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重读毛泽东     
1917年,毛泽东发表于<新青年>杂志上的<体育之研究>一文,内容非常丰富,历来为专家所重视,被誉为中国近代体育理论的开山之作.笔者从该文对体育"真义"的界定,体育与德育、智育的辨证关系的论述,体育的特殊功效的揭示以及对我国有关体育错误思想的批判等方面,探讨<体育之研究>理论的创新以及具有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探索体育在我国教育改革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以引起教育工作者对体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扬之水>在<诗经>中有三首.分别是<王风·扬之水>、<郑风·扬之水>和<唐风·扬之水>.<孔子诗论>第十七简"<扬之水>其爱妇悡"句中的<扬之水>应是总括这三首<扬之水>,而非其中的某一首.  相似文献   

3.
<九章>诸篇充分展现了屈原后半生的遭际和思想情怀,它和<离骚>一样,同是考察屈原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的重要文献.其中诸篇在情绪变化上有着内在的连贯性与逻辑性,<惜诵>、<思美人>、<抽思>仍含期盼之情,<哀郢>、<涉江>是承上启下之作;而<悲回风>、<怀沙>、<惜往日>则是表达了作者"欲不死而不得不死"的绝望心绪.  相似文献   

4.
刘善经<四声指归>、<梁书·钟嵘传>、<南史>、<钟嵘传>和<丘迟传>所录钟嵘<诗品>资料与宋元以后刊行的<诗品>相比,有其无可比拟的文献价值,尤其是<梁书·钟嵘传>所录为完整的一篇<诗品序>,研究价值尤高.然而在实际的<诗品>研究中,往往存在用后来版本的文字判定隋、唐初人所录为讹误的颠倒是非的情况.这应引起人们对隋、唐初人所录<诗品>资料的足够重视,希望能够在更加接近<诗品>原来文献面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这一中国古代诗歌批评名著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5.
<史记>"八书"中,<天官书>、<封禅书>主要阐述天地之事,<律书>、<历书>通阴阳五行八正之气,<礼书>、<乐书>阐述使天地人达到和谐统一的"礼"和"乐",即文明与文化,<河渠书>、<平准书>"人事"是举隅."八书"全面阐述了天、地、人、阴、阳、五行等宇宙发生因素,构成了早期的天人宇宙论图式.  相似文献   

6.
岳纯之 《历史教学》2003,79(4):30-33
唐太宗虽曾颁布重修<晋书>诏,但他本人与重修<晋书>活动的发起并无特殊关系.唐太宗为<晋书>的<高祖宣帝纪>、<世祖武帝纪>、<陆机、陆云传>和<王羲之传>撰作史论,有的出于其晚年的政治焦虑,有的则出于其个人的兴趣爱好,但无论出于什么缘故,都不应将之当成重修<晋书>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辑出版作为我国学术界的一大盛举,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自不待言.但由于在古文献使用中缺乏精心比勘,以及对古今方志和考古发掘报告不能及时吸收借鉴,致使<地图集>编写中出现了一些定位不准确和遗漏现象.仅就山西部分而言,还有一些地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传世的苏轼"诗文",颇杂赝作.<蔡使君传>最早见于<东坡外集>,李寅生先生已证其非出东坡手;然<蔡使君传>并非节自<梁书>卷十的<蔡道恭传>,而是原原本本地抄自<南史·蔡道恭传>.  相似文献   

9.
房日晰、房向莉<读<全宋诗>札记>一文,据清初人所编<宋百家诗存>为<全宋诗>补遗的17首诗,符合<全宋诗·凡例十一>的规定,不为误辑.<全宋诗>的补订须更多人参与,多听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0.
最早的<庾子山集>20卷,成于庾信生前的北周大象元年(579),由宇文逌编辑.<北史>、新旧<唐书>、<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均有20卷本的目录记载,<隋书>及明代焦竑<国史经籍志>则有21卷的记载,但原本已佚.流传至今的有明清以后学者编刻的14种版本,分为相同的、有较肯定影响的以及有不完全肯定影响的三种版本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新青年》1923年6月改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政治理论刊物,四期后再次休刊。1925年4月改为不定期出版,出版5期后,于1926年7月停刊。在这三年《新青年》9期中,瞿氏秋白主编了7期,发表文章27篇,成为《新青年》后期的灵魂人物。本文从三个方面诠释瞿秋白主编《新青年》季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新青年》的文化品格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刊物的灵魂是它的文化品格,文化品格的高下决定着刊物的层次和归属,本文试图从文化品格入,考察《新青年》杂志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青年》杂志作为一份同人刊物,有着固定的作者群,每个作者都有自己不同的作用。鲁迅、周作人兄弟二人是其中的重要人物,他们二人因为《新青年》而成名,《新青年》也因为他们而更富有思想。  相似文献   

14.
新潮社是五四时期著名的学生社团,它深受《新青年》同人的影响,不仅主办了《新潮》杂志,还出版了"新潮文艺丛书"等书籍,这表明五四青年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了现代出版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传播作用并进行了积极尝试,这为以后的青年知识分子李小峰等人投入新书出版业提供了实践经验。由新潮社的发展可以发现,新文化话语权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便是由出版与大学合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自2007年第一卷《新史学》问世以来,已连续出版了七卷《新史学》。这套丛书的出版,无疑在史学界泛起了层层涟漪,引起了众家之论说。此书中提出了许多史学研究新方法、新视野、新理论,但在这些"新"的背后,似乎也看到了现今史学界所面临的些许窘境。  相似文献   

16.
《每周评论》是五四时期的重要刊物,对推动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舆论导向作用,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重新审视这一刊物,研究它的发生、发展以及它在传播学上的意义是很有必要的,将有利于把握和促进中国现代史以及现代报刊传播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新小说》开创了一个以机器复制、报刊连载为主要特征的文艺杂志的时代,为中国小说的发表和传播找到了一条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途径,并直接促成了20世纪初期报章小说繁盛一时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新青年》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及思想文化史的重要文献,对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都产生很大影响。本文旨在探讨"通信"一栏在《新青年》宣扬刊物主张时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女界杂志》是辛亥革命时期由留日女学生创办的一份重要的妇女刊物。它提出要改造旧女界,建设新女界,它的妇女解放思想对当时的妇女解放运动在思想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黎锦熙先生在1924年出版的《新著国语文法》是现代汉语语法学的一部开创之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新著》出版到现在,其间对它的研究和评论一直没有间断过。自《新著》出版80年来,国内外先后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语言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新著》中对某些现代理论已经有所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