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林 《考试周刊》2010,(57):48-48
语文情感教育就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还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积极情感因素的作用,诱发、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以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已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如何强化学生的情感教育,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造就具有自主道德意识、道德情感的德育主体,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主体,尊重大学生精神生命的规律,发掘大学生个性潜质,用真爱和真情引导大学生成就高尚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3.
顾新霞 《考试周刊》2010,(33):236-236
在越来越注重开发非智力因素的今天,班主任应重视情感因素,努力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以完善教育教学目标,改进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深度发掘教育教学的潜力,把情感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角落,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4.
美术教学中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应该注意:培养自主意识是条件;发掘个性和创造性是基础;发挥主导价值观的统领以及情感因素的作用;通过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科学、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生主体意识缺失现状十分严峻。高校应充分重视和发挥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优势,在教学中通过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传承相统一、审美教育与情感教学相渗透、理想信念教育与道德伦理教育相结合来激发、提升和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科学教育不同于科学研究,它是以科学探究为主要手段,并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拓展学生的展示空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科学素养。《科学课程标准》关注人文教育,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并以开  相似文献   

7.
“开言知肺腑,出口见精神”,语言是内心的表白,是精神的体现。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达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是“传道授业”的重要载体。新的教育形式越来越强调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激发学生的情感潜势,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注重教师语言的艺术技巧是调动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因素,幽默、暗示、巧妙应变是达到教师口语艺术性的重要技巧。  相似文献   

8.
"开言知肺腑,出口见精神",语言是内心的表白,是精神的体现.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达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是"传道授业"的重要载体.新的教育形式越来越强调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激发学生的情感潜势,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注重教师语言的艺术技巧是调动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因素,幽默、暗示、巧妙应变是达到教师口语艺术性的重要技巧.  相似文献   

9.
中学化学情感教育能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潜能的发掘,创新能力的培养。情感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减负增效”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更新教学观念,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内容设置,强化训练主线意识;还应该发挥语文课堂特性,从注重情感熏陶、发掘生活中的语文等角度入手,切实做到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一种倾向。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师生间情感的双向交流。不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唯智教育等导致地理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的缺乏,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开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增强学生学好地理的信心,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积极主动地学习、运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因而教师要巧设情感问题,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师生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对于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有着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历史培养目标中凸显道德情感教育;二是将道德情感教育寓于历史教学全过程;三是注意发掘史料中的道德情感资源。  相似文献   

13.
实践教学具有教育方式的实践性、教育过程中学生活动的相对自主性、教育因素的多样性的特点,这一过程对学生独立意识、诚信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以及情感、态度、意志、信念等创新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功能。建立适应创新教育的高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显性的情感素材,展示情感,感染学生。利用显性的情感素材,展示情感,感染学生。发掘隐性的情感因素,唤醒情感,强化体验。对“零情感”教材加以发挥,诱导情感,引发感悟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教学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教师教学中。它提倡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师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收到优质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教育理论界曾指出: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更是教育的主体。这就阐明了学生是活动的能动体,是活生生的有主体意识的人,具有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动力机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认为: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强调培养"充分发挥作用的人",重视价值、态度、情感、因素的作用。在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提倡创新特色教育的今天,我把这作为指导自己教学活动的理论,并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运用。  相似文献   

17.
在日前的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以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容易忽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将情感与教育两者结合,使两者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可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在传承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本文通过描述当前英语情感教学的现状以及情感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发掘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并提出相对应的情感英语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审美所具有的知觉、想象、情感特点,在解放人的丰富性,发挥人主体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人的丰富性解放,主体意识的发挥正是现代教育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认为: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体情感;激励主体创新思维;设计主体活动。  相似文献   

20.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呼唤,中学化学情感教育能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学生潜能的发掘,创新能力的培养。情感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