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学校教育等于教师的教加上学生的学.但对教与学的关系,却有不同的看法.传统的"名师出高徒",强调的是教法对学法的重要性,认为教法决定学法.现代教育则不然,认为学法决定教法,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法选择教法,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笔者认为,将之对立起来是不妥的,是不符合辩证法的.因此,传统的教法决定学法不能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2.
以"满堂灌"、"填鸭式"为代表的传统教法,违背了语文教学规律,有悖于语文素质教育。教法改革,应立足于学生学的方法,适应学生的学习规律(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实行"教法学法化"。教师应当从讲台上"走"下来,变"教师爷"为"学长",变"范文"为"例子",变"教完了"为"教会了",变"平面教学"为"立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学式教法的核心是"导",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指点下,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能力。"导"的目的在于"学",使学生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要求我们教师除了加强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外,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研究,把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从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做到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能动性,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解读文本,即把"为教师好教",以教  相似文献   

5.
学教琐忆     
当教师就得学"教",学不好"教",怎么教好学生呢.我当教师是半路出家,也不知道怎么教,上课就是一个劲儿的讲.后来才知道教学还要讲究教学方法,教法好,效果就好.我就学起教来.向谁学?向书上学,向老师们学,还向我的学生学.学生能教老师教法吗?能.我有些教法就是学生教我的.我们成天与学生打交道,只要不把学生当容器来"灌",而把他们看成是学习的实践者,虚心向其请教,认真总结他们的学习经验,并依照改革教学,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不过,学生不会直截了当教你教法,而要我们做有心人,去发现,去"自学".五十年代初,有一次领学生去锄谷苗.农村老师事先告诉我怎样区分苗和草.他讲得清清楚楚,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对于高中英语教师来说,研究学法比研究教法更重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不但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对于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等于教师的教加上学生的学。传统的“名师出高徒”,强调的是教法对学法的重要性,认为教法决定学法。现代教育则不然,认为学法决定教法,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法选择教法,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笔认为对传统的教法决定学法不能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8.
陈凤梅 《中国教师》2014,(11):54-56
<正>我是一名有梦想的草根教师,一直行走在英语阅读教学之路上。从依据教材"教阅读"到咀嚼文本"教学生",从学习"教法"到研究"学法",我从一个"体力劳动者"慢慢地进化为一个"脑力劳动者"。一路上,我不断地给自己提出问题,不断地在实践中寻找  相似文献   

9.
李明军 《湘南学院学报》2002,23(4):82-85,108
语文课堂不应死水一潭,而应丰富多彩。实践证明:巧妙入题,善待学生,灵活教学,拓宽空间,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采用活泼多样的教法,不仅可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也可让教师变"苦教"为"乐教"。  相似文献   

10.
孟建锋 《现代教育科学》2012,(8):104-105,135
教法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先教后学"在传统课堂中运用得比较普遍,如今为大家所诟病;"先学后教"作为教法改革的方向,被人推崇到不应有的高度。这两种教法不存在扬弃的问题,实践中各有存在的理由,并且还有一个动态发展、循环递进的过程。国内当下影响比较大的几种教学模式基本属于"先学后教"的变式,但"先学后教"并不是教法的最优选择,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探究式学习是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应从规范走向自主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因为有太多的具体化规范,所以教师只能依据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与教学大纲实施教学。新课标强调,教师应由研究"如何教教材"转变为"如何用教材",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还要做到备课程资源、备学生活动、备教师指导等。因此,教师必须对教  相似文献   

12.
作为教师,使出浑身解数,"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更好的"教","教"好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好的"学",自觉自动"做"起来。主要讲述了新教师如何在"做"中觅得适合自己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教学曲径,即在日常教学中努力践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科学教学理念之"做中教"。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什么"和"怎么学"是掌握在教师手中的,学生只是盲目地跟着教师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从而导致学生始终不会学习.  相似文献   

14.
课程资源决定着教法与学法,开发课程资源是改进教法、转变学法的关键。汉字的音、形、义寓意深刻,各组成部分指事清晰,若教师能把有代表意义的字开发为课程资源,可打造智慧课堂,用"乐教"赢来"乐学",则可改变课堂教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教必有法是指教学时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教无定法是指在实际教学时,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本文讨论教师如何达到教无定法的境界.从探讨因"课"制宜,到贵在得"法",着重介绍得法的四种途径: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展开教学过程;重视课堂教学设计,把握原则;以学法带动教法,教法促动学习方式;反思教学,静心学习,潜心研究寻求教学之法.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教师要有灵活的头脑,能够在教法上常变常新,做一个能够跟得上时代步伐的人。本文就教学的几个改变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够改"灌输式"教法为"启发式"教法,改鼓励"苦学"为倡导"乐学",改教数学为教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一、明确化学实验教师的角色定位多数教师认为:教师是实验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管好了纪律,实验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在实验课前和实验课上不惜花费大量时间,设计本该让学生自己完成的实验步骤、顺序,使学生成了教师教法下的"奴隶",从而束缚扼杀了学生的尝试欲望,使得学生服从意识有余,创新意识不足。《化学课程标准》中主张"教"要服从于"学",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化学教学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18.
袁金美 《文教资料》2008,(17):121-122
本文指出语文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有些教师走入了一些误区,如"完全摒弃传统教法",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误解"合作学习"而使其"呈现极大的随意性",并就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等于教师的教加上学生的学.但对教与学的关系,却有不同的看法.传统的“名师出高徒“,强调的是教法对学法的重要性,认为教法决定学法.现代教育则不然,认为学法决定教法,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法选择教法,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笔者认为,将之对立起来是不妥的,是不符合辩证法的.因此,传统的教法决定学法不能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的任务是学。所以,教师往往热衷于"满堂灌",形成了一个"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英语教学模式。这样的英语教学方法使学生长期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教师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从根本上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就要求教师在研究教法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研究,尤其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