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张小军 《课外阅读》2010,(11):176-176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有关对联知识。 2.掌握对联特点,基本能够对对联。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一导入师:明朝顾宪成曾经在东林书院题有一副对联,知道是一副什么对联吗?(出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师:读了这副对联,你有什么启发呢?(师生交流)师:古人尚且如此关心国家大事,作为21世纪的小主人,怎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呢?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初高中课本中,有这样三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邓拓《事事关心》)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这三副对联被编成了1991年的高考试题:一是考引用这些对联的课文作者,二是判别上述对联在文中的用意。这是对联首次作为考试的内容。如果说,1991年高考考三副对联重在记忆与语言文字理解运用,那么,1992年的两份高考卷的两道题目.就包含了更为广博的知识,没有一定知识…  相似文献   

4.
数字对联     
古时曾有人在家门口贴了一副与众不同的对联:上联:二二三三四四五下联:六六七七八八九横批是:二四七三这是一副特殊的对联,它是由数字组成的,而且是一副隐字联,上联缺“一”、下联少“十”,利用数字谐音连起来是“缺衣少食”,而横批则是:“儿(2)死(4)妻(7)散(3)”.原来这户人家在利用数字对联向人们诉说社会的黑暗呢?数字对联@苏新民  相似文献   

5.
课题项目 对联创作中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 教学目标 1、专业能力 (1)懂得对联创作的修辞手法及基本知识。 (2)学会使用对联创作中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6.
黄济 《中国教师》2008,(13):30-32
一、楹联选介 楹联:也称对联,俗称对子。它是由诗、词演化二来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块瑰宝。楹联(下面称为对联)的基本要求是:两联相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当,平仄相应。  相似文献   

7.
对联(又被称作楹联)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作品浩如烟海。然而,这一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因历来被视为“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而未见载于文学史,现代连中学语文教科书也没有它的一席之地。大量对联文献长期被冷落。可喜的是,对联已进入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中国历史》教材。在二、三、四册教材中,十几条对联文献资料的引用,令人耳目一新。一、对联文献是知识教学的“催化剂”对联文献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和记忆。在讲到《马关条约》的时候,笔者就曾使用这样一副对联:“内无相…  相似文献   

8.
[填对联]下面是古今名人为明志自勉而写的读书联,请你将所列出的数同(或其代词)恰当地填入每到对联中。(半、一、三、五、十、十三、甘一、万)1.斗酒纵观_史,炉香静对经。(史可法)2身无_亩心忧天下,读破_卷神交古人。(左宗棠)3愿乘风破_里浪,甘面壁读_年书。(孙中山)4.贵有恒,何必_更起_更民;最无益,只怕_日曝_日寒。(毛泽东)5板凳要坐_年冷,文章不写_句空。(范文澜)【改诗]林则徐的女婿沈读贞年轻时自以为很有才华,显得有点傲气。一次,他写了两句咏月的诗: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c写完,便…  相似文献   

9.
6.对联欣赏     
6.对联欣赏何伟,温中元(景德镇市教科所/)[活动要求〕使学生在欣赏中体会对联的妙趣和作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学习对联的兴趣。{活动准备〕1.书写对联卡片若干则,小鼓一个。2.学生收集春联若干对。[活动过程]一、揭示活动内容各活动规则同学们都...  相似文献   

10.
天气大寒,霜降屋搪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这副对联由四个节气大寒、霜降、小雪、清明和两个节日端午、重阳组成。一寒一暖,形象分明,谈天说地,意境优美。)  相似文献   

11.
设计背景1.面向群体:学生2.学科:传统文化3.课时:l课时4.年级:五年级5.课前准备:幼儿搜集春联,教师制作课件(对联的由来、发展,对联的故事,对联的妙对等)。课堂目标I.知识与能力:通过搜集对联,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知道对联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2.
谈读书的对联 邓拓以知识广博著称,在他的《燕山夜话》中,就有许多提倡读书的文章,其中一篇《有书赶快读》,提到清代的一位著名学者包世臣,说“他曾经写过许多对联,一直流传至今。其中有一副对联,我忘了他写的上联,只记得下联是‘补读平生未见书’,这一句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包世臣(1775~1855)字慎伯,是清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安徽泾县人。这副对联的上联我也记不起了,只记得他写的另一副对联,也是关于读书的,联云:  相似文献   

13.
梁敏 《学周刊C版》2011,(12):155-156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3.感受毛泽东凡人的真挚情感和伟人的博大胸怀。 【教学过程】 一、对联引入,激情释题1.在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有这样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幻灯1)  相似文献   

14.
顶真,也称“顶针”、“联珠”、“蝉联”,是对联的一种修辞手法。其特点是用联语中前一句的末字(词)作为后一句的起字(词),句子首尾相连,上递下接,环环紧扣,一气呵成,读来令人拍手叫绝。  相似文献   

15.
[教学片断](大屏幕上以对联的形式一个词一个词一一对应呈现《绝句》这首诗,直到诗歌完整呈现为止。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此诗由两副对联构成,进而回忆曾经学过的对联。)  相似文献   

16.
“对联”亦称“楹联”(楹,yng,厅堂的前柱,对联悬挂于上,故称)。俗称“对子”。“对联”由两句对应的语句组成。上句称“上联”,下旬称“下联”。上下联语义相关,字数相等,句式相同,而字音则平仄相对。“对联”语义完整,以对称、凝练和韵律取胜,充分表现汉字“音、形、义”兼具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不  相似文献   

17.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在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和多元化评价手段下,历史教师应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此,笔者将对联引入到历史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动脑筋,创新思维,用对联的形式展示历史人物的魅力、体现历史事件的真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对联又叫楹联(楹即柱子)或楹帖,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特有的语言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为我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把对联引入历史活动课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粉丝”变成了“粉头”:杭州古街上卖起了“仁(虾仁)肉包子”;天津某高楼曾取名为“塔玛地(他妈的)”;“很黄很暴力,很傻很天真”成为风行一时的流行语:对联不分平仄,甚至搞不清上下联差别;成语被新闻媒体和广告商随意篡改。只求标新立异……在中国.汉语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危机,语言文字的使用陷入混乱.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大都采用了编拟对联(主要是春联)的考查方式。对联这一语言表达形式可谓雅俗共赏,能较好考查高考考点中规定的修辞能力和仿用句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分省命题的创新题中方便表现地域特色。因此,尽管对联作为高考题型早已出现,但仍然不失为一种较好地真实显现学生语言运用水平的考查方式。下面本文在有关对联的答题方面给同学们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20.
谐趣园     
杨万翔 《老年教育》2007,(11):38-39
蒲松龄巧对二进士,成语新解(一),有趣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诗,秀才看对联,里根的幽默。[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