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教育公平是整合社会各阶层利益、实现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教育公平程度与政治认同情感成正比例相关。“机会均等”的科举“穷人教育”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得以绵延数千年的制度因素。以史为鉴,深入发掘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蕴藏的“公平公正”、“知识本位”教育理念,理性审视当今中国教育产业化、重点大学招生地方化等教育制度,切实贯彻温家宝总理的“穷人教育学”,有利于促进当今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平——一个历史与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概念,它随历史的演变而演变。在奴隶社会里,享受学校教育成为奴隶主阶级的特权。在封建社会里,享有受教育权的只是少数特权阶层。资产阶级教育公平观经历了“保守主义关于教育面前机会均等”的概念、“自由主义关于教育面前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的新概念”三个阶段。无产阶级认为只有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才为实现教育公平准备了社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社会中,接受教育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公民权,教育公平也被视为是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教育不仅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及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社会公平的内在要求、基本标志和重要基础,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正因如此,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公平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理想,公平与效率是现代社会的两难问题;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教育公平与效率是现代教育的两难问题;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追求教育公平与效率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时代特征;教育公平是个人和政府的共同愿望,是我国教育改革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教育公平是相对的,教育公平与效率是辨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非常明确地指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其意甚明,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国家应当以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因此,必须深化对教育公平特别是对促进教育公平这一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概念,它随着历史的演变而演变。在奴隶社会,享受学校教育成为奴隶主阶级的特权。在封建社会,享有受教育权的只是少数特权阶层。在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公平观经历了“保守主义关于教育面前机会均等”“自由主义关于教育面前机会均等”和“教育机会均等的新概念”三个阶段。无产阶级认为只有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才为实现教育公平准备了社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农村教育和教育公平问题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农村教育(主要指农村义务教育)相对于整个教育均衡发展而言,有关教育公平的问题最突出、矛盾最集中。同时教育政策是政府实现教育公平目标的一种积极作为,体现了我国政治生活的本质属性。从教育政策的视角来关注教育公平,能更好体现人类对公平诉求与政府责任的内在统一性,从而促进“教育公平”理念在教育领域最大程度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接受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由于教育能够明显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增进社会公平,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温家宝总理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为此,本刊约请了四川省内部分高校与中小学校教育管理者围绕“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进行了探讨,对实现教育公平进行了一些理性思考。也提出了初步的实践建议。本专题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与参与。[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就必须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上下功夫。晋中市教育局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四化”为目标,以“两改”为着力点,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公平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公平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理想,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教育公平与效率和谐是教育发展的永恒追求;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追求教育公平与效率和谐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时代特征;教育公平是个人和政府的共同愿望,是我国教育改革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教育公平是相对的,教育公平与效率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1.
教育公平是教育的社会理想和教育政策追求的目标,它的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不均等情况下,经济落后地区的女童就学难问题很突出,“择校”行为中的公平问题也是人们不断思考的问题。从我国现实情况看,补偿原则使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获得受教育的机会,体现了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准则应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应以公平为先,在非义务教育阶段适度地以效益为主,教育普及和提高质量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公平与素质教育具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做到职业教育公平,其素质教育追求才能实现。职业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实现,职业教育领域的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理念在职业教育领域内的反映。通过合理调整学校资源、配置师资和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能实现职业教育公平,保证职业教育入学机会和教育过程的平等,从而对其素质教育发挥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3.
社会公民所需要的优秀教育资源相对来说是稀缺资源,造成了择校风严重。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充分的共享优秀的师资资源和教学资源,是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在我市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活动,来探讨有效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的教育公平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等与效率和谐统一的社会公平是促进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公平既有公平的普遍性,又有自身特点,应根据教育公平的本质特点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实现教育公平必须追求和实现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和谐统一,应坚持普及与提高、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免费和强制性原则,积极消除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性和局限性的矛盾,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及其评价模式,坚持教学民主与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战略地位与新的奋斗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七大把教育事业的战略地位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对我国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更加突出全民教育目标,更加突出教育质量目标,更加重视教育系统的功能目标,更加重视教育的现代化程度。我们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党的十七大的基本精神,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注教育平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晓辉 《教育学报》2005,1(3):53-58,91
教育平等应当全面体现于受教育的权利、教育中的权利和教育后的权利等三个方面的平等。不仅社会本身不平等,学校也在参与和制造不平等,因此更有必要关注教育平等。只有通过履行国际承诺,扩大教育供给,促进社会公平,才能逐步向教育平等迈进。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初期英美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详细分析了英国《使用技术:下一代学习(2008-2014)》战略和美国《变革美国教育:用技术促进学习》战略,认为英美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启示在于:以促进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加强教育信息化的战略研究;坚持以人为本,以教育需求为导向,开展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以教育质量为抓手,促进教育系统整体变革;以教育信息化为手段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教育惠及全民,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效益,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美国20世纪60至80年代的教育机会均等运动在教育公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该运动显示出美国教育机会均等有四个方面的含义:机会的平等、结果的平等、能力的平等和选择的平等,反映出教育机会均等的含义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程;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基本策略有补偿教育政策与学校选择制度两种.鉴于我国实现教育公平的现状与经济实力,现阶段实现教育公平的策略要以补偿措施为主,同时需要做出教育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英国工党在1997~2009年间的12年连续执政中,义务教育投入政策与前保守党执政期间大为不同。英国工党在教育方面基于平等的理念,崇尚教育公平,强调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对贫困人群的关注,主张兼顾市场竞争与社会公平,因而在执政期间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缩小教育发展中的差距,同时对拨款方式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20.
公平是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价值追求,强调并逐步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化,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我国目前存在的城乡之间、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地区之间、同一区域之间、高等教育内部之间的资源配置失衡状况,要求尽快建立一套保证公共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政策制度是保证教育资源供给和平衡的前提,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保证政策具有执行力的关键,通过法律保障制度追究违规行为是防止教育资源配置权滥用的重要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