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试图探析基于网络博客的知识博客——一种全新的知识管理模式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国内图书馆界博客应用现状,并就图书馆创建博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当前,博客在我国发展得如火如荼,博客及博客化正在成为互联网的热点和焦点之一,并被视为继E-mail、BBS和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由博客短暂的发展历史来看,博客并不是全新的事物。个人网站进一步的大众化。就是博客浪潮的生命本源。博客技术门槛的过低,以及概念、模式的迅速复制,是它得以迅速传播并受到广大网民的欢迎的重要原因,也使得它将个性化的知识积累、信息过滤和深度沟通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论图书馆博客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客是一个中立、开放和人性化的精选的信息资源平台,被视为继电子邮件、BBS和ICQ之后的第4种互联网沟通工具,作为互联网时代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将影响到我们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博客文化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图书馆博客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微博是近两年来继BBS、博客新兴起的一种最具诱惑的新媒体交流平台。微博这种集新闻与社交于一体的新兴传播交流渠道急剧地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其对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包括互联网在内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微博具有一些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体及互联网其他媒体的传播特点,微博的议题设置过程也就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5.
康佳 《青年记者》2008,(8):59-60
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流工具,正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化。博客在我国以极快的速度发展,作为新兴的媒体传播形式和交流沟通方式,它没有约定俗成的行规和自然而然的规范,人们在看到博客带来的信息革命、思想革命的同时,又不由得对博客带来的负面影响忧心忡忡。一些涉及博客泄露他人隐私,通过博客进行性、暴力等等有害信息的传播现象在博客中屡见不鲜。许多人担心,博客会不会成为一个新的垃圾信息场?会不会成为自由泛滥后不负责任的失控世界?会不会成为言论自由滥用,  相似文献   

6.
王晓骏 《新闻传播》2010,(5):143-143
所谓博客现象是指人们在网络上利用博客工具创建博客网站、写网络日志的现象。作为继电子邮件、BBS和ICQ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沟通工具.博客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外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较早。有“博客教父”之称的丹·吉尔默(Dan.Gillmor)针对博客这一现象提出了“草根新闻学”,并推出了个人新作《个人媒体》。而国内自从“木子美现象”以来,博客也进入了广大网民的视野,成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方式。那么,这种媒介技术的发展究竟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7.
《上海档案》2007,(4):31-31
周林兴在《北京档案》2007年第3期撰文,提出利用网络.创建档案知识博客群的设想。文章论: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对网络的依赖和迷恋在不断加强。档案馆的工作重点也必须从传统的纸质文献处理向网上数字化信息处理转移。因为博客具有零技术等特性,通过超链接,可以使个人博客与同一部门的其他工作人员的博客链接成一个部门博客圈,同时部门博客间再互联形成整个档案馆博客圈,馆际之间就可以互连成档案馆联盟博客群。在档案馆内部,可以通过一种“聚合”方式收集员工公开的信息,使得档案馆各部门之间、馆领导和职工之间、馆员和馆员之间、馆员博客与利用者博客之间保持思想交流的通畅,从而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团队作战能力.提高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8.
2006年,是博客(blog)、播客(Podcaster)高歌猛进的一年。作为一种新媒体现象,博客、播客在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对传统主流媒体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主流媒体把世界划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大阵营,人们不是作者就是读者,不是广播者就是倾听者,不是表演者就是欣赏者,不是传播者就是受众。但在新媒体中,人们既是作者也是读者,既是广播者也是倾听者,既是表演者也是欣赏者,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众。传播者和受众格局已被彻底打破。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析新媒体对抗传统媒体这一现象,由此对后媒体时代作一个简单的展望。平民化的草根博客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9.
知识博客及其在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分析知识博客体现的宽松、自由、开放的交流模式,认为作为知识管理发展新阶段的知识博客(K-blog)有利于组织内部不同类型知识的开发与转换,可为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一个便于知识积累、交流、共享与创造的环境与平台;认为知识博客能缓解传统知识管理的瓶颈,实现学习的日常化,在知识转换与知识创造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新闻博客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春晖  贾甲 《今传媒》2005,(6):53-53
“Blog博客”是英文单词“Blog”的音译,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简称网志。是继Email、BBS、ICQ(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在网络领域中新兴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于美国。目前美国博客人气继续高涨,浏览量大幅上升,类别很多,比如战争博客、日记博客、知识博客、新闻博客、专家博客、技术博客、群体博客、移动博客、视频博客、音频博客、图片博客、法律博客、文摘博客等。新闻博客是博客形式中的一种。美国著名的新闻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网站从报道克林顿绯闻开始,将“博客”引入人们…  相似文献   

11.
邓劲松  蒋宏 《新闻界》2006,(2):93-94,92
博客,其英文为Blog,即是Web Log(网络日志),源于1998年美国,流行于2000年,2002年被引入中国。《市场术语》对博客的解释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博客的出现,标志着互联网从“信息共享”开始向“思想共享”和“知识共享”转变。  相似文献   

12.
继2005年的“博客元年”之后,博客这个精灵被众多媒体评为2006年最热门的互联网现象,并被称作开启“全民写作”时代的电子英雄。当博客被越来越多的人当作口头禅时,它便成为人们的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它如同人们传统生活中的饭后甜点和下午茶,已经慢慢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新的社会环境和新的媒介生态促生了一个“博客时代”,技术等众多因素促使博客出现诸多新的发展态势,即博客的新闻化、博客的商业化、博客的论坛化。这被称之为“换上新媒介时代的多彩外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刘明寿  陈燕 《现代传播》2007,(4):140-141
一、博客:科普传播的新载体 目前我国互联网上的科普博客作为博客家族的衍生部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在谷歌搜索引擎中有关科普博客的查询结果有57.8万项.作为一种互联网上新兴的交流技术,"科普博客"的出现无疑带领人们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科普传播时代.  相似文献   

14.
经济报道是媒体的重头戏?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媒体的经济报道来关注经济现象,学习经济知识,解读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博客技术应用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严海帆 《图书馆论坛》2007,27(2):92-93,91
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方式,正备受人们关注,文章介绍了博客的概念和特点,并就建设图书馆信息服务博客的可行性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付松聚 《青年记者》2007,(3):129-129
博客是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的新生宠儿,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据中国互联网协会交流与发展中心发布的《2005—2006中国互联网产业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博客数量突破1亿,而在中国已经达到1600万,预计2006年中国博客规模将达到6000万。目前,我国已经有三大博客网站,即博客网、中国博客网和BLOGBUS,统计中国博客的注册用户达到740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博客社区内的非正式交流:基于网络链接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博客是互联网上一种新型的计算机中介交流系统.随着越来愈多的科技用户使用博客进行在线交流,博客社区逐渐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科学交流网络.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和中国最大的IT博客社区内的链接数据,我们对博客交流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了探索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博客交流网络是一个小世界,幂律现象十分明显;博客网络内存在核心博客和普通博客之分,两者共同组成了各种星状拓扑结构的子群.本文的发现对于创新科学交流体系和设计新一代科学交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虚拟社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虚拟学习社区是未来学习型社会中一种很有价值潜力的网络学习方式,以虚拟学习社区和知识交流模型为基础,以"小木虫论坛"为例,剖析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交流主体、知识交流课题和知识交流方式,并提出关于当前论坛知识交流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博客:网络传播的新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罗慧 《新闻记者》2004,(10):40-43
近两年来,博客及博客文化正成为互联网的热点,并被视为继E-mail、BBS和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网络传播无国界,"博客不是全新的事物,黑客进一步的平民化,个人网站进一步的大众化,就是博客浪潮的生命本源。它将个性化的知识积累、信息过滤和深度沟通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图情博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量的激增使人们之间的交流已经不再局限于书面和语言交流,互联网的发展、博客的出现为人们进行更深层次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本文从网上搜索到了100个图林博客为调查研究对象,旨在对我国图书情报界博客网站进行一次研究,使大家对图书情报博客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更好地使用博客,也为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