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暗示语是高考命题者为选拔人才而在试题中设置的一个又一个的能力陷阱.暗示语一般是用一段文字或字母表示,很容易视而不见,更容易误解.它需要将文字或字母转换为常见的已知条件.很多考生由于没有读懂暗示语,做这种以能力立意的应用型试题时很不适应,经常是跳出这个陷阱,又落入另一个圈套,自然就做不出正确答案.在高考中考出高分,让陷阱变通途,一大关键就是读懂试题中的暗示语,如何读懂暗示语,下面分类说明.  相似文献   

2.
高考科技文阅读题的考点内容非常明确,在做科技文阅读题时,考生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而且还要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才能很容易地识破陷阱,从而会轻而易举地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高考科技文阅读题的考查内容非常明确,在做科技文阅读题时,考生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而且还要明白命题思路,清楚题目的设误点有哪些,才能很容易地识破陷阱,轻而易举地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科技文命题的设误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贵海娥 《教学考试》2024,(21):14-19
<正>高三英语备考中,阅读理解是重点,也是考生的难点。平时做阅读理解时,学生很容易落入干扰项的陷阱。随着复习的深入推进,研究高考干扰项命题技巧和解题策略尤为重要。一方面,有利于教师精准把握考点,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考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思路,提高其解题速度和正确率。本文拟借助学生阅读中的典型易错题,归纳出阅读理解的常见干扰项陷阱,帮助学生厘清解题思路和技巧,探索高效解题策略,希望对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为了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常设置陷阱,让能力不强的考生上当,造成误选。这样就拉开了考生的分数差距,便于高校分层次选拔人才。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常通过下列手段设置陷阱。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了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常设置陷阱,让能力不强的考生上当,造成误选。这样就拉开了考生的分数差距,便于高校分层次选拔人才。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常通过下列手段设置陷阱。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为考查考生应变能力,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常设置陷阱,让能力不强的考生上当,造成误选。这样就拉开了考生分数差距,便于高校分层次选拔人才。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常通过下列手段设置陷阱。  相似文献   

8.
为在复杂的语言环境中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常常设置陷阱,结果能力强的考生不受诱惑顺利过关,而能力不强的考生上当受骗造成误选。这样考生分数差距就被拉开,从而便于高校分层次选拔人才。笔者认真分析了近几年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发现其常通过下列手段设置陷阱:  相似文献   

9.
在高考化学试题中,选择题占了很大的比重,而选择题往往因其灵活多变,涉及知识面广,知识容量大,解题方法技巧多样而备受关注。命题人往往设置"陷阱",它可以考查出考生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化学高考试题中,选择题占了很大的比重,而选择题往往因它的灵活多变,涉及知识面广,知识容量大,解题方法技巧的多样性而备受关注,同时选择题还能体现一个考生的综合素质,命题人往往设置"陷阱",它可以校正  相似文献   

11.
江孝林 《高中生》2011,(3):16-16
“以、因、与”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既可以作介词,也可以作连词。这一特点在近年高考中被反复检测,且命题者在命选择题时故意设置陷阱,要求考生判断意义相近甚至相同但用法明显不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陷阱",反映了人们认识上的片面性.落入"陷阱"必然会引起思维上的警觉,从而促使认识进一步深化.因此,针对学生知识上的"漏洞"和思维上的"弱点",有目的地进行选择题"陷阱"训练,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另外,设置"陷阱"也是高考选择题的一大特点.下面就选择题设置"陷阱"的几种常见类型作一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13.
王白 《现代语文》2008,(7):152-153
文言文阅读试题在高考试题中占有很大的分值,也是考生失分较多的一道题;笔者结合自己平时教学经验以及在高考评卷中发现的问题,谈谈文言文阅读及解题技巧,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一、读懂文本,准确把握主旨读懂文本是准确理解内容的基础,也是准确把握文章主旨的关键。要读懂文本、准确把握文本主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高考科技文阅读的测试的考查点十分明确,即以理解文中新概念和新知识 (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为重点。它可引用下图表示。 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位考生要顺利完成一道阅读试题,就必须准确把握“作者语言”、“题干语言”和“考生语言”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命题者在命题时是以“语言转化”为手段而设置选择项。那么,“语言转化”有什么特征呢 ?下面我们就其类型特征作一些分析。   1.句型转化式。即以通过对句型的转化来设置选项。如 1998年高考第 24题。 对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学生在做高考散文阅读题时不能对文章进行快速准确地整体把控的现状,在认真分析高考散文阅读试题选择题的题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借助选择题,快准读懂文"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6.
倪宏 《考试》2010,(3):26-28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要求考生能够读懂较为熟悉的日常生活话题方面的文字材料,包括日常生活、人物、社会、文化、史地、科技、政治和经济等,体裁包括应用文、叙述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主要考查考生以下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阅读与理解 (一)科技文的阅读理解 1.阅读方法.高考中,科技文的选材往往是介绍某一领域的最新动向或前沿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所涉及的内容对考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或是比较新的,所以读懂文章是解题的关键.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用标记法,在层次转换处、多项并举处做上标记,在一些重要的词句下也做上标记,以便理清文章的框架结构(解说关键词—提出假设和判断—引述科学实验和科技事实进行实证—展示科学理论的发展前景和实际应用),进而弄清文章中的如下关系:A.观点与材料的关系;B.作者表达的意念与语言材料的关系;C.理论假设(或科技原理)与科学实验和科技事实的关系;D.科技原理与实际运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很多选择题的选项设置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以期真正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地理选择题中,常见的"陷阱"有以下几种情况。混淆概念在涉及概念的选择题中,往往是通过混淆相关概念,利用考生对某些概念的模糊或片面的认识来设置"陷阱"。对于这类试题,考生必须加  相似文献   

19.
周红刚 《高中生》2008,(22):63-64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部分要求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文章。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这两类文章在高考试卷中始终以4个选择题12分的分值在高考中占较大的比重。综观近十年来的现代文阅读试题,每道题目的选项中都有不少于一个的陷阱。因此,考生必须具有识别试题中陷阱的能力,以免掉入命题人设置的陷阱。本文以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为例来分析这类题设置陷阱的常见"伎俩"。  相似文献   

20.
2007年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其中有些题目看似简单,但不乏命题者所设置的“陷阱”,因此易造成考生的误解。笔者现从2007年全国及部分省(市)高考试题中选出一些易错题作详细分析,以帮助同学们提高分析试题和判断正确答案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