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创歌曲是指由作者独立完成的具有自己独特个性和社会共识价值的声乐作品。中国民歌是劳动人民知识与生活的写照。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民族声乐在歌曲创作、演唱技巧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西民歌文化底蕴深厚,演唱的表演形及演唱内容也非常广泛,更有"歌海"的美誉。作曲家唐力、词作家张仁胜将个性与时代相容、抒情和激情相交织,创作了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性的广西优秀原创歌曲《阿爸阿妈》。本文就针对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及演唱特点等进行分析,帮助演唱者精准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
一首歌由词曲作者创作完成之后,是通过歌唱者的演唱,把歌的曲调、内容介绍给听众。演唱者在尊重歌曲作者的原创作基础上,根据自己对歌曲的分析、理解、研究和处理后,演唱者对歌曲进行诠释。这种演唱者对歌曲的诠释通常被称之为“二度创作”。每一位歌者要想把歌曲真正表现正确、表现完整、甚至表现完美,那就必须要对所唱的每一首歌曲进行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声乐歌曲演唱是一门艺术,也是表达人类情感体验的一种手段。每一位音乐家创作出的音乐作品即是音乐家的情感表达,也是其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作为一名声乐演唱者,如果说仅仅只有华丽的演唱技巧而没有歌曲的内在灵魂,那么你的演唱只有华丽的外表,而没有真正的灵魂。而这样的演唱就如同一潭死水永远都打动不了观众。所以说在歌曲演唱中,表演者只有做到"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这样才能达到演唱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从黄自成长的历史时代,歌曲创作的风格及创作《玫瑰三愿》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了该作品的特点及在演唱时应注意把握的细节,目的是帮助演唱者在演唱时能更准确地把握歌曲的内涵,使歌曲得到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在民族声乐中,熟练掌握民歌演唱风格是非常关键的,本文阐述了作为民歌演唱者,除了掌握娴熟的声音技巧外,更要注重民歌的民族风格化以及个性化,演唱者要尊重每首民歌的地方特色,并掌握每首民歌的创作本意来进行个性化演唱。  相似文献   

6.
从黄自成长的历史时代,歌曲创作的风格及创作《玫瑰三愿》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了该作品的特点及在演唱时应注意把握的细节,目的是帮助演唱者在演唱时能更准确地把握歌曲的内涵,使歌曲得到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刘彩云 《成才之路》2010,(34):72-72
歌唱是一种听觉的艺术,一首歌由词、曲作者创作而成,通过歌唱者的演唱,把歌的曲调、内容介绍给听众。演唱者在尊重歌曲作者原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歌曲的分析理解,对歌曲进行研究和处理后,再将歌曲演唱出来。  相似文献   

8.
所谓二度创作,是指演唱者在尊重词曲作者原创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分析理解对歌曲进行研究和处理后,再将歌曲演唱出来的过程。广义地说,凡歌唱均为二度创作。由于每个演唱者发声技巧、理解能力、表现能力等不同,产生的演唱效果也不尽相同,但每一首歌曲总有它特定的表现内容和形式。因此,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主要应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要了解歌曲作者原创意图,力求“再现艺术形象”;二是要在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加工和处理,融入歌唱者的主观情感,赋予作品以新意,使之更具艺  相似文献   

9.
校园歌曲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台湾各大学校园。"台湾民歌运动"的先驱李双泽被称为校园歌曲的开拓者,他在一次西方歌曲演唱会上,摔碎美国的"可口可乐"瓶子,高呼:"唱我们自己的歌!"由此点燃了台湾学子创作歌曲的热情,拉开了"校园歌曲运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10.
民歌是人民群众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创作。要想演唱好民歌必须做到:通过分析作品的内容,把握歌曲的思想内容;认真唱谱和默读谱子;分析歌曲的风格,把握歌曲的民歌风特点;练习咬字、读字,准确表达歌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完整的演唱声乐作品,体现歌曲真正的美是演唱者一直追寻和努力的目标,本文着重从音准的准确把握、歌唱技术的正确运用、歌曲情感的准确把握、歌曲的二度创作和三度创作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掌握以上几点以便于演唱者更好的阐释音乐、表达音乐,使歌声能够更加的美妙.  相似文献   

12.
《邢台学院学报》2016,(3):157-159
毛泽东诗词歌曲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红色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众多作曲家们争相谱曲的经典,诗词《沁园春·雪》就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首。著名作曲家田丰将这首诗词改编成了一首艺术歌曲,此歌曲的音域适合男中音演唱。歌曲的曲式结构并不是规整的曲式。通过对歌曲的曲式结构、演唱技巧以及情感表达的分析,阐述了在演唱时要注重歌曲的咬字吐字、声调、呼吸及共鸣的灵活运用。同时,演唱者还需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深刻领会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歌曲的创作背景。不仅需要把歌词所表达的山河壮丽、豪情万丈的气魄表现出来,同时也需要将曲子跌宕起伏的气势和歌词完美的结合,深刻体会并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3.
陆在易创作的《望乡词》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此曲语言优美协调,旋律果敢苍劲,词曲贴切,将西方先进的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创作技巧相结合。本文将从歌曲的演唱技巧、情感、咬字等方面,结合自身演唱实践,通过对歌曲《望乡词》的细致研究,进而更加熟练的理解和把握该作品。  相似文献   

14.
邓兰 《中小学电教》2008,(12):78-78
<正>从广义上讲,民族声乐是指包括戏曲、曲艺、民歌具有这三类风格的创作歌曲在内的艺术范畴。但我们现在所说的民族声乐并不包括戏曲和曲艺,它是指演唱民歌和民族风格较强的创作歌曲以及在我们民族素材基础上借鉴西洋创作手法发展起来的民族歌剧。为了使民族声乐演唱在各方面更加完善,除了继承原有的技术技巧、风格特征,我们逐步借鉴了美声唱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演唱构思、歌曲处理、歌曲的整体把握几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传递给听众美的、准确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从创作角度上讲,演唱者对声乐作品的演唱行为属于一种二度创作,演唱者不仅要正确理解原作品的思想、观点、情感内涵等,还要根据自身的理解,对作品进行重新定义,而"定义"的过程就需要演唱者具有一定的技巧。为此,本文就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为研究论点,简明扼要地提出了做好声乐演唱二度创作的几项技巧,实效性较强。  相似文献   

17.
演唱一些民歌,特别是地域性、风格性强的歌曲,我们演唱者就需要加入一些动作以及眼神上的表现,来更好的诠释作品,更好的把作品的意境表达出来,对于听众来说,也是一种精神领域更高的享受。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赫哲族民歌的类别(一是赫哲族的民间说唱艺术"依玛堪";二是赫哲族的民歌演唱"嫁令阔")、赫哲族民歌特点及赫哲族创作歌曲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姜夔的《古怨》是现存最早的一首琴歌作品,同时也是姜夔自度曲中唯一一首琴歌。此曲以具体音乐形态创作使后人不仅在理论上,并能从实际音调中把握到古代燕乐侧商调的基本特色。它不是单纯模仿古乐风格,而是融个人思想及情感于其中,因此《古怨》在结构、旋法、调式、转调等方面都有创新性。演唱时要做到唱语言、唱内容、唱感情、唱风格、唱意境,而不是单纯的声音与旋律。演唱者需要有过硬的声乐演唱技术、广博的文化知识,还要对曲调、内容及演唱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才能把歌曲演绎得尽善尽美。  相似文献   

20.
衬词是民歌构成中最具民族特色的结构要素之一,在巢湖民歌中衬词的运用比较普遍。民歌衬词反映出巢湖人的日常语言习惯,同样也是歌唱艺术在生活中的一种具体反映和表现。歌曲演唱中衬词的不同含义,彰显出巢湖的地域风情,有助于巢湖民歌的演唱方法更加多变。民歌衬词的独特内涵,决定了作曲者和演唱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歌唱技巧和审美价值。对巢湖民歌衬词的功能以及运用的研究,有助于对巢湖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创作方法的了解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