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关注动态的生成,关注人性情怀。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只有课前精心预设——全面分析学情,构建弹性教学方案,有效开发课程资源,才能在课中机智地用活预设、整合预设乃至放弃预设,从而收获生成,让智慧的光芒闪烁课堂,演绎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2.
"预设"和"生成"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的关系。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要生成精彩、增强实效,其教学过程是需要教师精心预设的。预设"错误",预约精彩生成;预设"问题",预约精彩生成;预设"弹性",预约精彩生成。教师课前多一分精心预设,课堂就会多一分动态生成,学生就会多一分发展。教师要用精心的"预设"为学生搭建课堂生成的平台,让预设与生成珠联璧合,和谐共生,这样才能使一堂平淡的课呈现出"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3.
一、课前预设,为精彩生成奠定基础精美的预设应更多地关注课堂上学生的精神生活,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再加上一定的教学机智,这是处理好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关系的保证。1、预设学生  相似文献   

4.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只有把"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让预设与生成实现"零距离"的和谐共舞,我们才会步入理想课堂境界.  相似文献   

5.
<正>生成教学能激发生命潜能,促进学生发展,照亮课堂,演绎精彩,彰显教育魅力。因而,教育工作者们都对生成教学给以极大关注,都将其作为教学方式变革的努力新方向。下面,笔者结合教学案例谈谈对生成教学的一些看法。一、精心预设,准备生成教学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具有"预设"和"生成"的双重属性。课前精心预设是教学生成的前提和基础,课堂灵感的引发,学生质疑的导引,意外干扰的应变,现场适时的调节等,均取决于课前预设。  相似文献   

6.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只有把"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让预设与生成实现"零距离"的和谐共舞,我们才会步入理想课堂境界。一、谋划"预设",诱导"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础。评价"预设"的效能高低,应当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教师重视监控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的程度,也就是关注"预设"和"生成"。"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通常指教师的课前准备,也就是备课;"生成"是学生知识技能的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学的预设是必要的,而生成是必然的,只有预设与生成共舞,方能演绎精彩课堂。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预设"与"生成"真正互相融合呢?一、精心预设,为学生智慧生成启航  相似文献   

8.
淡化课前预设,关注动态生成,这是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道亮丽风景。然而,精彩的课堂生成,绝对不是无中生有,它首先来自教学预案的精心设计。当然,任何预设随着课堂学情的变化,亦必然会出现新问题、新情况。那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就应该及时调整预设,让预设在生成中优化,让精彩在预设中生成。  相似文献   

9.
对教学细节的关注能充分展现教师智慧.对教学细节的处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一、关注教学细节,构建美丽课堂 1.挖掘教学细节,预设课堂精彩 教学细节是可以预设的,是预设中的生成和生成中的预设的和谐统一.教师要用浪漫的情怀去预设适宜的教学情景,便有精彩生成. 我听过一节识字课,教师教学"夏天、台风、雷雨"这一组词串.为了便于学生形象地认识事物,教师播放了一组录像:台风来袭,乌云密布,天昏地暗,街道两边广告牌、树木被吹得东倒西歪.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观逐渐深入人心,人们更关注课堂中生成的精彩。但也有不少教师觉得预设和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是一对矛盾体,犹如跷跷板:预设多了,动态生成就少了;动态生成多了,预设就没用了,对预设的教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开始怀疑,生怕预设的教案束缚教师思维,约束课堂生成,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精彩生成,而不去考虑学生的学情以及怎样去突破学生认知的难点,这无异于“守株待兔”!其实,“预设”和“生成”更像一对孪生姐妹,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教师在课前解…  相似文献   

11.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倡导"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新理念,用"精彩"的预设预约课堂教学中"辉煌"的生成。教学起于预设,课前精心预设,可以预约课堂生成的"美丽";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善于捕捉和利用各种"生成"资源,及时地调整预设,创造课堂"精彩"的生成;课后反思、完善预设,为"平行班"的教学创造再一次生成的"辉煌"。  相似文献   

12.
淡化课前预设,关注动态生成,这是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道亮丽风景。然而,精彩的课堂生成,绝对不是无中生有,它首先来自教学预案的精心设计。当然,任何预设随着课堂学情的变化,亦必然会出现新问题、新情况。那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就应该及时调整预设,让预设在生成中优化,让精彩在预设中生成。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的今天,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已经成为每个老师非常关注的教学热点问题。老师们已经改变了观念,理念上非常注重对课堂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处理,但是当真正遇到课堂生成的问题时,究竟该如何面对又都是一线教师的困惑,那如何对待课堂预设中随机出现的生成,让它成为课堂的精彩之处,这是值得大家深思和探索的。精美的预设应更多地关注课堂上学生的精神生活,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预设与生成,教师运筹帷幄,会让语文课堂更显精彩。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预设”和“生成”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融入到了我们的教学中.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静态预设”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体现和发展.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地合起来,才能使课堂变得更精彩.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前精心预设,课上有效生成呢?  相似文献   

15.
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已成为新课改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课前精心预设来预约课堂的精彩生成。但无论教师在课前做多么充分的预设.也难免会出现学生的想法与教师的预设相左.或在教师预想之外而又有意义的学习生成.即“非预设生成”。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教师怎样适时把握、合理调控.创生教学资源.演绎未曾预约的精彩呢?  相似文献   

16.
张慧玲 《宁夏教育》2011,(12):60-60
生成性是课堂原本具有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更不能忽视课前预设。预设充分,才有可能促发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巨人和孩子》是一篇略读课文,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开课伊始,为了调动学生,我从课文情节入手,  相似文献   

17.
王有鹏  张训 《中国教师》2012,(12):46-48
<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说,课前的精心预设如同是山重水复,那么,课堂上的精彩生成就如同是柳暗花明。要看到柳暗花明的美景,就必须经历山重水复的曲折过程;要实现课堂上的精彩生成,就必须有课前教师费尽心血的精心预设。下面以鲁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让友谊之树常青》(以下简称"本课")为例,谈谈怎样通过预设的山重水复,实现生成的柳暗花明。一、精心创编故事,增强预设的故事性增强课堂预设的故事性,精心创编生动的故事,能够用丰富、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想象,触发学生思考,触动学生情感,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思维空间和情感空间,使学生在感悟故事中实现课堂的精彩生成。  相似文献   

18.
<正>在新课程理念下,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但预设重在课前的准备、设计,而生成重在课堂的关注和引导。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过分注重预设的作用,往往对课堂的生成视而不见或是一带而过,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精彩。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并不忽视预设,其实任何课堂教学都不可能没有或忽视预设。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在重视、充分、科学预设的前提下,关注、重视、引导生成,从而让生成成为课堂的亮点,成为课堂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19.
陈宏 《现代教学》2010,(3):62-62
一堂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静态预设”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体现和发展。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课堂变得精彩。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前精心预设,细心处理有效生成呢?  相似文献   

20.
精彩的课堂离不开预设。它使课堂沉稳而有深度.精彩的课堂也离不开生成,它使课堂微澜迭起。跌宕生姿,甚至形成浪卷天地之势,把学生和教师一起裹挟至情感和理性的浪尖。只有预设。没有生成,课堂显得呆板;课前没有周全深入地预想与设计,妄想凭空生成,则不切实际——即使有生成,也多半浮浅。所以。教师应在预设下的课堂中尽量有效促成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