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易经》的神奇主要在于它通过卦象指导人们趋吉避凶。《易经》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应该从哲学的角度辩证解卦:即遵循一分为二的原理,对立解卦;把握"变"的法则,灵活解卦。  相似文献   

2.
如果我们分析一个卦符,第一个要接触的就是卦象,然后依据卦象判断卦意,否则便难窥其奥;同时要说明的是,六十四复卦每一卦的整体之象是大象,每一爻所显示的是小象。对《周易》的研究,只有抓住了卦数和卦象这两个因素,才可能有章可循,进而探究“弥纶天地之道”的深刻哲理。  相似文献   

3.
如果我们分析一个卦符,第一个要接触的就是卦象,然后依据卦象判断卦意,否则便难窥其奥;同时要说明的是,六十四复卦每一卦的整体之象是大象,每一爻所显示的是小象。对《周易》的研究,只有抓住了卦数和卦象这两个因素,才可能有章可循,进而探究“弥纶天地之道”的深刻哲理。  相似文献   

4.
贺才乐  肖艳娟 《教师》2012,(11):6-6
孝道是中华道德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其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而到如今,孝文化开始出现断层,孝道观念开始淡漠。我认为学校应根据时代的变化调整教育模式,加强对"孝"文化的传播,提高学生的孝道能力。  相似文献   

5.
周原遗址凤雏甲组建筑基址的形制与《易经》丰卦卦象及阴阳八卦之象数吻合。本文通过对古人“现象制器”思想的探讨,对丰卦卦象、卦辞本义的求索,认为风雏甲址系周人取法于丰卦卦象所致,它是周人的宗庙而非宫殿或贵族宅院基址。周人的宗庙基址取象于丰卦卦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作为农业民族,周人祈求通过观天知天,掌控天文、气象从而达到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国泰民安的愿望和目的。  相似文献   

6.
东晋郭璞的《尔雅注》是流传至今最早、最完整的《尔雅》古注,也是清代以前影响最大的《尔雅》注本。尽管郭璞对《尔雅》词义的训释是直观的,尚停留在感性阶段,但他对词义内部的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可以认为:郭璞已初步具有义素思想和语义系统思想。  相似文献   

7.
《易经》到底作于何时,成书于哪代,学术界一直进行着长期的讨论。传说“伏犧画八卦,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孔子作易传”的“人更三世,世历三古”的说法已不全为人所信,但对《周易》本来包括《易经》、《易传)互相独立成篇的两大部分的事实却是不应怀疑的。《易传)是对《易经》的阐发和解释,肯定产生在《易经》之后,它解说《易经》的卦象、卦名和卦德或者托古改制、自立主义,都只是在“援易以为说”。而以往解经者,大  相似文献   

8.
对《周易》几处标点的辨正方向东《易经》成书年代相当久远,而最早的注释见于汉代,因此文字与标点的问题很多。自汉以来,历代注本汗牛充栋,皆按各自时代的思想解易,许多地方已失易经本旨。今仅就其中标点问题略陈一二。《易经》是古代占筮记录的汇编,其卦画、卦名、...  相似文献   

9.
《易经》是一部卜以决疑的筮书。然而,其中有关"阴阳"即二分与对立的观念、思想却是俯拾皆是。文章通过对"—""--"符号与卦象中的"阴阳"、卦爻辞中的"阴阳"以及同一卦六爻辞之间的"阴阳"的考察,旨在对《易经》中的阴阳观念与思想有一基本的认知与把握,这对于思考《易经》在日后为何由卜筮之书上升为哲学之书等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易》中"比"卦的卦象和卦意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哲学在本体论、认识论上的基本思想。"比"即为象征,以"赋"与"兴"作"两翼","赋比兴"实际构成中国诗学中完整的象征主义。如果说"赋"代表了一种"醒","兴"则代表了一种"醉",而以"比"为核心的"赋比兴"在整体上体现出了中国文艺理论中这种似醉还醒的象征主义精神,它们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给予文艺创作一种坚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十三经”之一的《尔雅》是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权威著作,对后世词义训释有着深远的影响。语义场是义位形成的系统,对《尔雅·释天》语义场分析之后,进一步与《尔雅》传统训诂学中语义的分类进行比较,揭示《尔雅》词义分类的特点及其时代局限,阐释秦汉时代人们认识事物、划分事物类型的思维、方法及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近日读报,看到一篇谈“颐养”的章,说“颐养”一语本出于《易经》。《易经》中有一卦,名为“颐”,是关于养生的。它不止谈形而下的养生,也涉及形而上的涵养,并非仅如人们想象的那种优哉游哉的退休生活。  相似文献   

13.
滕云霞 《中国德育》2013,(23):78-79
"童蒙养正"的思想来源于《易经》。《易经·序卦传》曰:"蒙者,蒙也,物之稚也。""蒙"是事物在幼稚阶段的状态。事物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会有迷蒙,儿童生长规律亦然,"童蒙"即指幼儿阶段的特点,可见古人把对刚开始的教育叫"启蒙教育"。《易经·蒙卦》中"蒙以养正,圣功也"一语道出教育的至高目标—养正教育。教育要慎始,开始的方向,是人生最重要的课程,决定了人生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尔雅》     
【作者】《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也是儒家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末载作者姓名。其作者历来说法不一,大约是秦汉间的学者。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有一个"咸亨酒店"。不少人认为"咸亨"这一名称是鲁迅起的。其实,"咸亨"一词最早见于《易经》。《易经》中有"品物咸亨"之句。《尔雅·释诂》:"咸,皆也。""亨"是通达顺利的意思,"咸亨"就是一切通达顺利。酒店取这个名字,是讨个口彩,希望买卖兴隆。 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绍兴的咸亨酒店重新开张了。  相似文献   

16.
仲浩群 《考试周刊》2014,(71):24-25
面对卦象,要能透过卦象表象层,悟出卦象奥妙层所具有的深刻内涵。《周易》卦象是一种直观的卦画,这种直观的卦画可以视为各式各样的能量图谱,它们蕴含丰富的天地人生信息;对卦象内外卦进行分析,并对分布于卦象不同时位上的阴阳爻进行分析,能揭示出卦象所具有的丰厚意涵。同时,对卦象的理解、领会与分析,也可以促使我们深入探究天地人生奥妙。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易经》索源、孔子设卦以及《易经》预测的科学性等几个方面论述中国古代经典《易经》中的预测理论,认为《周易》的预测是建立在对事物的原始要终、消息变化的探究之上。  相似文献   

18.
这一天,朱子与学生谈《易经》中的“咸卦”,“咸”是“感”的意思,“咸卦”是讲“交相感应”的道理。课堂记录见于《朱子语类》卷七十二。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易经》索源、孔子设卦以及《易经》预测的科学性等几个方面论述中国古代经典《易经》中的预测理论,认为《周易》的预测是建立在对事物的原始要终、消息变化的探究之上。  相似文献   

20.
论《周易》哲学对刘熙载美学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易经》由卦象和卦辞、爻辞构成,大约成书于西周前期。《易传》系儒家学者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十篇,统称《十翼》,为战国或秦汉之际的作品。《易传》扬弃了《易经》宗教巫术的内容,同时又利用了它的形式,以易象概括说明宇宙模式,以太极阴阳说模拟阐述宇宙的生成嬗变,形成了自己的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结合的哲学思想体系。它在两千多年中保持了自己的生命力,其意义已超出了一般卜筮之书,对后来中国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我们可以把它视为中国思想和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