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元济图书馆的前身为海盐县图书馆,筹建于1984年,为纪念近代海盐县籍文化名人张元济先生,后将其命名为张元济图书馆。张元济图书馆扩建工程(新馆)2010年6月1日开工,2011年12月31日扩建完成并开馆。  相似文献   

2.
张园 《兰台世界》2012,(4):12-13
张元济先生字筱斋,号菊生.他出生于1867年10月25日,于1959年8月14日去世.张元济原籍浙江海盐,在1892年考上进士,并担任过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张元济在戊戌变法时曾经被光绪皇帝破格召见,但在变法失败后被革职.在1898年,张元济入南洋公学(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管理译书院事务兼总校,后来又担任过公学总理.1901年,张元济出资创办商务印书馆.1926年,张元济担任商务印书馆的董事长直到去世.张元济的许多关于近代图书馆的思想都非常有见地,并创建了多家近代图书馆,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张元济的图书馆学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玲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10):136-139
分析张元济的图书馆学思想,认为1897年张元济与他人集资创办的通艺学堂图书馆是我国最早使用图书馆三字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图书馆,其独创的图书馆求书四法实现了其理论主张--对公众开放。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4月25日,《张元济全集》出版座谈暨第四届张元济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浙江海盐召开。本次活动为期3天,包括张元济纪念馆开馆和思想研讨会两项内容,由商务印书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中国社会科学报社、海盐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据了解,张元济故居海盐县投资4300多万元,启动了"张元济图书馆新馆扩建"工程和"张元济纪念馆"  相似文献   

5.
王世伟 《图书馆论坛》2007,27(6):265-270
论述了张元济对合众图书馆的贡献,包括张元济是合众图书馆的主要创办者、主要管理者和馆藏文献的重要捐献者,并对其教育救国等思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近代的中国出现了众多的优秀图书馆管理者,如徐旭、叶景葵、章鸿钊等,而张元济也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为近代图书馆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本章就张元济对近代图书馆的贡献来浅析其对图书馆产生的影响。张元济(1867—1959),号菊生、字筱斋,海盐武原人。在光绪十八年(1892)时考入进士,并因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出版人张元济的图书馆事业为中心,通过对张元济参与图书馆事业的历程以及其图书馆理念与实践的考察,窥探民国出版界与图书馆界的互动及影响,最后指出,两个看似"跨界"的界别同属特殊的"文化事业"行业,需要紧密合作才能实现共赢,而至今缺乏的就是缺少张元济式的人,一个真正以"文化精神"办"文化事业"的知识分子群体。  相似文献   

8.
《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有:"《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董仲舒撰明嘉靖三十三年周采刻本张元济跋傅增湘校跋并录黄丕烈题识又录张元济校"。四周双栏,九行十七字,黑口,单鱼尾。卷末有张元济、傅增湘手跋。兹录二人《跋》语如下: 张元济《跋》:  相似文献   

9.
张元济先生及其创建的公共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元济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出版家和版本目录学家,也是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开拓者和倡导者。文章论述了张元济先生创建公共图书馆的思想背景、实践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商务印书馆最新出版的《张元济全集》(书信卷)搜集了张元济先生与友人之间的数千封书信,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出版及文化事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张元济先生漫长的一生中学术交往广泛,全集亦不免有所遗漏。以下就是刊载在《江苏省立图书馆第八年年刊》上,张元济与柳诒徵先生之间的来往函,而全集未收。原信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介绍张元济创建东方图书馆的起因、过程、目的和东方图书馆的规模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最近,笔者在浙江图书馆发现了张元济先生的两封亲笔信(其中一件已残),这两封信《张元济书札》未收录,《张元济年谱》亦未见记载,相信系张元济先生的未刊信稿。现略加标点并就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叔谅先生阁下:献岁发春,伏维动定纳福为颂。前月杪,诣贵馆检阅《四库全书》,辱承介绍并荷徐、毛二君推爱有加,殷殷指示,所有需阅之书二百数十  相似文献   

13.
本刊今年第3期刊登了柳和城的《张元济与〈永乐大典〉》一文,山东潍坊医学院图书馆陈洪波、郭益云、张翠萍寄来了《张元济与〈永乐大典〉一文失误多》一稿。由于我刊的专业方向不允许就此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杂志编辑部: 《图书馆杂志》第二期刊登的《张元济与新文化运动》是叶宋曼瑛女士多年研究张元济先生和商务印书馆这一科研项目中成果的一小部分。自二十年代末期迄今为止的五十多年间,国内外研究商务印书馆历史的各位专家中,宋女士是最严肃的一位。她不仅不倦地掌握材料,而且跋涉万里进行采访。力图更多地掌握到一手材料。她的研究成果和治学态度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她在论文中独排众议,充分肯定了商务印书馆在张元济、高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的沿革与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图书馆从早期藏书楼到现代图书馆的变革历程,并介绍了张元济、周叔Tao等一批对图书馆事业卓有建树的专家人才。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张元济图书馆馆藏《张氏族谱》的历史背景、海盐张氏家族的基本情况以及《张氏族谱》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张元济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19世纪末到本世纪30-40年代,张元济曹创建了三个图书馆,即通艺学堂图书馆、涵芬楼和东方图书馆、合众图书馆,以其丰富的馆藏为广大读者服务,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张国功 《出版科学》2013,(1):108-112
在搜集整理《张元济日记》《张元济书札》《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和《张元济诗文》之后,1985年,汪家熔写出了《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张元济传》(四川人民出版社,《走向未来丛书》之一,以下简称《建设者》一书)。2012年,年过八旬的汪家熔将其大幅修订更名为《张元济》,被列入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作为"中国近现代出版家列  相似文献   

19.
忆父亲     
开篇的话父亲张元济号菊生(1867—1959),系清末进士,曾参加戊戌变法,被革职后即将毕生精力奉献于我国教育与出版事业,近年来,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父亲遗著:《张元济书札》、《张元济日记》、《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和《张元济诗文》。王绍曾、叶宋曼瑛、汪家熔关于父亲的传记专著也相继问世。家乡浙江省海盐县于1985年建立了张元济图书馆,后又于1987年及1992年两次召开研究父亲生平和思想的学术讨论会。国内书报刊物上也不断登载评介父亲事迹的文章。父亲一生活动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且均建树甚多。因而,有人提出应为父亲“正(?),即不仅称他为出版家、教育家,更可称他为思想家、改革家。仁者智者自可各抒高见,继续讨论。对我来说,他永远是一位督责严格但又爱护备至的好父亲。我在父亲身边生活了五十二个年头,除几次短暂的离别外,可以说是朝夕相处。父亲思想遗产十分丰富,现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陈训慈担任浙江图书馆馆长期间与张元济交往的史料挖掘,从一个侧面反映陈训慈先生在浙江图书馆历史上的功绩及20世纪30年代众多专家学者对浙江图书馆业务建设和事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