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有价值的教育学是与人类幸福相关的教育学,表现在:它是成为人类生活方式或存在方式的教育学;能够在对生活的直观中,深度介入人类生活,创新生活意义:既能面向人类的幸福,也能直面人类的苦难。教育学的幸福观与对教育的理解、与教育对生命的态度有关。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2.
面向人类幸福的教育学——兼论教育学的基本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学的用处和价值已有多种认识与理解,但由于缺少整体的人类这一标杆,而缺失了面向人类幸福的教育学。与之相比,相关学科都以不同的方式与人类幸福联系在一起,并因此成为人类的精神财富。最有价值的教育学,是与人类幸福息息相关的教育学。具体体现为:是成为人类生活方式或者存在方式的教育学;是能够在对生活的直观中,深度介入人类生活,创造新的生活意义的教育学;是既能面向人类的幸福,也能直面人类的苦难的教育学。要实现教育学的价值,必须回答教育学视野中的"幸福"是什么以及如何以教育学的方式追寻和获得人类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苏保中 《考试周刊》2010,(57):216-216
在长期的思考与实践过程中,我们建立了一个基本的假设:学校的学习文化会对学生当下或未来的生活方式构成重要影响。要帮助学生建构起适应未来的并对个人来讲可能是幸福的生活方式,其根本出发点是创新学生的学习文化。《辞海》、《辞源》对"文化"这个词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美国人类学家R.林顿说:文化指的是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生活是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相似文献   

4.
我一直认为,人类的演进有三种基本方式:一是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基因的进化;二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进步;三是教育学意义上的学习方式变革。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进化是人类生理基础的进化;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类进化是人类生存方式的进化;而教育学意义上的人类进化则是人类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思维方式的进化。大而言之,改革学习方式,是人类进步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我们正处在“拼命赚钱,及时行乐”的时代、享乐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经济主义是现代明的主要支撑点。生意场上竞争的刺激,夜总会里灯红酒绿的陶醉,成为了人们最羡慕的生活方式,面对如此繁华世界,一位睿智冷静的学都却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人类这种以对自然界的过度掠夺和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为代价的生活方式可维持多久呢?卢风教授在其新《享乐与生存-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环境保护》(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中认为:人类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关键性的一次抉择,即生存抑或享乐的抉择,人们在“物质丰饶中纵欲无度”的生活方式已从根本上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类需要以追求德性、内心宁静和极高精神境界为最高价值目标的新的启蒙,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类改变现有的危险的生存方式,使人类开始新的生活,走向新的明。  相似文献   

6.
当今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的信息化也已经冲击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教育不再仅仅是"粉笔加嘴巴"的传统模式,  相似文献   

7.
幸福,是人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人类挚着追求的目的和理想,他与人生、社会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对此,中国古代思想家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生活心理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造物设计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它包含于一切人造物品的形成过程之中,就此而言,人类文明的一切产物无不是设计的成果,只要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有造物设计,各种各样的造物设计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它既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又是变更生活方式的物质手段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9.
刘红旗 《考试周刊》2010,(39):163-163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我们正在通过加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推进素质教育改变这种状态,以满足信息时代对于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可见,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整合,既是新世纪、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又是教育在新技术环境下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教育回归生活或生活世界,是教育理论界的一个热点议题.站在教育的视野来理解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必须按照教育学的方法,探讨生活与活动、教育活动与教育生活、教育生活与非教育生活的关系,让教育回归生活,追求教育的幸福和生活的完整.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开始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学习、思维方式,同日寸也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教育教学的发展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本文所关注的正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将逐步改变人类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普及小学计算机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时代的要求,社会发展的必然。如何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电脑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有趣、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下面笔者就从“趣”、“玩”、“练”、“赛”、“帮”这五个方面谈谈我的尝试与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陈宪恩 《文教资料》2011,(21):107-108
幸福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旨归。教育作为人类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并且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一部分,其与人生幸福的关系尤为引人注目。本文认为,教育对人生幸福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应该为人生幸福奠基。但是教育的现状又令人担忧。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如何改变?作者怀着"教育可以成就幸福"的信念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积极求解。  相似文献   

14.
幸福是人类社会向往的目标,是人们不辞辛劳的一个目的。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幸福是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是人类存在的至上目标。”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不仅要对社会问题传道、解惑,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还应当通过各方面的力量为社会的幸福作出贡献。“幸福观教育是德育的起点。”[1]学校德育工作能够对社会的幸福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什么低碳生活?它是在人类生活受到气候变化威胁的时候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对传统的生。活习惯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6.
什么叫低碳生活?它是在人类生活受到气候变化威胁的时候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对传统的生活习惯提出了挑战。对于我们来说,实践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应该积极从节电、节油、节气和回收四个方面去做。  相似文献   

17.
和谐是一种美,是人类社会活动永不止息的完善、理想追求,也是一种社会的和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和谐的课堂社会是师生得以实现其存在价值的课堂社会。具体说来,“和谐”在课堂社会中的体现主要在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马玲 《河南教育》2009,(12):8-8
“晨诵、午读、暮省”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一种回归朴素的生活方式,也是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周玉 《教育探索》2006,(9):F0003-F0003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这一论点在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沙洪泽教授的专《教育——为了人的幸福》一书中得到了系统地阐述。这是率先人伦理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多角度对教育这一概念深刻内涵的全新阐释,读来既觉振奋,又颇同感。  相似文献   

20.
音乐教育与国防教育的结合,就是指在教育学原理与系统论、协同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运用音乐教育独特的育人方式发挥其独有的审美功能,使它与国防教育这个子系统协同合作、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促进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运动,以形成协同效应。人类生活离不开音乐,人类表达思想感情要借助于音乐,虽然音乐教育是属于素质教育中的一个子系统,但它本身还包含着思想教育等多种成分,音乐教育与国防教育之间也存在着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