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王国维全集》的新编及其学术使命 作为中国现代最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其著作历来受到世人尤其是人文学者的高度重视.研究者代有其人。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美学家、评论家。其主要著作有《〈红楼梦〉评论》、《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等。作为中国美学史上学贯中西、饱览古今的著名学者,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及影响,可以说至今还无人企及。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生活的本质是"欲"、"美在形式"、"悲剧美"、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美学家、评论家。其主要著作有《(红楼梦)评论》、《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等。作为中国美学史上学贯中西、饱览古今的著名学者,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及影响,可以说至今还无人企及。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生活的本质是“欲”、“美在形式”、“悲剧美”、“古雅”观等。  相似文献   

4.
翻开历史,在中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中,王国维是一个避开的核心人物,作为中国近代国学著名学者,从事国学学教数十载,是近代中国最旱运用西方哲学、关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史学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本文试探讨王国维的死因.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与《教育世界》未署名文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国维研究中,对《教育世界》未署名文章的探讨曾非常热烈,有39篇未署名文章被陈鸿祥《王国维与近代东西方学人》(天津古籍出版,1990)、《王国维年谱》(齐鲁书社,1991)、谭佛雏《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等推定为王国维作.但是,据我考察,这些未署名的文章实际上多数都有其原据的著作存在.有些是在原书的基础上加以解释,或进行缩写的,而几乎是忠实翻译的也不少.  相似文献   

6.
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他的研究十分广泛,涉及哲学、美学、词曲、经学、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个领域,且在这些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为世人所瞩目。相比而言,王国维对教育领域的贡献一直以来都极少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将对他的教育思想及其贡献作些阐述。  相似文献   

7.
法学方法论还是法律方法论,是一个有争议的法理学问题。对于持法学方法论立场的学者而言,其所欲强调的,是方法论对于法律是什么所具有的本体论意义。在这方面,德国著名法学家拉伦茨在其名著《法学方法论》中的有关论述,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一生诗词创作无数,但青年时期遗留下来的诗作却很少。《咏史》二十首是其年轻时候的诗作,分咏中国历史,简单明了大气磅礴。从这短短的二十首诗中可窥一位近代国学大师对诗学和史学的兴趣,及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他年轻时候一些新颖的史学观点,从而更接近这位大学者年轻时的内心真实思想。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与胡适的交谊,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曾有述及,而两人的论学,则未见于各种有关论著。《文献》杂志曾刊载胡适致王国维书札十三通,内容除学术研讨外,又详于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聘请王氏任教事,可证、补有关记载之不足;近年出版的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1877—1927)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他除在文学、哲学、文字学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外,在教育学方面亦卓有建树。1911年以前,翻译西方教育学理论著作之多,几乎无人可以和王国维相比。借鉴西方的教育理论,根据中国的教育实际,他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教育改革的主张,论述内容丰富,观点科学,对我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对他教育思想的系统研究,至今尚是寥寥,本文试图对王国维的教育改革思想进行一些探索和论述。他的教育改革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如果谈及林纾、王国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他们同梁启超是无法相与轩轾的。梁启超作为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中国“舆论界之骄”,由于当时他的文学思想的进步性,也由于他著作文学的尖锐性、广泛性和富于煽动性,推动了近代启蒙主义与近代小说艺术的结合,成为近代文学最负盛名的弄潮者。而在梁启超的熠熠光辉下,林纾、王国维未免显得黯然,尽管林译小说也曾风靡一时,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亦获交口称誉。但由于他们的文学实践活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一生诗词创作无数,但青年时期遗留下来的诗作却很少。《咏史》二十首是其年轻时候的诗作,分咏中国历史,简单明了大气磅礴。从这短短的二十首诗中可窥一位近代国学大师对诗学和史学的兴趣,及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他年轻时候一些新颖的史学观点,从而更接近这位大学者年轻时的内心真实思想。  相似文献   

13.
《海外英语》2011,(11):48-48
王国维(1877—1927),近代著名学者、诗人、文艺理论家、哲学家。22岁时,至上海《时务报》馆做校对。1906年,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等职。期间,著《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等名著。  相似文献   

14.
清朝已被推翻十余年了.在清华国学研究院的讲坛上,那位精通康德、叔本华、尼采哲学的王国维仍戴着瓜皮帽.穿着长衫,留着辫子。当他拖着这条灰色的辫子沉入昆明湖后,象他的谜一般死因一样,这辫子的意味也让后人有了种种推测。一种意见认为,王国维的辫子是他鸣高立异的表现,顾颌刚《悼王静安先生》一文中就是这么说的。另一种意见认为留辫子只是一种形式,精神上并没有辫子。这一说可能是王氏之友为其所作的委曲解说之辞。日本学者则认为王国维的辫子是其信念、节义、幽愤的象征。前几年,加拿大华裔学者叶嘉莹在《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以"境界说"为核心,统领其他观点,沟通全部主张,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文章主要从王国维兼收中西思想、敢于创新和朴素辩证法论证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展现其对中国文论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所做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一生博学,著述等身,不仅在国学上卓有成效,而且躬身教育实践,大力译介外国的教育制度、教育理论和学科著作,并能结合我国实际需要研究探索,多有开创。特别是他在清末教育制度发生巨大变革的历史时期,第一个提出了比较科学和比较完整意义上的教育宗旨——培养身心和谐、德智美体全面发展的“完全之人物”,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 (1877— 1927),浙江海宁人,字静安,号观堂。他是引进、吸收、融解域外学术思想,以及运用西方学术理念与方法诠释中国古代典籍的先驱,也是率先破除限制我国学术发展的古今、中西及新旧畛域的先锋。他除了在史学、文学、文字学等方面取得了出色成就外,还着力于教育学的研究。他翻译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 8种教育学著作, 1911年以前,翻译西方教育学著作之多,几乎无人能出其右。他参与创办并主编了中国近代第一份教育刊物《教育世界》,并最早把西方近代哲学观念引入教育研究,成为教育史上第一位尝试在近代心理学、…  相似文献   

18.
曹聚仁是香港极少数成名于二三十年代,与鲁迅有过交往的作家,一九二一年就在上海出版《国学概论》。他在大陆生活了五十年,从事写作活动三十年,离开大陆前出版著作已超过十本,可是大陆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没有一本提过他。他旅居香港二十余年,著作几十本,约有四千万字,是香港作家中排在最前列的几位。可是迄今已出版的由国内学者写的几部所谓香港文学史中,曹聚仁竟然也无法占上一个席位。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王国维和罗振玉是举世公认的国学大师。但罗振玉发现王国维,却完全出于一次偶然。 1896年,罗振玉在上海组创学农社并设立农报馆,编辑出版《农学报》,需要聘用翻译人员,以便把欧美及日本的农科书籍和农学书报介绍到中国来,乃于1898年6月以私人资本在上海新马路梅福里开设东文学社。  相似文献   

20.
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国学大师"评选中,王国维被选为"十大国学大师"之首。其实,"国学大师"是不可能评选出来的,而是历史自然筛选的结果,从本质上看,这样的评选不过是一种网络和媒体的泡沫,对王国维的学术地位、历史形象都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它再一次引起公众对王国维的关注。1927年6月2日,王国维在颐和园昆明湖自沉,学界为之震惊。从那一刻起,他就注定被符号化了。作为一个新旧之间的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