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索绪尔语言学对结构主义文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索绪尔对于言语和语言的划分,启发了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模式研究;索绪尔关于能指和所指的理论,影响了罗兰·巴尔特的文学“代码”研究;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的研究,指导了罗曼·雅科布森对文学语言“诗性功能”的研究。这些既决定了结构主义文论的长处,也造成了结构主义文论的局限。  相似文献   

2.
试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意性原则是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基础,国内学界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者以“理据性”对其提出质疑。任意性包含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理据性”与“相对任意性”实质相同,并未超出索绪尔的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3.
戚萍萍 《考试周刊》2010,(16):39-40
索绪尔作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派,而且他的语言观彻底改变了前人对语言的认识,他从对立统一的哲学视角对语言本体的关注及关于语言的系统性、符号性、社会性的论述,对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二分法”的哲学视角,阐释了索绪尔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4.
语言与言语的区分是索绪尔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基本出发点。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概念、语言和言语之间关系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语言、言语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他的语言理论。  相似文献   

5.
论语言符号的八大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索绪尔曾经提出语言符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两个重要特性。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使我们对于语言符号的这些特性的认识和理解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了。这是自然语言处理对传统的理论语言学提出的挑战。本文针对信息时代语言学的新发展,分析了索绪尔“线条性”的不足,并提出了语言符号应当具有层次性、非单元性、离散性、递归性、随机性、冗余性、模糊性等七个十分重要的特性。这七个特性再加上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构成了我们对语言符号特性的新认识,即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层次性、非单元性、离散性、递归性、随机性、冗余性、模糊性等共八个特性。我们应当修正索绪尔对语言符号特性研究的旧理论,而代之以反映当前人类对自然语言符号认识水平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符号学领域,索绪尔的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论,以追溯符号学的过去,展望其未来,加深对语言符号的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赵红  李燕 《考试周刊》2007,(15):21-22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将语言单位的同一性(Identity)比拟成“火车的同一性”与“街道的同一性”(第二编第三章)。本文结合具体语言事实,从语音、词语、词组、句子四个方面对语言同一性问题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论之语言本质观,其内涵的核心主要由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语言是一个特殊的符号系统等这样几部分内容构成。这种语言本质观主要是从语言的自然属性出发来认识语言的,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开拓意义的同时,由于时代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自身的一些弱点与不足。这些弱点与不足,归根结底,与索绪尔在对语言进行理性思索时的哲学思维方式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索绪尔对语言本质认识的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本体论哲学追求抽象同一的本质与抽象同一的原则、将决定一事物为该事物的本质理解为是单一性的这种思维方式上。今日索绪尔语言符号论思想研究的进步与相关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与进步,须要在汲取索绪尔相关学说精髓的同时,跳出这种传统思维方式的窠臼与羁绊,代之以适应时代发展与语言学理论发展需要的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作了深入而系统的区分,这也是语言学上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文探讨了“语言”和“言语”的联系和区别,在此基础上探讨“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确理解和认识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是了解和认识现代语言学的诞生和发展的关键。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精辟地论述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但许多学者对任意性提出了质疑,甚至对其持否定的态度。通过对任意性的含义的论述,各家学者对任意性的理解,指出争议所在,并试图揭示这一理论的内涵,加深对这一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徐Yu是一个集现代、传奇、通俗学于一身的小说家,他的作品既与形而上的哲理结合,又与形而下的大众趣味合成一体。与大众趣味的结合必然造成其小说具有通俗性特征。徐Yu在他的创作理论中就自觉契合了通俗小说要求,强调小说应具有娱乐消遣功能;在小说创作模式中重复使用了第一人称“内焦点叙事”视角和“多角”言情模式;在情节上运用富于传奇色彩的异域风情、奇特恋情及奇异人物等,在制造陌生化效果的同时,又满足了读的好奇心理。  相似文献   

12.
冯芳 《钦州学院学报》2012,27(2):6-10,14
作家徐哥在1936年放弃了马克思主义“信仰”,走上自由主义道路。究其因,除了对暴力革命的歧见,更多是历史误会,徐舒所反对的“斯大林模式”、“人性即是阶级性”的论调、文学是政治工具的偏颇、单一“经济决定论”历史观等,是当时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识。支配徐哥思想转变的是理性精神及人道主义。由此,可管窥中国自由主义作家与现代马克思主义思潮相得与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普通语言学首要任务就是确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是否存在?通过一个帮助人们理解语言存在的隐喻,对语言单位实体的证明以及卡勒对语言存在的论证,还没有发现一个令人满意的、有效的论证以支持语言的存在。论证的不成功并不能够否定语言存在。  相似文献   

14.
徐Xu的小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他不同时期的人生哲理体验。纵观他一生的小说创作历程,可从其个人遭际,复杂性格三方面透视其作品的“内向性”。徐Xu是一个爱国作家,面对现实的无奈,他将一颗企羡于真,善,美的痴心沉醉于艺术,爱及宗教,一生漂泊的灵魂终得安身之所。  相似文献   

15.
在前人虚词研究的基础上,《虚字说》将其研究进一步拓展和深入,袁仁林明确地用“气”范畴理论来分析研究虚词,他所开启的运用“神情声气”分析虚词的研究格局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而且这种研究对于建立汉语本位的语法体系的重要意义也值得我们认真探索。  相似文献   

16.
冰心和许地山均为文学研究会会员,同写“问题小说”,但二人风格颇多差异。即以《超人》和《缀网劳蛛》为例,前者注重宣传“爱的哲学”,是对现实的逃避和慰藉;后者侧重灵魂的升华,注重实现灵魂的救赎。冰心受理学影响,信奉人性善,这是她“爱的哲学”的根基之一;许地山的宗教情怀,使他树立了“生本不乐”的观念,主张乐生、顺生。精神上的差异也导致文体风格上的不同。冰心喜欢说教,许地山却热衷客观呈示。许地山比冰心显得更深刻和成熟。  相似文献   

17.
从符号学视角出发,时尚杂志在建构自己价值观念的过程中,在运用“品牌”、“休闲”、“身体”等符号为受众营造优质生活的幻象,实现消费主义的诉求时,频繁地将女性的自我实现与消费联系起来。女性的现代意识成了促进消费的动力,而消费则成了女性解放自我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真正名副其实的疯狂艺术家应以明代徐渭最为出名。根据历史献中徐渭患“疯狂症”的叙述,结合分析对徐渭身心产生影响的胡宗宪事件和坎坷的个人生活,并运用精神病学的原理对病因、症状进行梳理和论证,可以得出,徐渭患有精神病之癔症。  相似文献   

19.
徐讠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命运奇特的作家。这位活了72岁,“长长的一辈子,除了写书,出书外,好像什么也没有做”,有长、中、短篇小说70部,还有为数不少的新诗和剧本的作家,并没有得到评论家的足够重视。根据评论界对徐讠于的关注、研究状况,文章从20世纪40年代始,至新世纪止,对徐讠于研究的历史轨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爬梳和整理,以期对研究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