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生如子     
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爱满天下,爱生如子。"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点点烛光。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当教师要有一颗赤诚的爱生之心,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一样看待。"我从教20余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和学生们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并爱生如子。你刚上中学的孩子,就像一棵棵小树,需要老师用心血去栽培,用汗水去浇;理解,关心,尊重,信任,爱护学生与学生平等相  相似文献   

2.
从教20年来,我“以爱心呵 护每一个学生、以诚心善待每一位 家长”,潜心研究教育教学艺术,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与管理风 格,先后发表文章近百篇,辅导 学生发表作品一百多篇。 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我深 深懂得教育事业的意义及爱的伟 大。学生违反纪律后,我坚持让 学生写申辩书而不是说明书,更不 是检讨书。写申辩书,就把批评 变成了自我批评,把管理变成了自 我管理,把教育变成了自我教育, 它不仅减少了因批评而产生的心理 摩擦,而且大大提高了管理的实效 性。  相似文献   

3.
娄玉萍 《科教文汇》2009,(18):20-20
自从参加工作后,我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在这几年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班主任不但要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同时也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在高中这个特殊时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能感受到老师浓浓的爱,学生才会相信老师,愿意配合班主任的教育。“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心中有爱,让学生沐浴在爱的春风下,班主任的工作才有成效。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在日常的工作中时时播撒爱的种子,并让它生根发芽,这是一个优秀班主任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一个受尊重的班主任,首先是一个懂得尊重学生的人,一个受学生爱戴的班主任,还应该是一个热爱学生的人,班主任对学生的热爱是顺利开展班级工作,教育好每一名学生的重要前提。爱学生,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班主任的基本要求,更是推行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爱学生愈深,教育学生的效果也就愈好。因此在小学里,班主任要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出发,从多方面、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对学生真挚的、博大的爱,去培育学生健康成长。如果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时,缺乏爱心,必然是方法简单粗暴,批评多,耐心说服少;责怪多,关心体贴少。这样会使学生处在一个缺少爱心的环境中,不会关心和爱护他人,也不容易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爱护,势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捷尔任斯基曾说过:“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  相似文献   

5.
记得我刚踏上教育岗位那时,雄心壮志、满腔热血,发誓一定要在这教育岗位上做出一番成就.并时刻把陶行知先生的话铭记在心:"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我想,凭着扎实的基础,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满腔的爱,很快我也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可教学实践中却远不是那么简单,当我逐渐明白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严厉的,是理性的,是琐碎的.  相似文献   

6.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有高于母爱的博爱精神,拨洒于每个学生的心田。  相似文献   

7.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批评不是责骂加训斥,不是讽刺加挖苦,更不是拳头加教棒,真正的批评语要讲究技巧。针对教育工作现实情况,笔者结合教育案例总结出“保护自尊,无声批评”、“不露声色,暗示批评”、“含而不露,幽默批评”等七点教师运用批评语的技巧。  相似文献   

8.
胡晓乐 《科学中国人》2014,(7S):170-170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爱是唤醒学生心灵的钥匙。除了爱,还有教育的艺术,这样学生才能在良好的环境中有信心地茁壮成长,走向人生的新境界。新课程标准倡导快乐学习,提倡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这无可厚非。然而,树木需要施肥浇水,也需要扶苗修剪;树人需要关怀爱护,也需要批评帮助。一个人,如果从小就只听表扬,不接受批评,那他成人后的性格会存在很大的缺陷,因为“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自从参加工作后,我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在这几年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班主任不但要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同时也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在高中这个特殊时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能感受到老师浓浓的爱,学生才会相信老师,愿意配合班主任的教育。"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心中有爱,让学生沐浴在爱的春风下,班主任的工作才有成效。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在日常的工作中时时播撒爱的种子,并让它生根发芽,这是一个优秀班主任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吴爱慧 《科教文汇》2010,(32):170-170,175
爱心是教育的前提,但不是教育的全部.爱就意味着奉献.教师在人们的眼中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素质教育,是宽满感情的教育."爱"是师德的灵魂,爱是老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爱是决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爱融入教育,我们才能收获幸福,收获未来世界上最宽广的是人的心灵.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满爱心地去欣赏学生,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包容他们的缺点和不足.表扬多一点,鼓励多一点,从心里尊重他们、肯定他们.让爱融入教育,让爱围绕在学生周围.  相似文献   

11.
教师威信是顺利而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尤其对一个班主任来说 ,他能不能带好这个班集体 ,关键在于他在这个班级学生中的威信。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 :“如果教师很有威信 ,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反之 ,如果教师没有威信或者威信很低 ,学生对他讲的哪怕是正确合理的话 ,往往也会置之脑后 ,对他的批评指责满不在乎 ,有时甚至公然“对着干”。因此 ,教师威信与教育效果是正比的。1 威信的含义威信是威和信的有机统一 ,它反映的是人与人特别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一种心理关系。其中威 …  相似文献   

12.
陈凤爱 《知识窗》2013,(3):66-66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这句话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即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学生对教师的情是教师与学生心理和谐共振的过程: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就能形成反馈.使爱在师生之间流淌.即“动情效应”.它能使师生的人格得到升华.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和潜能。  相似文献   

13.
从教几十年,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深深感受到,爱和奉献永远是师德的灵魂。爱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倾注全部的感情和爱心,才能拔动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那根独特的琴弦,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只要有了爱心他就会乐于奉献,就会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心情愉悦的去工作。我的恩师是我人生的引导者,也是我做人的楷模。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我有幸得到了许多的良师。上大学时之所以选择了师范专业,就是因为从我的老师身上感受到了教育的神圣。  相似文献   

14.
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既爱他的事业,又爱他的学生,那么他就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了。"进入工作岗位后,我始终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我爱我的教育工作,我爱我的学生,我也努力用春风化雨般的情怀关爱着我的学生,用自己的信念和执着收获着做教师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实现现代化,困难在农村,问题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是星火计划的宗旨。农村经济的振兴,关键在于人才,而农村青年的基础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遵循“爱、情、严、实”的宗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一,紧记一个“爱”字。“爱满天下”是当年陶行知先生倡导过的一句话。爱,首先是热爱本职的教学工作,安心于教育事业,热忱地爱学生。只有教师真心实意地爱全体学生,学生才会对教师有深厚的感情,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和最基本的条件,在爱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情感。  相似文献   

16.
<正>回想一下自己从事班主任工作已十余年,想想管理班级的点点滴滴有得也有失,下面我就个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做法总结如下:首先,我觉得要想管理好班级就要对待学生有爱心,让学生觉得温暖。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于高中阶段学习时间紧张,家住乡镇的学生每两周才能回家一次,作为班主任,关心学生就应该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既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又要关心他们的健康,还要关心他们是否懂得  相似文献   

17.
儿童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有一个逐步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对一年级新生来说,从教师到学生都有陌生之感,课程压力、作业负担和正规学校教育的组织纪律约束等,构成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应从哪些方面帮助一年级新生过好入学适应这一关?我认为,主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教师对新入学儿童倾注满腔师爱师爱是师德的重要体现,也是一种比母爱更崇高、更具有社会内涵的情感。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血缘之爱、一己之爱,而是体现着职业情怀、社会厚望和祖国重托的深沉的挚爱。在新入学儿童的心目中,教师是最神圣、最纯洁、最权威的。教…  相似文献   

18.
马金秀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4):157-157,233
很多小学班主任老师都在喊:当老师真累,每天除了要上课还要批评这个批评那个,一天下来,心情是极其糟糕。是的,我们经常会看到办公室里教师批评学生或苦口婆心教育的场面,学生的表情要么愤愤不平,要么泪流满面,办公室俨然成了审讯室或者说是感化院。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换种教育方式,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是非常有"主见"的,教师的批评,结果很多都会适得其反,最能说服他们的往往是他们自己。所以,在学生中进行自我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使我们教师的工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美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育与其他教育不同,它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美术课的开设,不是以培养画家为目的的,而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就培养农村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创造能力来谈谈几点认识. 一、沟通情感,缩短农村孩子与教师的距离 美国罗杰斯的“人际关系”理论和苏联“合作教育学”都把师生关系提到办学水平的高度来认识.事实也证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师生关系的孬好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罗鑫明 《科学中国人》2014,(7S):172-172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责无旁贷的努力去探索怎样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这“五爱”教育,这样使我们能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