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旭 《寻根》2007,(1):15-24
一 “竹林七贤”这一名称的出现,有一个过程。从现存材料看来,是先有“七贤”名称的。《三国志·魏志·王粲传》裴松之注引东晋孙盛《魏氏春秋》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高培华 《寻根》2012,(5):26-29
孔子据鲁国史记编纂《春秋》,不仅是编修了中国第一部编年史,简略记述了春秋时期242年的历史,还常常以一字寓褒贬,借以表达其王道政治观点,以谨严的措词惩恶扬善,所谓“微言大义”。故《孟子·滕文公下》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有文献明确记载,“《春秋》三传”之《公羊传》《谷梁传》都传自子夏;至于《左传》,近现代学界有谓“子夏作”,有谓成书于“子夏门下一再传弟子”,可见子夏是《春秋》最主要的传人。  相似文献   

3.
文昌信仰源流与文昌文化龙吟一、世俗传说的梓潼神东晋史学家常璩在其名著《华阳国志·汉中志》中说:梓潼县"有善板洞,一曰恶子,民岁上雷抒十枚,岁尽不复见,云霄取去。"今人刘琳在校注中引用《七曲山记》、《元丰九域志》、《封氏闻见记》和《玄中记》等的记载,证...  相似文献   

4.
正《襄阳蹋铜蹄》为南朝乐府诗名,出自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清商曲辞》。《清商曲辞》主要有《吴声歌曲》和《西曲歌》两大类。关于吴歌的产地,《晋书·乐志》云:"吴声杂曲并出江南,东晋以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盖自永嘉以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南朝乐府民歌除了吴歌,最重要的就是西曲。西曲即荆楚之声,主要是湖北一带的歌谣,以长江、汉水之间的  相似文献   

5.
<正>卢见曾(1690-1768)出生书香世家,曾师从王士祯、田雯等名家,曾任两淮盐运使等官,主持修建了红桥二十四景及金焦楼观,乾隆二十二年(1757)春举行"红桥修禊",一时名流学士如郑燮、陈撰、厉鹗、惠栋、沈大成、陈章等数十人为上宾,"和修禊韵者七千余人,编次诗三百卷"。著有《雅雨堂诗文集》以及《雅雨堂丛书》十一种,先后校刊过《乾凿度》、《战国策》、《尚书大传》、《周易集解》、《经义  相似文献   

6.
《晋书·王羲之传》载,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2人“会于会稽之兰亭,修禊事也”,诸诗友“临流赋诗”,计得诗37首。37首诗集结后,由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写下了序,这就是脍炙人口的《兰亭序》(又称《兰亭集序》等)...  相似文献   

7.
渠怀勤 《寻根》2021,(1):135-137
一 成书干战国晚期的《世本》,王梓才辑本载:东周诸臣之有氏可记者……渠氏;东周同姓国诸臣之有氏可纪者……渠氏.《春秋》及“春秋三传”记载的“渠伯纠来聘”“渠孔御戎”“齐氏之宰渠子”,证明了东周时期已有渠氏. 渠氏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 1.渠伯之后.唐林宝《元和姓纂》、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均载:渠,周大夫渠伯之后.  相似文献   

8.
郑金洪 《寻根》2011,(1):135-139
杨姓溯源杨姓出白姬姓,来源有二:一是以国为氏。宋史学家郑樵《通志·氏族略》载:周宣王姬静的小儿子尚父于周幽王时封为杨(今山西洪洞县)侯,春秋时杨国为晋所灭,尚父的子孙遂以国姓杨。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浔阳柴桑人,东晋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桃花源记》并诗表现了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关于桃源理想的形成,有神仙说、小国寡民说及实地说等.魏晋以来,隐逸之风渐盛,神仙家言增多,颇道山中之事.《桃花源记》文末言及"刘子骥",《晋书·隐逸传》载其事迹:"好游山泽,志存遁逸.言采药至衡山,深入忘返.见有一涧水,山南有二石囷,一囷闭,一囷开,水深广不得过.欲还,失道,遇伐木人,问径,仅得还家.  相似文献   

10.
王彬 《华夏文化》2023,(4):41-42
<正>梁周翰(929—1009年)字元褒,郑州管城人,宋初文学家、官员。梁周翰名列《宋史·文苑传》,其本传载:“乾德中,献《拟制》二十编,擢为右拾遗。会修大内,上《五凤楼赋》,人多传诵之。”《五凤楼赋》是宋代的著名赋篇,备受士林推重,南宋吕祖谦编《皇朝文鉴》时将其收入,且以之为“压卷”之作。梁周翰曾向宋太祖进献《五凤楼赋》,这一点殆无疑义。然而北宋龚鼎臣《东原录》载:“艺祖时新丹凤门,梁周翰献《丹凤门赋》,帝问左右:‘何也?’  相似文献   

11.
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又名光汉,别号左,江苏仪征人。仪征刘氏乃晚清有名的经学世家,在晚清学界的影响较大,以三世相续共注一部《春秋左氏传》而著称于当世。刘师培的学术研究一方面绍承家学余绪,继承扬州先辈诸儒治学的方法,另一方面又大量吸收西方哲学与社会思想,对中  相似文献   

12.
刘红 《华夏文化》2011,(4):30-32
张骞(?-前114年),西汉汉中郡成固(今陕西汉中城固)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探险家、外交家、中亚交通的凿空者,被中外士人推崇赞扬了两千多年。他的功业事迹在《史记·卫青传》、《大宛传》和《汉书·张骞传》中都有扼要的记载。  相似文献   

13.
刘敏 《寻根》2013,(6):133-135
陈寿,字承祚,西晋史学家,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三国志》作者。(《华阳国志》云:“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受学于散骑常侍谯周,治《尚书》、三传,锐精《史》《汉》,聪警敏识,属文富艳。初应州命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大同后察孝廉,为本郡中正。  相似文献   

14.
<正>18世纪爱尔兰著名小说家劳伦斯·斯特恩(Laurence Sterne,1713—1768)在英语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影响。这位大师一生只创作过两部小说——《项狄传》(Tristram Shandy,1759—1768)和《多情客游记》(A Sentimental Journey,1768)。批评界大多将研究重点放在《项狄传》上,却少有人重视另一部著作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释“胜”     
《山海经》中说西王母“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胜”是什么?一直存有争议。而弄清这一点,则是诠释、认证西王母文化内含的关键所在。汉及汉代以来,对“胜”主要有两种解释:一说是发饰,一说是织机上的构件。说“胜”是指古代盛妆妇女头上的首饰,名叫“华(花)胜”,出自汉代刘熙的解释。刘熙《释名·释首饰》说:“华胜:华,像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唐人颜师古《汉书·司马相如传·注》:“胜,妇人首饰也,汉代谓之华胜。”又叫“玉胜”、“金胜”,还有称“织胜”的。山东武梁祠汉…  相似文献   

16.
胡毓骅 《寻根》2013,(3):92-99
一抗倭名将胡宗宪(1512—1565),字汝真,号梅林,明代南直隶徽州府绩溪县龙川(大坑口)人。据陈宏谟《忠敬堂汇录·胡襄懋公传》载:宗宪年十七补邑诸生,嘉靖甲午(1534年)举于乡,戊戌(1538年)成进士,进入仕途。先后任县令、监察御史。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经赵文华力荐,擢都察院左佥  相似文献   

17.
《左传》(亦称《左氏春秋传》或《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为儒家重要典籍之一,在史学、经学等研究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历代学者研究《左传》的成果汗牛充栋,本文拟就管窥近十年来部分研究成果,尝试对目前学界《左传》研究动态进行初步把握。  相似文献   

18.
关于"《春秋》书法",历来论者甚众,观点纷呈。苏轼有一系列论文探讨了《春秋》中相关记载或表述的"书法"问题。苏轼之论"《春秋》书法",涉及面广,针对性强,其"《春秋》书法"观不仅有对先儒尤其是"春秋三传"的批判吸收,更有自己的独到发明。苏轼认为,孔子作《春秋》,褒贬历史事件与人物,均以"礼"为评判准则。作为孔子思想学说的坚定拥护者,苏轼论析"《春秋》书法",探究圣人之意,亦以"礼"为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自从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在土耳其的希萨里克附近发现特洛伊遗址起,对有关荷马的古代英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所描写的故事真实性引起的辩论一直没有平息。一些人能接受特洛伊人帕里斯抢走美丽的海伦的史实,认为这是铜器时代从欧洲到亚洲民族大迁徒的一种反映。另一些人则仍然认为描写众多英雄的希腊传说纯属荷马的天才臆造。哲学家。史学家、考古学家们对这一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最近,有些人指责施里曼不够资格。不过,不久前美国考古学家卡尔·布列根在特洛伊旧址所进行的挖掘工作证明了在所谓  相似文献   

20.
正京房,字君明,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卒于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死时41岁。他早年师从梁人焦延寿学《易》,是汉代易学象数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元帝时《京氏易》为官方推崇,东汉光武帝所置今文十四博士中也有《京氏易》,由此可见京房及其学说在汉代的影响。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通志·艺文略》等书著录,京房易学著作十分丰富,但在后世流传中大都亡佚,今仅存清代王保训辑录的《京氏易》八卷、《京氏易传》三卷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