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节是八年级下册“生物生殖和发育”的最后一块内容。学习本节时,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初步知识,因此,更有利于学生突破本节的重难点。教材选用鸡卵作为代表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来获取相关知识,贴近生活,增添情趣。同时,安排“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有关函数知识(数学课学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解读图表、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1教材分析1.1本节内容的地位 该节是现行人教社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内容,“细胞增殖”是讲述细胞的一种生命现象,只有了解了这一生命现象,我们才能让学生逐步认识生物体的生命现象,例如生物体的生殖和发育,生物体具有的遗传和变异,所以本节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了解生物生命现象的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2遗传和进化》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基因是什么”、“基因在哪里”和“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等问题的基础上对新问题“基因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怎样变化”、“发生的变化对生物会产生什么影响”等的回答和对遗传知识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4.
刘景太 《生物学教学》2008,33(10):28-29
1教材分析 “鸟的生殖和发育”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教材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四节。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等生命基本特征是初中生物学的重要内容,而人的生殖和发育等基本知识已在七年级下册安排,本章则着重介绍植物的生殖以及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本节是学完植物的有性生殖引入无性生殖、动物中的昆虫和两栖类生殖和发育等的继续。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到高中《生物》“生物的生殖方式”一节的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是难点知识,主要是:①由于分类知识的欠缺,学生只能够从概念的层面理解生物生殖方式的类型,不能够对具体的生物种类的生殖方式进行合理的分析。例如,教材提出了草莓的营养生殖,就忘记了草莓也能够开花结果进行有性生殖。②由于不能够从分子生物学的水平去理解生物的生殖,学生往往不能够将本节内容与遗传变异部分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面临综合性的试题就缺乏知识的系统性联系。因此,在高三的复习中,教师应该通过实例说明以下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是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第一册第五章第二节内容,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典型例子。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是:知道被子植物种子的形成、种子的萌发过程以及植株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层次要求属于A。但是在基因的分离定律一节内容中,关于被子植物中胚、胚乳、种皮以及果皮等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有关概率计算的问题出现较多。因此学生对本节内容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后续内容的解题。在本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若将知识条块化,则学生搞不懂知识的因果联系,弄不清果实各部分结构的来龙去脉。因此,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思想是:  相似文献   

7.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高中生物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基因的分离定律又是学习遗传规律的入门课。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写简洁缜密,不仅贯穿着严谨的知识体系,而且蕴含着深刻的科学思想和丰富的研究方法,透射着科学智慧和科学精神的光芒。然而就是这样一节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情感教育的好教材,却成了学生学习的难点与障碍。究其原因,其一是这节教材编排在“减数分裂”与“遗传的物质基础”之后,  相似文献   

8.
张芳玉 《科学教育》2004,10(5):59-60
1.1教材内容和地位“基因的表达”是现代遗传学的关键内容之一,是“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节的最后一部分,是对DNA的结构和复制知识的具体应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就能在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的复杂现象中,懂得变异的实质及规律。这节课的内容既是前面所学的有关蛋白质基础知识的应用,又是后面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生物变异的理论基础,所以本节课在知识的学习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初中生物学课程中"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这一主题的教材内容、呈现方式和知识整合,并对该主题教材的相关内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二《生物》第五章“遗传和变异”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第一节“生物的遗传”中第一个大问题“遗传的物质基础”的第一个知识点,是本章第一课时的内容。学习这一内容时,如果仅依靠教材的安排,按部就班,理解起来总会有些前后内容不够连贯、逻辑性不强的感觉。如果将教材的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将更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和循序渐进地吸纳新知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课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生物生殖和发育”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既联系生活又能深化对生命活动全过程认识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之初,首先要明确生殖与发育各自指什么,区别、界限是什么,联系又是什么。这应该成为开篇讲解的知识点。生殖是产生配子开始到配子结合成合子为止,而合子的命运则是发育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了。这是生殖与发育的区别,学生这时只把他们看似两种截然不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内容和地位 课标要求: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王健玮 《中学生物学》2005,21(12):29-30
1教材分析 初中生物"鸟的生殖和发育"一节,是初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中"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最后一节.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植物、动物和人类通过生殖(遗传物质的传递)、发育(遗传特性的表达)体现了物种的延续和发展.本节是在学习完植物的生殖、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后,进一步的学习内容,在认识鸟类的生殖过程和特点的同时,突出了解生殖和发育与人类以及环境的关系,从学生已有经验人手,让学生在"做中学",倡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等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4.
<正> 1 教学资源分析1.1 教材体系“花的结构”是苏教版第二册第八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生殖”的第一节。本章以被子植物为例讲述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花的结构是学习果实发育的基础。1.2 教材内容本节文字不多,知识量也较少。这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中生殖发育单元的复习,涉及选修教材中细胞工程和遗传与基因工程的许多内容,相关知识跨度大,是高三专题复习中难度较大的内容。本文总结了如何将两部分知识“串联”起来复习的有关体会。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三章“细胞呼吸”一节,包括三部分:细胞呼吸的概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细胞呼吸的意义。“细胞呼吸”是关于生物新陈代谢的最基本内容,其中涉及物质和能量的双重变化,阐述生物体三大物质代谢的枢纽;并且“细胞呼吸”对进一步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如光合作用、矿质营养、细胞分裂、生殖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及遗传和变异等知识,以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知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课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第二册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被子植物个体发育和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重要知识准备,也是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及生物的进化的重要基础.高二学生在初中阶段曾学习过四种无性生殖方式以及被子植物花的结构和双受精的概念,但知识零散,缺乏系统性.  相似文献   

18.
1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和地位:"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是"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本节是现代遗传学的关键内容之一。人们对遗传与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比较亲子代的各种性状开始的,然后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基因水平。对本节的教学,教师也应按着这样的思路设计。  相似文献   

19.
1.1 教材体系 “花的结构”是苏教版第二册第八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生殖”的第一节。本章以被子植物为例讲述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花的结构是学习果实发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上一讲已对“遗传和变异”的前 3节的教材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并对该部分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本文将对“遗传和变异”的后 2节教材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 ,并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此外 ,还将对“遗传和变异”的实验教学、研究性学习和习题的选编与训练提出一些建议。1 教材分析1 1 内容变化 本专题“生物的变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二节内容 ,新教材同旧教材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教材内容的选编是按照由遗传现象到遗传本质及相关理论在生产、生活、科研中的应用之顺序进行编排的。这样的教材设计 ,为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