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柴油机尾气的主要成分和生成机理,简单介绍了柴油机机前预处理和机内净化措施,重点对柴油机PM和NOx排放后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控制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工程,以改进柴油机设计技术为核心,与燃料成分和排气后处理系统相结合将是未来降低排放研究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柴油机排气后处理装置的特点与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介绍了选择催化还原技术(SCR)的机理、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以及为实现欧IV排放标准,采用SCR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3.
2015年非道路柴油机面临全面排放升级,在2014年,国家环保部正式发布《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该标准规定自2015年10月1日起,所有制造和销售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其排气污染物排放必须符合本标准要求。因此,需要对目前非道路国二阶段的柴油机进行排放升级,满足国家排放法规的要求。目前农机市场正在逐步向大马力发展,对于120马力至140马力的四缸柴油机,多家A类主机厂提出了配套要求。为此,在国二平台基础上开发LR4M5LU-U3电控柴油机。该产品采用了电控冷却EGR技术、电控单体泵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有效降低发动机NOx的排放,同时改善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采用增压中冷的进气方式,保证合理的空燃比,使燃烧充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柴油机颗粒排放的危害,论述了为达到排放标准,目前在柴油机前处理、机内控制和排放后处理等方面采取的控制技术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王学智 《青海科技》2003,10(2):39-40
介绍了柴油机排放物生成机理以及高原环境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提出了改善高原地区柴油机排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9)
船舶柴油机一般只有40%~55%的热量转化成有效功,其余45%~60%的热量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损失。船舶柴油机的余热主要包括柴油机排气余热和柴油机冷却水余热。本文主要探讨了采用超低温排烟余热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组成余热利用系统,对柴油机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以提高柴油机总体热效率,减少船舶排放。  相似文献   

7.
伴随能源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汽车排放控制法规也逐渐指标化,如何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现阶段对发动机研究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目前,汽车燃油的经济性已成为相关企业开发的侧重点,不但需要排量低且省油的车型,汽车柴油化更是被许多企业所重视。近年来很多企业都推出了柴油发动机车型,众所周知车用柴油机的CO与未燃CH排放量较之汽油机要低很多,而且NO的排放量较之汽油机也要少很多,但微粒及碳烟的排放量较之汽油机要高,因此会对人的健康及环境产生影响。近年来相关学者将研究侧重点放在排气后处理的技术上。从控制柴油机尾气微粒排放的机制来分析,微粒过滤设备已被普遍应用。文章将以车用柴油机微粒过滤器技术及其研究现状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相似文献   

8.
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法规中对气体污染物的限值加严,增加了颗粒物的相关要求。法规中引入全球统一的轻型车试验规程(WLTP)行驶循环和实际行驶排放(RDE)要求。因此需要更可靠的排气后处理应对措施来满足法规的新要求。首先对轻型汽车国VI法规发布稿中的法规要求与国V法规的关键要求的变化进行分析,接着详细分析法规变化对后处理系统的影响,以某乘用车为研究对象进行排放摸底,并对后处理对策进行初步研究,通过增加GPF来满足颗粒物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9.
控制柴油机的排放污染是柴油机研究的重点项目之一。在柴油机运行的过程当中,其燃烧室的形状会对燃烧的速度以及是否能够对不正当燃烧进行有效的防止起到决定性的影响。除此之外,对于运行过程之中可能出现的燃烧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改善措施,而这些改善措施也大多是在燃烧室中进行。本文主要研究不同的燃烧室形状对170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根据GB 20891—2014《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的规定,自2015年10月1日起非道路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其排气污染物排放必须符合本标准第三阶段要求。针对采用电控单体泵+电控EGR满足国三排放要求,对于试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列问题,如信号不稳,产品一致性等进行一一分析解决。从而指导柴油机的生产制造。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介绍了目前柴油机的排气净化要采取废气再循环、改进进气系统、改进燃烧系统、再燃烧法、稀NOx技术、等离子体技术、NOx的吸附——催化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八种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柴油机应用中,为减少柴油机尾气危害物质排放,可以优化设计其尾气处理系统,有效抑制柴油机的能源消耗与有害尾气的排放量。以下本文浅谈在柴油机尾气后处理系统中,其计量装置的设计与标定问题。  相似文献   

13.
S195型柴油机节能改造技术是采取一些必要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微调),针对柴油机性能某些缺陷和不足,在不进行大改动原机主要构造的基础上,将经过改进后的部分关键配件按三种不同方案匹配,使之达到较佳工作状态。完善S195型机综合特性,可以提高或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降低废气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种类及机内净化的主要措施。通过优化燃烧系统,改进燃油喷射系统,优化进气系统,以及采用废气再循环(EGR)、可变化控制技术、减小机油消耗和运用新型燃烧理论等都可有效地降低柴油机有害排放指标。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7)
随着我国机动车数量大幅增长,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也随之增加。氮氧化物(NOX)是机动车排放四项污染物之一,会给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降低柴油车尾气NOX排放的方法主要有机内净化和后处理技术,机内净化技术主要从进气、燃烧、喷油以及废气再循环等方面进行改善排放;尾气NOX后处理技术主要有稀燃NOX捕集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及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其中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应用较多,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于试验阶段,目前尚未成熟。  相似文献   

16.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污染,研究表明,化学污染引起的环境污染尤为严重。光化学烟雾的主要伤害是眼睛和黏膜受到刺激、头痛、呼吸障碍。较好的措施是对煤进行加工,改进燃烧技术,对污染物进行后处理及合理排放。  相似文献   

17.
刘大琼 《内江科技》2012,(4):99-100
为了保护大气环境必须减少船舶氮氧化物排放污染。本文通过分析氮氧化物NOx形成的条件、危害,最新进展和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量的技术研究,提出了减少船用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措施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简要论述柴油机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和柴油机排气净化技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环保政策的加严,非道路机械进入国三排放阶段。本文主要针对某款配套30装载机的柴油机,通过设计柴油机的结构,匹配燃油系统,最终实现柴油机结构变化最小的基础上,满足其动力性、经济性均优于原柴油机,排放达到国三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Urea-SC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柴油机排放后处理中,针对在使用过程中因尿素容易结晶而导致效率不高的问题。文章采用流体力学手段模拟Urea-SCR过程管路中尿素喷雾和尾气之间的耦合,建立典型结构实体模型,考察不同方案下载体内的尿素浓度分布及NOx转化率,利用FIRE软件分析后处理中尿素结晶的原因,并进行管路参数选择及结构优化;仿真结果表明,由于还原剂分布的改善,可有效提高氮氧化合物(NOX)的还原率和减少温度传感器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