,该让孩子做的,绝不包办代替。第三,培养孩子的思考意识思考,就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孩子提出疑难问题时,或者在发现孩子思考再三而不得其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冯玉祥将军是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他对子女的教育也高人一筹。他认为做人最根本的就是要自立、自强,从小要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可依赖父母。因此,他教育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要学会洗衣服,学做木工和种地等。女孩子还要练习做一些针线活。8岁的女儿小红学会了自己补袜子,冯将军很高兴,特意写了一首小诗,以表鼓  相似文献   

6.
关于自立的担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社会中谈论孩子自立的话题已经很多了,但在我们的家庭中,孩子的自立与社会的现实却有较大的反差。一些家长把孩子生活中的一切都“承包”起来,一些孩子也比较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所给子自己的一切。家庭中缺乏对孩子进行自立教育的状况令人担心。  相似文献   

7.
张建国 《青海教育》2012,(Z1):20-21
上了示范性高中的学生要住校就读,住校接受到的教育是高中生独立人格的养成性教育,细数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自立人格。住校是培养高中生自立人格的一个好环境,什么是"自立"?就是建立自己如何做人的"人生观"。高中学生寄宿,是形成自己独立和健全人格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谈班级的“文化自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级作为一个“物质存在”,它的外延就是教室和课堂,是学校的共性存在,但班级作为一个精神性的“文化存在”,它又有自己的独立个性与精神气质,是学校中的“个人”,这种自立的班级文化精神是建设学校文化的根基。班级是否能成为一个自立的文化主体,班级能否保持自己独立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将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个性的生成,影响着教育文化的真正解放与独立。因而,探讨班级文化如何走向自立是教育文化建设的基础性问题。一、班级文化自立的依据班级的文化自立,具有相对性,它不能摆脱学校的规范与指导,不能离开学校文化的教育主…  相似文献   

9.
我在美国探亲期间,经常同美国人打交道,美国人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做法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美国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让孩子从小接受金钱教育。美国孩子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他们的父母和社会观念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这样要求他们。在美国,不管家里多么富有,男孩子12岁以后就会给邻居或父母剪草、送报赚些零用钱,女孩子做小保姆去赚钱。他们以此来表示自己有自立意识。这种观念将一直伴随他们的一生。  相似文献   

10.
班级作为一个“物质存在”,它的外延就是教室和课堂,是学校的共性存在,但班级作为一个精神性的“文化存在”,它又有自己的独立个性与精神气质。是学校中的“个人”,这种自立的班级文化精神是建设学校文化的根基。班级是否能成为一个自立的文化主体,班级能否保持自己独立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将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个性的生成,影响着教育文化的真正解放与独立。因而,探讨班级文化如何走向自立是教育文化建设的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杨震  云强 《科技文萃》2001,(3):174-175
随着社会的发展,金钱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家庭、社会难以回避的问题。人们已经越来越清 醒地认识到,金钱教育绝不仅仅是一种理财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人格、品德教育。  美国孩子:“要花钱自己挣” 美国孩子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他们的父母和社会观念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这样要 求他们。在美国,不管家里多么富有,男孩子12岁以后就会给邻居或父母剪草、送报赚些零 用钱,女孩子做小保姆去赚钱。他们以此来表示自己有自立意识。这种观念将一直伴随他们 的一生。  相似文献   

12.
做个称职的父母,这是很多父母的努力目标。如何做到这一点,却令父母们困惑。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施教者,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这一点很多父母都知道,但是做起来却不容易。 其实父母们有一条捷径可以走,那就是在解决孩子的问题的时候,让我们回到童年。  相似文献   

13.
如何批评     
刘霞 《生活教育》2014,(7):121-123
经常有父母和我倾诉,说他们很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对孩子的要求很高,看到孩子哪里做得不对,都会进行及时的批评、教育。可让他们觉得特别头疼的是自己的孩子似乎天生就不受教,无论父母怎么批评、打骂就是屡教不改。有的孩子甚至还会和父母进行激烈的肢体及言语的对抗。父母们苦笑着说:“孩子就是父母前世欠下的债,这一世是来讨债的!”  相似文献   

14.
抚育孩子其实是一件很棘手的工作,因为没有抚养孩子的说明书。即使有某种教育方案,也未必适合所有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有时父母会沮丧地把双手插进发间,不知所措。事实上我们教育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本国文化的影响,自然美国父母教给孩子的是一些基本的美国价值观念。对美国人而言,父母抚育孩子的目标就是培养孩子的自立。从幼年开始,每个孩子都有独自的  相似文献   

15.
【重难点讲解】一、第三课重难点讲解1.自立的含义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自立,狭义上是指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相似文献   

16.
《幼儿教育》2012,(35):26
第一招,做规矩。祖辈最大的忌讳就是宠溺孩子。带孩子出去或和孩子做游戏,一定要事先立好规矩。第二招,训练孩子自立能力。祖辈千万不要包办代替,这是在训练孩子提高生存能力。比如上学放学,让孩子自己背书包;比如不要总对孩子说"小心"、"不要"。第三招,家庭教育以父母为主。理念上有冲突,私底下多和孩子父母沟通。  相似文献   

17.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孩子,是社会、家庭共同的义务,是历史赋予的重任,是关系国家命运、社会前途的大事。一、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所谓自理是指儿童能够亲自处理自己身边的的各种事情。自立意识是儿童逐步走上成人之路,适应现代社会环境所必须具备的品质。(一)做个"懒父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1.内容真实,故事感人。本文选取自己在父母外出打工后自强自立的一段经历为写作内容,描写了一个农村留守儿童在没有父母的呵护后坚强、自立的成长经历,显得真实感人。  相似文献   

19.
宝宝不再是那个成天缠着妈妈的小家伙了,他们在不断地尝试新鲜事物,试着松开父母的手,学会自立! “我自己来!”也许某一天,你会惊喜地听到宝宝说出这句话。宝宝渐渐的长大了,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是和你相对分开的独立人。他们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想要尝试自己去做事,学会自立。如何帮助宝宝的自立梦想变成现实呢?一起来帮助他!  相似文献   

20.
胡适一贯重视家庭教育,从自身儿时所受的教育到赴美留学,再到后来为人父母,形成了自己比较系统的家庭教育思想。其核心是重视早期教育和母亲的重要作用,宗旨在于引导子女"自立成人",成为"自立的人。"这种家庭教育继承了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也吸纳了西方文明的现代精神。对胡适家庭教育思想的深入挖掘整理,对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裨益颇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