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动目的: 1.学习诗歌《动物的伞》,理解诗歌内容,并能有表情地朗诵。2.引导幼儿学习以排比的方式仿编、续编诗歌。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实物伞一把,下雨的背景图一幅。2.贴绒教具:小鸟、青蛙、蚂蚁、蝴蝶、小鸡、小兔以及乌云、大树、蘑菇、荷叶等。活动过程:1.出示实物伞,导入课题。①这是什么?做什么用的?②下雨的时候,我们常常用伞来避雨。那么小动物们会用什么当伞呢?2.边出示贴绒教具,边用生动的语言把幼儿带人诗的意境中,引导幼儿想象。  相似文献   

2.
情况分析: 我班幼儿大部分住在学校附近,每当下雨的时候,他们就自己撑把小伞到幼儿园来。个别幼儿虽有家长撑着大伞护送,但他们还是要自己撑把小伞在雨里走一走。那些坐爸妈自行车来的孩子看到别人有把小花伞羡慕极了,会向同伴借来玩一会儿。为什么他们喜欢伞呢?一是伞上有漂亮的图案,二是伞可以开合。但在使用伞的时候,有的孩子能自己撑、落,有的只会撑,不敢落,怕夹着手,还有的孩子不愿把自己的伞借给别人等等。我想,孩子喜欢伞,就应该学会使用伞和通过伞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行为。因此我选择了认识伞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荷叶的四季     
那是一片荷叶,迎着柔和的春风,翩翩起舞.荷叶像什么?像一把翠绿的小伞.是蜗牛的伞吗?不,蜗牛的伞是可爱的三叶草.是蚯蚓的伞吗?不,蚯蚓的伞是松软的泥土.那,荷叶是谁的伞呢?荷叶是蝌蚪的伞,是蝌蚪躲雨的伞,是蝌蚪乘凉的伞.  相似文献   

4.
活动一目的:1.引导幼儿对画面作有序的观察,初步理解画面的意义。2.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准备:《彩图婴儿故事100集》人手一本。过程:1.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书中的故事《大鳄鱼》。听了这个故事的题目,你是怎么想的?2.引导幼儿带着问题逐页翻阅图书,想一想故事里讲了什么。3.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相似文献   

5.
目的:1.观察主要角色的动作、神态变化,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2.能用语言讲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准备:小图书人手一本,大图书一本。过程:一、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1.今天,老师要请你们看故  相似文献   

6.
《幼儿教育》2012,(Z1):47
目标:1.仔细观察故事角色所用雨伞的相同点,愿意表述自己的发现。2.感受雨天带来的乐趣。准备:PPT(演示文稿),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小图书。过程:一、产生兴趣1.播放课件(下雨的画面,小正撑着一把伞),导入课题。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师(小结):原来天正滴答滴答地下着雨。小正撑着妈妈给他新买的伞在院子里玩。  相似文献   

7.
一、常识课上让幼儿了解伞的结构、形状、色彩以及常见的伞的种类,教给幼儿正确撑伞、收伞的方法。二、美工课让幼儿画伞,用颜色、线条装饰伞面,让幼儿先按自己的意愿画伞。教师作一些提示,但不示范。画的过程中,启发幼儿观察讨论,发挥想像,大胆作画。再供给幼儿彩色蜡光纸,学折小伞。随后,  相似文献   

8.
最近,班上出现了图书被撕毁的现象,于是,我组织了情境教学《小图书哭了》的教育活动,并与幼儿开展了讨论。“小图书为什么会哭?”“小朋友不爱护。”“为什么小朋友不爱护小图书呢?”“因为小朋友不爱看这本书。”“小朋友年纪小,不懂得要爱护。”老师这才了解到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原来他们对图书也有喜欢与不喜欢之分。老师提出“对不爱看的书该怎么办?”让幼儿讨论。回答有三:给别人看;交给老师;放回原来的地方再重拿一本。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第三种方法最好,同时明确对不爱看的书也要爱护。老师继续启发幼儿讨论“对爱看的书又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人物的情感。2.让幼儿体验故事所表现的积极欢快的情绪和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知道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幻灯片一套,活动的大象。小动物、小伞等。2与班上人数相等的头饰、实物小花伞等。活动过程活动一:学习作品教师放幻灯配合故事教学。幼儿欣赏故事后,教师可通过以下问题,帮助幼儿从文学的角度分析作品,了解放事发展的线索及人物的性格特征。建议提出以下问题:1.故事中有谁?2大象为什么不喜欢下雨天?3.小动物看到大象后都干了什么?4…  相似文献   

10.
目的:1.教幼儿学习使用反义词。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玩法:1.告诉幼儿什么叫反义词,并罗列常用的反义词。如大小、长短、厚薄、上下、胖瘦、粗细、重轻、高低、快慢、远近、明暗等。2.幼儿围坐成圆圈,老师拿一只排球站在圆圈中间,轮流将球抛给幼儿。抛球时老师说一个词如“大的”,幼儿抛还给老师时说“小的”。抛球时老师说“高的”,幼儿抛还时就说“低的”,以此类推。如幼儿说不出或说错,老师要及时纠正并让该幼儿重复一次。  相似文献   

11.
脑筋急转弯     
《小读者》2004,(9)
1.谁天天去看病?2.什么照片看不出照的是谁?3.什么布剪不断?4.在一次考试中,一对同桌交了一模一样的考卷,但老师认为他们肯定没有做弊,这是为什么?5.为什么有家医院从不给人看病?6.小王一边刷牙,一边悠闲地吹着口哨,他是怎么做到的?7.书店买不到的书是什么书?8.什么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9.什么门永远关不上?10.什么酒价格最贵?11.黑人为什么喜欢吃白色巧克力?12.什么车子寸步难行?13.什么人始终不敢洗澡?14.三人共撑一把小伞在街上走,却没有淋湿,为什么?15.请你解释:悲剧和喜剧有什么联系?16.世界上哪儿的海不产鱼?17.有一个人到国外去,为什…  相似文献   

12.
活动目的:时幼儿进行爱国旗、爱祖国教育;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活动准备:国旗一面,幼儿作画工具一套,活动前已认识过国旗。活动过程: 1.通过对国旗的再认识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老师手上举的是什么? 幼:是国旗。师:国旗是什么颜色的?国旗上还有什么? 幼:国旗是红色的,上面有五颗黄色的五角星,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曾过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幼儿常常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对它们特别敏感,总是向老师问这问那:这是什么呀?那是什么呀?为什么?如果教师引导得好,就会化作幼儿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关键在于老师怎样对待幼儿一个个天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f(3自乏1 ei丝业il旦旦选鱼互里里丝5…蜒丝呈些纠亘些里鱼i尹一、了~、1 .2 7 65一水烟花含桃柳砰f一~一)l丝丝5丝}1.绵绵春雨2.蒙蒙秋雨 一户一一~一~、、i厂飞~}一.f、,旦些旦通里些}鲤5·5’}些些1些}5 一不于、一,·Z二通兰卫旦通』兰里}呈1·1气些通里}.13.河边撑起小路边走过小伞上伞外雨点雨珠弹小曲,滚彩球,下心儿听下脚印连弦。片。情成伞伞伞伞花花遍二亘二{二:丛丝业,}p沪产一~、2 2 0 1 23 尹尸~~一.、、5 5 6 5 32 _了、!乙厂、旦止通旦二旦1旦}2了!2-伞伞风里雾里雨里沙沙雨里轻轻摇,转,江南一把小花江南一顶小花mf_.了、}…  相似文献   

15.
2.反复领悟和实践 美丽的春天来到了,我们幼儿园的课程中安排了许多让幼儿主动活动的内容,例如:观察、种植、饲养、春游、远足等等。有一周的星期五是大班幼儿远足活动的时间,星期三我有事到了大×班,与幼儿交谈时,我顺便问他们为远足做了哪些准备?几个幼儿茫然地说:“什么时间去远足?”“我们不知道呀!”“准备什么?”我就问班上老师,谁知这位老教师振振有辞地说:“后天才远  相似文献   

16.
立立和伞⑦     
来自无锡市粮食幼儿园小班的刘婧小朋友想到了用伞作帆的新点子,聪明的小朋友,想想看,小伞还有哪些用途,立立和伞又会发生什么故事。下一期小作家会是谁呢?我们等待着小朋友们寄来续编的新故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教育幼儿爱护玩具、珍惜玩具,知道使用玩具的正确方法。准备:1.布娃娃、羽毛球拍、积木、玩具小汽车及图书若干。2.用损坏的玩具、图书等布置成“玩具医院”。3.纸、剪刀、胶布、胶水等。过程:(一)组织幼儿玩新玩具。1.出示新玩具,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2.教师特意与个别不爱护玩具的幼儿一起玩。3.活动后谈话:你们喜欢这些玩具吗?为什么?有一个地方的玩具  相似文献   

18.
一天,幼儿园中班正在区域活动,一幼儿跑来对他们年轻的老师说:“老师, 我想画画。”老师说:“画去吧。”“画什么呢?”幼儿自言自语又好象是在问老师。老师说:“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话正好让园长听见了,园长狠狠地批评了这位老师:“你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呢?”年轻老师感到很茫然,“我怎么不负责任?”一上午,这位年轻教师都因此而闷闷不乐。一会儿,那位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欣喜地跑到老师跟前说:“老师,你看我画的好吗?”老师看后故意问幼儿说:“小猪钓鱼? 故事里明明是小猫钓鱼你怎么画的是小猪  相似文献   

19.
一天,幼儿园中班正在区域活动,一幼儿跑来对他们年轻的老师说:“老师, 我想画画。”老师说:“画去吧。”“画什么呢?”幼儿自言自语又好象是在问老师。老师说:“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话正好让园长听见了,园长狠狠地批评了这位老师:“你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呢?”年轻老师感到很茫然,“我怎么不负责任?”一上午,这位年轻教师都因此而闷闷不乐。一会儿,那位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欣喜地跑到老师跟前说:“老师,你看我画的好吗?”老师看后故意问幼儿说:“小猪钓鱼? 故事里明明是小猫钓鱼你怎么画的是小猪  相似文献   

20.
目的:1.引导幼儿在理解图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排列图片。2.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排图讲述能力。准备:大图片一套,幼儿用的小图片人手一套。过程:一、引起幼儿的注意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想一想,排一排图片,好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