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路翎与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两位不同时空中的作家是有着某种精神上的内在关联的,以至在他们笔下的人物都是非常相像。在《财主底儿女们》与《罪与罚》中",疯狂"无疑是贯穿于其中的主旋律,本文将针对两部作品中"疯狂"的主旋律进行分析,来深入感悟两位作者之间那种强烈的精神共鸣。  相似文献   

2.
"刺绣"和"做鞋"本是中国古代女子施展女性存在的独属女工之一,而在现当代作家的笔下它们褪去了本真的字面意义,具有了隐喻、象征的意味。在《绣枕》和《鞋》文本中,两位作者通过女主人公绣枕和做鞋这两个实际事件,来隐喻女性对爱情的追寻,象征女性命运的渺茫。小说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调来表达对女性情感世界的观照,同时也用不同的创作情感来解构女性爱情在理想世界的美好。  相似文献   

3.
李跃 《文教资料》2013,(5):15-17
英国作家E·M·福斯特的两部小说《霍华德别业》和《印度之行》,在主题创作上体现出共同性和延续性。这两部小说分别以英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为背景,阐述了作家所推崇的"只有联结起来"的小说创作主题,而"婚姻"则毫无例外地成为作家努力达成"联结"的纽带。但是,无论是在《霍华德别业》,抑或是在《印度之行》中,"婚姻"并没有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小说主人公最终都不同程度地走向分离。作者通过比较两部小说中以"婚姻"为纽带的"联结"主题,分析"联结"的艰难过程和失败原因,指出福斯特"联结"思想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看《花城》     
新年伊始,不少著名作家都推出了新长篇,如阿来的《空山2》、池莉的《所以》、张炜的《刺猬歌》、李佩甫的《等等灵魂》等。然而,除了阿来的新作依然保持着《空山》系列的气韵,其余的都令人失望,或大失水准,或顺着以往的衰落轨迹继续下滑。倒是两位较年轻作家的长篇颇有可观处,盛可以的《道德颂》感情丰沛,刁斗的《代号:SBS》寓意精微,虽有缺点,但中气十足。更新锐作家的几个中篇也有出彩处,王维廉《非法入住》以实写虚的功夫、晓航《论我们灿烂的生活》与当下都市生活对接的能力、王松《守夜人的阳光》沉稳的叙述功力,都可圈点。"80后"两位作家也令人欣喜,笛安的《莉莉》以童话的方式写成长经历,张静的《珍珠》以荒诞的笔法写现代体验,感受真切,有新异之感。此外,迟子建的《福翩翩》、张惠雯的《如火的八月》都写贫贱生活的爱欲亲情,前者写老夫妻的温暖,后者写小儿女的绝望,都能动人。  相似文献   

5.
张瑞 《宜春师专学报》2014,(4):116-118,130
作为二十世纪重要的女性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和张爱玲都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在她们的作品里,她们用女性作家敏感细腻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也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纵使两位女作家一中一西,但是她们在主题探讨中都涉及了女性生存悖论以及人类普世的孤独和哀凉.与此同时,她们在写作手法也有一致的地方.在各自的主要作品《金色眼睛的映像》和《金锁记》中,两位作者都使用了哥特式的小说手法,文本在不同程度上都阴森恐怖,让读者不寒而栗,却又引人深思.本文旨在对《金色眼睛的映像》和《金锁记》中的哥特艺术手法进行解析和对比,以期能更好的理解两位女性作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李晓乒 《文教资料》2014,(31):72-74
张爱玲与艾米丽·勃朗特作品中都展现了独特的母亲形象。在《呼啸山庄》和《金锁记》中,发现两位作家均以其特有的方式塑造了恶母形象。两位女作家因为生平遭际,以两种不同的方式传递了她们对母亲所怀有的和而不同的情愫。  相似文献   

7.
台湾作家李昂的小说《杀夫》,中可看出《祝福》的影子,两部小说都客观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并且借助书中人物的命运对当时罪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有血有泪的控诉。纵观这两部小说,从两位作家的生活经历,反映的反封建主题和关注女性命运两个方面,对其逐一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爱情是不分国界的,许多国家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不乏相通、相似之处。中韩两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通过以中国作家萧红的《小城三月》和韩国作家朱耀燮的《厢房客人和妈妈》为研究对象,比较两部小说的爱情悲剧中女性人物的命运,联系两位作者的个人经历和两国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分析两部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命运并带给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9.
新年伊始,不少著名作家都推出了新长篇,如阿来的《空山2》、池莉的《所以》、张炜的《刺猬歌》、李佩甫的《等等灵魂》等。然而,除了阿来的新作依然保持着《空山》系列的气韵,其余的都令人失望,或大失水准,或顺着以往的衰落轨迹继续下滑。倒是两位较年轻作家的长篇颇有可观处,盛可以的《道德颂》感情丰沛,刁斗的《代号:SBS》寓意精微,虽有缺点,但中气十足。更新锐作家的几个中篇也有出彩处,王维廉《非法入住》以实写虚的功夫、晓航《论我们灿烂的生活》与当下都市生活对接的能力、王松《守夜人的阳光》沉稳的叙述功力,都可圈点。"80后"两位作家也令人欣喜,笛安的《莉莉》以童话的方式写成长经历,张静的《珍珠》以荒诞的笔法写现代体验,感受真切,有新异之感。此外,迟子建的《福翩翩》、张惠雯的《如火的八月》都写贫贱生活的爱欲亲情,前者写老夫妻的温暖,后者写小儿女的绝望,都能动人。  相似文献   

10.
路遥是一位有良知的作家 ,也是一位超前意识的作家。《人生》是他的杰作。高加林则是作者献给当代青年的一面镜子 ;城乡在 ,他在。  相似文献   

11.
《周易》与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两颗璀璨的明珠,是华夏先民以"天人合一"整体思维模式创造出来的优秀文明。早期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典籍中只有零星的记载,明代的医家张景岳明确提出了《易》、医关系的问题,主张"《易》、医同源论",认为《易》、医同源于一个共同的阴阳变化之理。但因其过于重视两者理上的共性,忽略了两者理上的特殊性,他确立的偏重"温补"的治疗理论其过失也是显然的。  相似文献   

12.
鸳鸯蝴蝶派针对新文学的批判与指认,做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与自我认同策略,由此与新文学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关系格局。鸳鸯蝴蝶派一方面通过群体意识的建立,以社团、杂志聚集同志,致力于自身经典化、合法化叙述的建构;同时也试图以模糊新/旧、雅/俗来解构新文学的等级划分,这种模仿新文学的策略,对于拓展其生存空间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此外,新文学对鸳鸯蝴蝶派由初期的断然拒绝到后来的部分接纳,鸳鸯蝴蝶派对被新文学肯定的感激涕零,体现了二者之间复杂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3.
西套蒙古,亦称阿拉善蒙古,实为被噶尔丹击败逃至西套地区的厄鲁特蒙古。他们被夹于清朝与准噶尔两大势力之间,处境窘迫。清廷认为西套蒙古是噶尔丹部属,应由噶尔丹收归,并就此与噶尔丹长期交涉,成为双方关系的一个焦点。由于清朝政府对西套蒙古的战略地位缺乏足够认识,致使西套蒙古投附清朝经历了异常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认知隐喻研究方面,人们普遍接受的是Lakoff和Johnson对隐喻的分类,即把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很多学者对这三种隐喻作了大量的研究,但却没有对它们之间的联系做过讨论。以这三种隐喻分类为基准,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这三种隐喻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具有交叉重合性。  相似文献   

15.
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对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表明 ,人均受教育年限与经济发展高度相关 ,并且两者的协调性略有提高 ;相关分析还表明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增长率远远低于经济增长率 ,且两者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对各级教育的人口比例与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GDP)的相关分析发现 ,经济发展水平与各级教育人口数量显著相关 ,并且经济增长与各级受教育人口增长密切相关 ,但是各级受教育人口的增长率远远低于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16.
郭嵩焘和左宗棠都是近代中国史上的风云人物,二者的关系随着时局的发展由“至交”而至“绝交”。这种变化是由二人对职责的亲力亲为、派系之争以及二人的个性不同和时局的合力的结果。晚年二人在外交上的分歧,是二人外交思想的异同所决定的。二者关系的演变也是中国近代时局的一个剪影。  相似文献   

17.
古今字和通假字是传统训诂学上两个术语,在现代的古书注释工作中常常出现古今字与通假字不分的现象。本文试图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二者的异同以区别之。  相似文献   

18.
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抓住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关键,不断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并辅之以必要的批评教育手段,抓住学生的心,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心育人,工作中不断健全组织机构和完善管理制度,使学生在正确的管理和规范下,防患于未然,在大学校园里学好专业,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为日后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孟子之"仁"与康德之"至善"在存在差异的同时也有共通之处,两者都基于"先验的性善论",同把人看作是目的,这种完满的道德境界的达到同被视作是一个过程。通过对"仁"和"至善"在人的工具性、过程性等方面的比较,以期能够更准确的把握这两种道德理想境界的同与异,希望借此为两种理论打开一扇"理解与对话之窗"。  相似文献   

20.
类比法与归谬法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逻辑推理方法。它们之间在构成的心理基础、客观依据以及论证模式、借助手法等方面相同;在建构方法的复杂程度、语用效果、语用策略、语用风格等方面有区别。区分类比法与归谬法的同异,目的在于在论证中更好地运用这两种方法,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