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黑洞是宇宙中谜一样的天体.它的谜主要集中在其中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奇点上.按照传统的看法,奇点是体积为零、密度无穷大的点,一切物理定律在那里统统失效,因此奇点物质的组成是我们永远也无法获知的. 但是上世纪末,粒子物理学上兴起一种叫圈量子的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时间和空间不是无限可分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最小单位.空间的最小单位是普朗克体积,1普朗克体积约为10-99立方厘米.把该理论应用于黑洞,那么奇点的体积再小也不能小于1个普朗克体积.但至于在这么小的尺度,物质以什么形式存在,这个理论同样无法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2.
文冠一 《科学中国人》1997,(4):52-53,49
一 什么是悖论? 悖论是一种逻辑矛盾,即由命题的真可以推出命题的假,再由它的假,又可以推出它的真。 在哲学上我们认为空间是无限的。但在“兔子和乌龟”的赛跑中,却正是由于“无限”而导致了“兔子和乌龟”悖论。在一次赛跑比赛中,乌龟开始领先跑,但兔子  相似文献   

3.
我认为,相对论中否定的超光速现象其实是存在的,在黑洞里,准确地说,当物体受到黑洞的引力下落到无限红移面以内,这个物体下落的速度将超过光速。黑洞的最外层是无限红移面,就是光子无法逃脱的界限。如果有一束光从这里出发,对于外部观察者来说,这束光将无限红移,也就是看不见了  相似文献   

4.
宇宙的含义简单地说,宇宙是由各种形态的天体物质组成,有“有限”和“无限”之说。宇宙有限,依据是一种“宇宙大爆炸”的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所以是有限的;宇宙无限,依据的是一种哲学观,它告诉我们:天外有天,宇宙之大是难以穷尽的。这种哲学观对“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质问常常让人哑口无言——如果宇宙是有限的,那么宇宙之外是什么?由于人们对宇宙认识的局限,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已延续了几个世纪,看来还会继续下去。在我国古代,人们把空间称为“宇”,把时间称为“宙”,即所谓“上下左右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一般来说,我…  相似文献   

5.
华定谟 《今日科苑》2009,(11):68-7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绝对的总的宇宙是无限的,它没有中心边缘和起始终结;相对的分的宇宙是有限的,它有中心边缘和起始终结。 今天科学认识到的宇宙是以地球为中心,半径140亿光年的天体,年龄无法确定。但是“宇爆说”却说这个宇宙是由“大爆炸”产生的,年龄是137亿年。如果“宇爆说”成立,就必然要有在负3亿年中走140亿光年的速度。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文化》2009,(9):16-17
大约在上世纪的中叶,国际七知名的海洋科研机构、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地质学家霍利斯特,在分析大洋底岩心时发现海底有波状结构,海底地形叉被冲刷成大片光秃秃的岩石和沟壑。而这种现象表明,只有被快速运动着的水流冲击后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其他则无法讲通。于是,他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说”:大洋海底存在着海底风暴。这个“假说”于1963年在美国旧金山一次学术会议上正式提出。在当时科技水平尚处低下的年代里,“海底风暴”之说被一些人认为几近荒唐可笑。“假说”最终在一片指责声中收场,虽然霍利斯特先生对自己的观点坚信不疑。  相似文献   

7.
2 关于信息产业 2.1 乌家培批评我“不同意广义信息的说法”,认为我说他把“所有的物质商品”都说成是“信息商品”的推论是“多么可笑”,“否认信息有载体和两者不可分的事实”是“何等荒诞。”这种说法不仅不符合事实,而且偷换了论题。我从来没有“不同意广义信息的说法”,也从来没有“否认信息有载体和两者不可分的基本事实”,乌家培在我的答辩中,找不到任何证明这种指责的证据。事实是,我是在讨论“物质商品究竟是不是信息商品”这个问题时,才不同意把广义信息作为界定信息商品范围的;也是在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下,才提出不应该把有物质载体的信息商品与含有信息的物质商品混为一谈。从广义信息说,一切为人类感官  相似文献   

8.
在很多重大比赛上,都会出现这样令人唏嘘不已的场景:一个颇有天赋的运动员或团队,在有很大胜算的情况下却发挥失常,错失冠军奖杯。在心理学上,运动员这种关键时刻“掉链子”的行为被称作“阻塞现象”(choking)。这个名称的本意是“窒息”或“哽咽”,这也是一个颇为形象的比喻:人的运动能力在胜利在望时也会像激动的人一样因为“哽咽”,而无法自然地发挥出来。虽然这种现象是人之常情,但却有可能对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造成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陶允 《预测》1984,(Z1)
人才预测是使用的前提,人才预测不准,必然使用不当。过去有的由于忽视人才使用预测,往往带来不良后果。在使用之前,认为条件具备,符合要求,使用合适。但走上新的岗位,尤其担任领导职务,却不能扬其所长,去其所短,无法施展才能。加上“终身制”的影响,干部只能上,不能下;只能进,不能出,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阻碍党的工作开展,影响经济建设任务的完成。有的虽经主观努力,欲尽其能,由于某一方面条件限制,也无能为力,力不从心,无法摆脱困境。如果对一个干部作全面了解、预测准确,使用恰当,能尽其才,在新的岗位上就可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十几年前,我在一家小公司打工。办公室只有两个人。老板学过数学。有一天他跟我谈起无限,说是费了很大的力也弄不清楚。某一天,他吸了毒,就突然明白了无限。他说,那时无限就在他手中,任他尽情地摆弄。我自己对无限也是充满了敬意,甚至认为西方对无限的处理是与我们文化的分水岭。咱们对无限的描述也就是“万”:普适的Gravity被称作“万有引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发展生产力既要依靠自然科学,也要依靠软科学。已往的生产力“二要素说”和“三要素说”均未能正确反映现代生产力结构。现代生产力是一个由六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可分成软件与硬件两大部分。软科学在生产力发展中大有作为,从宏观上主导着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们所在银河系最近的“邻居”——仙女座星系,其大小超出了人们的预想。早先天文学家估计它的直径不过7万至8万光年,如今,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认为它的直径应为20万光年,比我们的银河系还要大。这个天文学家小组用设在夏威夷的科克天文望远镜,观察了仙女座星系外一个螺旋状星云中大约5000颗恒星的运动后发现,这些恒星就像仙女座星系的组成部分一样,都在有规律地旋转,而如果恒星属于一个较“独立”的星云,其运动应该是较随机的。因此他们认为,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一星云从属于仙女座星系。如果加上这一螺旋状的星云,仙女座星系的直径应为20万…  相似文献   

13.
宇宙到底是有限还是无限呢?自古众说纷纭,我认为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结果,就好比一个实数“1”,它是由三个0.3……相加而得的,而0.3……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它们相加却能得到一个数位有限的“1”。  相似文献   

14.
高宏亮 《科教文汇》2008,(14):170-170
马尔库塞认为,妇女解放运动应当超越在现存压抑社会内争取平等权利的层面,否则就极可能落入单向度社会的陷阱成为维护现存社会的因素,构建“非压抑性现实原则”来变革现存社会才是妇女解放运动的最重要的目的。本文试着对马尔库塞单向度社会中的女权主义观作一个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5.
《金秋科苑》2013,(2):8-8
“《自然》杂志刊登的论文80%是没用的。在高水平杂志上发表多少论文,并不能代表一个医生的水平。”去年年末,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举办的“院士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醒,一家高级医院的医生,最大的本事是预防疾病。他指出,大型三甲医院扩建的主要目的不应该是扩大病床或者扩大对常见病的接诊数量,而是应发挥科研、基层培训和治疗疑难杂症等三方面的引领作用。钟南山在论坛中作了题为《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报告。他认为,如果一个医学研究只停留在论文上,根本不算创新,因为创新跟发现、发明是两回事。“一个发明或发现必须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叫创新。”“对于一个医生,并不是说在高水平的杂志上发表多少文章就算他水平高,这并不是唯一的标准。”他说,只有当一个医生的研究成果付诸于临床,起到了很好的诊断效益,这才很了不起,才是很大的创举。  相似文献   

16.
两名美国数学家最近在上发表了一个新的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认为宇宙产生于黑洞内部的大爆炸。宇宙学上标准的大爆炸模型是说宇宙诞生于13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自那时起,这个包含着无限的物质具有无限范围的宇宙就一直在全方位地膨胀。而在新的数学模型中,宇宙大爆炸是在已存在的空间内的某一黑洞中实际发生的爆炸。爆炸的冲击波向无限的空间膨胀,而留下有限的物质,即所谓的白洞。与不断吸进物质的黑洞相反,白洞会抛出物质。坦普尔说,最终,宇宙像超新星一样从黑洞中产生出来,但规模十分巨大。超出黑洞以外的宇宙和冲击波将存在于我们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1781年康德在完成了《纯粹理发批判》之后,写了这本书的一个“普及本”:《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开宗明义,他提出了“像形而上学这种东西究竟是不是可能的问题”——当然,其时“形而上学”(metaphysics)还不是辩证法的相对概念。他问:“如果它是科学,为什么它不能像其他科学一样得到普遍、持久的承认?如果它不是科学,为什么它竟能继续不断地以科学自封,并且使人类理智寄以无限希望而始终没有得到满足?不管是证明我们自己的有知也罢,或者无知也罢,我们必须一劳永逸地弄清这一科学的性质,因为我们再也不能更久地停留在目前这种状况上了。  相似文献   

18.
《科学生活》2011,(10):24-25
这些孩子总是沉浸在自我的空间里,就像天空中闪烁的星星一样,无法与现实世界交流、沟通,有人说他们是“星星的孩子”,是一不小心才掉入人间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信息》2011,(1):10-10
化学反应是由分子轨道中价电子的动态触发的。这些运动一般在”亚飞秒”尺度上进行,此前一直无法进行实时观测.但现在”阿秒”(1阿秒等于10-18秒)光谱学的发展使得对电子从一个量子态到另一个量子态的跃迁进行跟踪成为可能。目前,该技术已被延伸到能够对氪离子的价电子(即“成键电子”)层中“电子波包”的超快(“亚飞秒“级)运动进行跟踪。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一个号称“明代郑和用过的明永乐青花热水瓶”因出现在央视《寻宝——走进晋江》节目上而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一时的“奇谈趣闻”。节目上,鉴定专家们直率地调侃说:“如果郑和地下有知,肯定打喷嚏”;这是“对中国历史和中国陶瓷史全方位的突破,太有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