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朱波 《阅读》2012,(5):18-18
你被蚊子叮咬过吗?痒疼肿胀且不说,还可能被传染上黄热病、疟疾、乙型脑炎、登革热等疾病呢!这么可恶的蚊子,你一定想消灭它了。可是当你举起手要将其置于死地时.结果往往令人失望。蚊子飞行的方向和速度能迅速改变,会在你拍打的瞬间逃之天天。但是,再“狡猾”的蚊子却很少能逃脱“除害飞行家”蜻蜓之手。  相似文献   

2.
传世已久的文学作品《陋室铭》,过去一向公认为出自中晚唐大文学家刘禹锡之手。与此相反,近年有些学者认为出自江浙一带文人之手。对大量唐人文集和唐代碑刻资料进行审慎考证,《陋室铭》作者确非名噪一时的刘禹锡,而是一位名不见经传,但却才华横溢,堪称“文章之哲匠”的盛唐文臣——崔沔  相似文献   

3.
青龙拳(上)     
一、说明福建汀州府巫必达在福建少林寺学拳后,落户湖南湘潭。人尊”“巫始阻家”的家拳(湖南四大名家之首)创始人巫必达之第五代传人黄忠义,在原有拳术的基础上创编青龙拳。黄忠义深得“巫家”真传,他把“巫家”五路拳术精华融合少林散手击法创编出实战性强,又具有巫家独特风格的“阴阳出进手”,又称“连环扣手”,在此基础上发展创  相似文献   

4.
在杂剧盛行的元代出现了大量“水浒戏”作品,而“水浒戏”的出现是水浒故事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元代山东作家群对此做出了重要贡献.元代统治者严苛的社会管理方式导致了集体呼唤正义回归的理想与英雄主义情结的产生,“水浒戏”的产生正是借文人之手而表达的元代文人英雄主义情结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5.
以张謇于民国初年,面对山河破碎的重重困境,不怕内外反动势力的阻挠,在上海进行吴淞开埠,创建“商港合一”的东方大都市的尝试,以达到他“扼吴淞口之咽喉,出入商业操吾华人之手,成为东方绝大市场,挽回主权”目的之探索,对今日落实国家决策,创建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推进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开放开发,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之启发、借鉴与奠基式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6.
云南最鲜明的特征是它的“立体性”.“五四”期间,产生了“城市与现代”的文学,“边地与民族”文学处于自在状态,形成云南文学两个传统的立体景观.三十年代经艾芜之手,将“现代”意识注入了“边地与民族”文学,两个传统进行了一次综合.四十年代一批中原文化精英流落云南,将“城市与现代”的文学推向了一个辉煌境界.五十年代“城市与现代”衰落,“边地与民族”经冯牧等文艺家用延安革命文艺思想改造,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八十年代起,中断了三十多年的“城市与现代”被新崛起的云南第三代作家重新延续.  相似文献   

7.
怀特海和黄炎培是两位同时代的著名教育家,两者的教育思想都包含了丰富的职业教育观。怀特海认为,职业教育的理念是工作、生活、娱乐三位一体式,职业教育的内容为人文、技术、科学水乳交融,职业教育的过程即浪漫、精确、综合应用三阶段螺旋式上升。黄炎培以“谋个性之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理念,认为职业教育的内容应注重普职融合,在教育过程上推崇“手脑并用”“做学合一”。从教育之理念、教育之内容、教育之过程等三个维度分析比较怀特海与黄炎培职业教育观异曲同工与各树一帜之处。启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要转变职业教育观念,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增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职业院校的通识教育,实现“通专融合”。  相似文献   

8.
羊皮扇鼓亦称单鼓、羊皮鼓、扇鼓和太平鼓,是流行于华北、东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汉、满、苗、瑶、羯、氏、鲜、羌等族民间舞蹈之一.各地跳法不一,用途亦不同.一般是左手持鼓,右手持(鼓)鞭,边敲边舞边唱.鼓为蒲扇形,铁框,蒙革,柄上套环.一手敲之,一手摇之.鼓面皆为“羊”皮,故曰“羊皮鼓”.因形蒲扇,亦日“扇鼓”.古为巫术迷信活动,后经革新,方用于表现劳动人民的欢快情趣.  相似文献   

9.
亚当·斯密以“经济人”分析为基础 ,认为自由竞争能使生产要素合理配置 ;他通过论述“富国裕民”之道 ,阐明了发展经济、增加财富的因素 ;他以“自然秩序”为依据 ,提出了经济自由放任思想。其“看不见的手”的基本含义 ,是对个人私利的追求 ,最终使整个社会得益。  相似文献   

10.
《诗经》是“六经”之一,熊十力对《诗经》进行新的诠释,走的是一条“经学泛哲学化”的理路,把“四科”之中的“义理之科”作为“六经”之宗,没有“义理之科”的贞定,“经济之科”“考据之科”“文学之科”乃茫荡无根据。他明确指出《诗经》一定有《诗传》,并强调“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诗传》的总纲领。同时认为,《诗经》里面的诗歌,大多出自“农家”学派之手。《诗经》中有大量表现“怨”的诗,当作孟子的论断“《诗》亡然后《春秋》作”的原因。熊十力对《诗经》中《二南》诗高度重视,之所以读《关雎》得出“思无邪”的评价,缘见得人生本来清净、真实,不须作更多的猜想。同时他指出了中国宗教之所以不兴的原因,即“即事多所欣”。在日常生活里,自有一种欣悦、和适、勤勉、温柔、敦厚、庄敬、日强等等的意趣,用不着起什么恐怖,也不须幻想什么天国,并要求我们通过解读《二南》,识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大步走上人生的坦途,向前努力,而不至于面墙了,表达了熊十力对人生理想的美好追求。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文化的"慎独"语境中,中国武术的发轫与提撕无疑使"慎独"思想更具独特韵味。其中,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武术之"练"因受到"慎独"的引申而开拓出了广阔的论域空间。就其主导倾向而言,武术之"练"由简单的"内练"与"外练"之别演变为"招熟-懂劲-神明"的逻辑架构。由此,我们认为,对"招熟"之"精"与"通"的追问需要武术人具有"自省自明"的体认之知;对"懂劲"之"辩"与"证"的追问需要具有"慎之又慎"的度己之知;对"神明"之"敬"与"养"的追问需要具有"诚之又诚"的戒惧之知。三维度之间须臾不可分离,共同建构起了武术之"练"与"慎独"的内在逻辑。从实践智慧来看,武术人唯有做到直觉之知的默会体认与向道而思的逆觉体证,才能真正掌握武术"练"之"道枢",从而达致"道通为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跆拳道后横踢4种战术动作的击打速度效果及对运动训练的启示。方法:以跆拳道后横踢"进攻""迎击""反击""近身"4种战术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Motion-Analysis红外光点高速运动捕捉测试系统,研究在"空击"状态下部分关节转动幅度,人体重心位移变化,膝关节和踝关节的速度、加速度;并运用电子护具采集后横踢4种战术动作的击打力量。结果:进攻、反击战术动作在骨盆、髋关节旋转上与迎击、近身战术动作有差异(P<0.05),而在躯干、膝和踝关节旋转上没有差异(P>0.05)。进攻、迎击、近身战术动作的提膝向心加速和踝关节离心加速好于"反击"(P<0.05)。进攻、迎击、近身战术动作的提膝速度、击打速度均高于"反击"(P<0.05),击打力量也高于"反击",尤其是"进攻"(P<0.05)。"进攻"和"反击"重心移动速度高于"迎击"和"近身"(P<0.01),向心加速度也高于"迎击"和"近身",尤其是"进攻"(P<0.05),但"反击"移动方向与击打方向相反。结论:跆拳道后横踢4种战术中,"进攻"与"反击","迎击"与"近身"动作结构类似;"进攻""迎击""近身"在整个过程中各环节动作肌肉收缩用力、动量传递、击打力量方面均优于"反击",特别是"进攻"显著优于"反击"。在运动训练中,要以比赛规则为导向,了解战术运用现状,科学提高击打速度,提升击打效果策略,更新运动训练思路。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有其思维特点与弱点,成功的职业教育首先需要转变高中生的思维价值观和思维模式、思维特点。分析了高中生常见的一些思维缺陷;探讨学生对于"文凭"与"技术"、"蓝领"与"白领"、"动手"与"动脑"等价值观的认识转变问题;分析高中生到高职生思维模式从"理论思维"到"实际思维"、"思维依赖性"到"思维主动性"、"会做题"到"会做事"、"会做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关于普及体操等级大纲和体操运动员等级大纲衔接的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于1988年聘请专家编写了<普及体操大纲>.于2004年,决定修改体操运动员1-3级大纲.<普及体操大纲>与<体操运动员1-3级大纲>的共同目标在于:让更多的人享用体操资源;能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使体操为广大群众的健身服务;能使广大群众接触体操、了解体操,从而促进体操普及工作的开展.如何将<普及体操大纲>与<体操运动员1-3级大纲>有机的衔接起来,是进行<体操运动员1-3级大纲规定动作>修订工作中,以及<普及体操大纲>的后续完善工作中,应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从两个大纲的内容及其特征为切入点,提出将普及体操大纲和体操运动员等级大纲有机衔接的设想及方案.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20年代晚期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以“总体性”的概念力图“复兴”在现实中遇到诸多挑战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在美学、文学批评领域建设“总体性”的“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美学理论。尽管作为流派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此概念之下做了不少建设性的努力,但结果却使马克思主义“总体性”隐然不彰。“总体性”是建设作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核心概念,它作为潜体系不仅存在于“巴黎手稿”之中,也以严谨的历史科学的基础形态存在于探索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成熟期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等文本之中。“总体性”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呈现出“人的理想存在”、“历史科学方法论”和文化社会的“世界历史进程”概念的三重维度。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并不反形而上学.围绕"存在"与"无"的关系,他论述了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认为"存在"是"常住的在场"."无"是没有"存在者"的"常住在场",是"存在"的."无"是"存在者"展现自身的背景.通过"哲思"与"诗思"才可把握"无".这一形上姿态把被遗忘的"存在"拉到了人们面前更为彻底.其深邃的思想为形而上学(哲学)开辟出新的领域,对后现代主义思潮产生了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自由"与"自律"是竞技体育秩序中的两大问题,是影响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依据社会学原理、通过案例分析,试图对竞技体育秩序中"自由"和"自律"的关系进行哲学解读,审视二者产生的冲突原因,最终基于 "自由"意志与"自律"精神为竞技体育秩序提供协调路径.  相似文献   

18.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始终以锲而不舍的精神,从事“立人”工程,并自觉地把它提高到宏观的理性高度,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的作家。他不仅在理论上倡导,更以丰硕的文学创作实践了这一理论主张。对封建文化不遗余力的批判和对“国民性”的改造正是他“立人”思想的演展。他的“主人”思想,以“救人”为手段,以“新民”“新国”为目的和中心,形成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9.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刑事政策在司法实践中产生多个二难命题,从犯罪嫌疑人“坦白”与“抗拒”的两难、侦查讯问人员“宽”与“严”的两难及“保护人权与惩罚犯罪”的两难三个方面质疑这一刑事政策;并提出“政策法定化”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文本分析、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基于奥运新闻传播的观察分析出我国当前体育新闻传播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传播理念:从"受众中心"向"用户驱动";传播内容:由"赛场聚焦"到"泛奥关注";传播手段:从"单兵传播"到"全息传播";新闻叙事:从"现象新闻"到"数据传播";运行理念:由"新闻主义"到"品效合一".这些特征的演变对体育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主要包括更加宽厚深广的专业知识能力,全息立体的技术应用能力,大数据调查分析呈现能力,综合的项目管理能力等.而反观目前的体育新闻传播教育供给侧存在培养目标设定的时代感不强,专业课程"增量"设置,融合欠缺,教学策略实施的实践性不足等问题,无法很好的适应和满足行业对于体育新闻传播人才的能力需求.介于此,提出了体育新闻传播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思路,在教育理念上:宽厚基础,思维融合,从"新闻本位"向"产品理念"转变;课程改革上,打造"进退均衡"、"融合有效"、"数据融入"的本体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上,实施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协同,大力推进实践教学落实;同时不断的强化师资团队的现代性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