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是甜的     
事实证明,犹太人虽不是上帝惟一的 选民,但也绝不是上帝的弃儿。犹太民族不 仅涌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多,而且拥有亿 万家产的富贾(gu)巨商也居于世界各民族 之前。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等一大 批犹太人都是令世人瞩目的天才。在美国  相似文献   

2.
假句(包括矛盾句)存在于语言里是合法合理的."层级"论将存有"矛盾被证"的自然语言宣判"死刑",是把人(语言使用者)的逻辑犯规归罪于语言本身,而解悖方案回归自然语言实际是对塔斯基"层级"论宣判死刑.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逻辑悖论研究的重心自然而然转移到了"语义悖论"上来.塔斯基对"谎者"悖论的解释,以"本语句"指称或界定"本语句假",犯了"矛盾定义"的谬误,而哥德尔的理论也因跟塔斯基理论的内在联系,也可能引起我们的疑问.  相似文献   

3.
艾萨克·辛格的短篇小说以描绘人与上帝的关系为中心,从笃信上帝到背弃上帝,再到重塑上帝.反映出犹太民族的信仰伴随着分裂性与不稳定性。通过梳理人类与上帝关系的演变历程.揭示出犹太民族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传统宗教的重新认识,表现了辛格对人类心灵世界的终极关照。  相似文献   

4.
该隐的有关记载出自于《旧约.创世记》中,该隐因杀死其弟亚伯而被上帝惩罚流放。该隐的流放具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一方面,体现出上帝对其罪行的惩罚;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上帝的仁爱性;其次,该隐的流放还隐喻犹太民族被放逐流浪的历史,也反映出犹太民族独特的历史观念。  相似文献   

5.
《世界教育信息》2005,(5):43-43
犹太民族为人类贡献了最宝贵的“上帝启示给人类行为准则的话”,即《圣经》、一神教和《塔木德》等经典。从犹太教还衍生出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对世界文明的发生和发展影响深远。作为“上帝选民”的犹太民族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和政治家。自近代以来,犹太人通过宗教改革,解决了传统和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既保留了自己的传统,又紧跟两方现代化的步伐。跨宗教研究是国际宗教和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宗教间的交流与对话已经成为化解矛盾和冲突的重要力量。因此,开展犹太研究和跨宗教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圣经》中上帝形象转变进行研究,揭示犹太民族的上帝的形象在整部《圣经》中是动态发展的,经历了从惩罚性的上帝到充满慈爱的上帝的转变,从狭隘的上帝到一个普世性的上帝的转变,从而还原饱满的上帝的形象;同时分析了其转变背后的原因,说明犹太民族在漫长而艰辛的历史岁月中为了适应环境经历了深沉的思索和痛苦的蜕变。  相似文献   

7.
犹太教是产生于上古而延续至今的宗教之一。在历史长河中,犹太人备受苦难,多次被赶出家园,被迫在世界各地流浪迁徙。但他们顽强不息,始终坚信自己是上帝签约的选民,定会得救,为了在各种文化迫害和同化下生存,保持犹太民族的认同和团结,必须兼容并蓄,在兼顾来世的同时,更注意现世生存。这是犹太教几千年来以不变应万变、始终保持活力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8.
曾听一位智者讲过一则寓言故事:很久以前,上帝看海水太冷清,决定造鱼来增添活力.同时,为了解决平衡和海水的压力等问题,他给每条鱼的身体里安上一个膘.但是,调皮的鲨鱼一下子游走不知去向了,上帝有些惋惜:让可怜的家伙自生自灭吧!若干年后,上帝想查看鱼苗的生存状况,便召集所有的鱼类前来.上帝问:"你们谁是当初的鲨鱼?"这时,一条大鱼游了过来,说:"我就是鲨鱼!"上帝很吃惊,问:"你没有膘,为何能活下来,还这么凶猛强大?"鲨鱼说:"因为没有膘,所以必须不停地游动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减轻压力,正因为我别无选择,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求生,因此磨练得最为强大!"  相似文献   

9.
丘特切夫的很多诗歌继承了东正教的传统,含有深刻的弥赛亚意识,主要体现为:对上帝深刻而虔诚的信仰,充满了俄罗斯人作为"上帝选民"的自豪,重振乾坤、舍我其谁的救世气魄.外显于其诗歌中的弥赛亚意识使他的诗歌散发出异常浓郁的爱国芳香.  相似文献   

10.
<傻瓜吉姆佩尔>是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艾萨克·巴舍维斯·辛格的代表作.在作品中,吉姆佩尔通过对上帝的模仿和对犹太宗教伦理诫命的躬行履践,表达了自己深笃的宗教信仰.辛格以吉姆佩尔蹇舛的生命苦旅,阐释了犹太宗教伦理的内涵,并试图以此唤起已经"世俗化"或正挣扎在边缘线上的犹太人的民族认同感,复活日益淡薄的犹太民族宗教信仰和传统道德标准,从而求得犹太民族精神的复兴,对解决现代社会的诸般问题也深具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11.
犹太民族几千年来流散世界各地,对他们来说,寻找"上帝应许之地"是一生的命题。辛格,也终其一生不曾停止过对犹太民族出路的思考。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庄园》是最能够全面体现这一主题的一部。本文通过对该部小说的分析,总结出辛格对犹太民族出路的思考。在辛格看来,上帝、科学、同化、革命等都不是犹太民族的真正出路,而犹太复国主义倡导的回归圣土,虽然还要接受时间等多方面的考验,却不失为一条希望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上帝的选民     
犹太教说,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换言之,只有他们可以上天堂,或者是有进天堂的优先权,别人则大抵都是要下地狱的。我和一位犹太同学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人,可以平等相交,但也只是今生今世的事。死了以后就会完全两样:他因为是上帝的选民,必然直升天堂;  相似文献   

13.
穆旦是九叶诗派里最有成就、最具风格特色的诗人之一.穆旦的诗作里常常出现"上帝"、"神"、"主人"、"主"等意象,其实这些都是"上帝"不同身份的代名词."上帝"曾是救世主,是人们心中的一个信仰,一份前行的勇气,一股克服不辛的力量.穆旦诗歌里的"上帝"意象是诗人"人身以外"的一个支点与一份安慰.当诗人看到现实里的人们生活在困苦、绝望中,芸芸众生在困苦中挣扎,诗人试图用这些意象来消解现实的困惑与艰难.但是,诗人穆旦发现,曾经至善万能的上帝,再也不堪承受当下的生命之重了,诗人对此感到无比的惋惜与悲哀.  相似文献   

14.
没有顾客就没有市场,没有员工就不会有企业.顾客是企业"外部上帝",也是"第一上帝",员工是企业"内部上帝",也是"第二上帝".与"两个上帝"的理念相适应,我国企业应创新"一切为了顾客,一切依靠顾客"的经营战略和"一切为了员工,一切依靠员工"的管理战略.  相似文献   

15.
"悖论"概念的几个层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悖论"是一个多义词,表达着多个概念。在日常语言中,"悖论"常常在修辞与逻辑不同层面被使用,在逻辑层面还存在狭义逻辑悖论和广义逻辑悖论之差异;逻辑悖论是一种"理论事实"或"理论状态",但实践领域中的"悖行"或"悖境"也曾使用"悖论"的称谓。悖论有严格和泛化之区别。  相似文献   

16.
"离农"抑或"为农"——农村教育价值选择的悖论及消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农村教育在价值选择上存在"离农"与"为农"的悖论,表现为教育功能、发展取向和主体意愿上的对立.悖论的存在既源于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又源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消解农村教育"离农"和"为农"·悖论的逻辑前提是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确立系统化思维方式.走出"离农"和"为农"逻辑困境后.农村教育的价值选择应该定位在为城乡共同发展服务上.  相似文献   

17.
笛卡尔哲学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他确立的主体性原则高扬人性,使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中解放出来.以往学界对笛卡尔哲学的研究只是从他的怀疑方法以及"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中探讨其认识论及方法论的意义.而对笛卡尔哲学中关于"上帝"的思想没有给予充分关注.实际上,"上帝"在笛卡尔哲学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他联系了"心灵"和"物体",并且是使人能够在思维--存在的框架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桥梁和保证.笛卡尔对"上帝"的处理方式直接改变了中世纪神学中上帝的地位,开启了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对话不仅是教学交往的主要形式和途径,它更构成了教学交往的重要品性和灵魂.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交往过程中,"对话"品性却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文章指出这种教学交往"对话"品性的迷失主要表现为:教师把持了教学交往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和爱在教学交往中严重缺位,繁杂的训练和记诵取代了对课程内容(文本)的多元理解和解读.文章分析了其主要原因在于:师生对话意识的高度淡漠,教师对教育权威的深度误读,师生生存交往的典型缺失,哲学解释学思维的严重缺位.最后,文章认为,回归教学交往的"对话"品性必须做到:树立平等意识,做到真诚倾听;淡化权力观念,重视内在权威;优化师生交往,构建生存关系;"悬置"传统的教学认识方式,以哲学解释学的思维关照教学交往.  相似文献   

19.
"悖论"教学情景是纠正学生错误前概念的教学模式之一,本文介绍了"悖论"情景创设的基本原则、教学特点和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0.
在同德国人的接触中,他们勤劳勇敢、朴实无华的精神,自己动手、一专多能的品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