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呈现】教学目标——①引导学生走进校园的春天,感受校园迷人的景物,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母校的热爱之情。②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及由此引发的联想,尽情表达各自内心世界的感受。③积累描写景物的优美句子,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指导过程——片段实录1.创设情境,导于生活。师:同学们,周末,老师在家上网时,看到了汶川地震重建三周年之映秀小学  相似文献   

2.
李波 《教师》2013,(19):52-52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作文教学提出这样的目标:"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观察生活"是这一目标的第一要素,学会观察,需要再现生活;而点染细节,则是写作中提升文章格调的重要方式,所以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从观察生活到写作过程中有着对于人物、景物细节表现的意识与能力的训练。一、善于观察——抓住典型细节的必要途径观察是每一个人不自觉的行为,源于人的本能体验,而用心观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学习目标 1.仔细观察一处秋天的景物,抓住特点写下来。 2.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景物特点写得生动、形象。 3.激发学生关注周围景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背诵;学会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描绘春天美景;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的运用;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地诵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电阻定律 电阻率”承接和发展了前节知识——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是在学生已知的定性规律的基础上的定量描述 ,同时突出了“电阻率”这一新的物理概念 ,这部分知识与现代科技、现代生活、生产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 ,学好本节知识不仅在物理思想、物理方法上有教育意义 ,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 .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理解电阻定律和电阻率 ,能用电阻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 ;知道半导体、超导体及其应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学会简单数据收集和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的方法,会看会填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网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目标:1.培养即兴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景物、事物的习惯,学会抓住特点表现事物,描写景物。2.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当众演讲的习惯。3.通过合作探究、写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勤于写作的思想4.培养学生公证、客观的评  相似文献   

8.
绘景类文章就是描写景物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好这类文章,就要重视景物描写中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社会环境的描写。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怎样指导学生写好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一、抓住景物的特征来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征来观察。我们所重视的景物描写不是作者看到什么风景就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田野或校园附近一处景物,培养学生抓特点观察事物的能力。2.指导学生通过想像把景物写具体,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习作指导】一、引导观察,积累素材首先要求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一处秋天的景物,观察时,要抓住特点。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观察印象。二、读写联系,开拓思路,领悟写法教学时,充分发挥已学过的写景文章“范例”作用,让学生在比较中开拓思路,领悟写法。例如,可让学生照样子填表:三、积累铺垫,分散难点1.下面的词语都是描写秋天景物的,说说这…  相似文献   

10.
解说能力是生活中较为实用的一种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解说能力.具体做法有1.挖掘教材,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为诗歌写解说词并解说;2.播放景物画面,让学生模拟解说;3.选择会徽、徽章、漫画等让学生写解说词并解说.这些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解说能力,同时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写作水平也都会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景物,充分想象。2.培养口头表达的能力。3.体会如何将诗歌的语言具体化的写法,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教学重点结合观察与想象,将春天的特点说具体。  相似文献   

12.
罗初澜 《贵州教育》2008,(22):26-27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的学习进行一定数量的字词积累.   2.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3.体会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淳朴的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淳朴善良的高尚品质.   4.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标设计1.认知目标①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②了解三峡的相关知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Internet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3.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②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审美评价和集体创作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合作精神。2.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剪纸装饰鱼及其表现特征——外形美、花纹美。3.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学会平面的鱼剪纸制作方法。【教学重点】通过欣赏、观察鱼和装饰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内容北京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钟面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钟面上有1-12这12个数,认识分针和时针,知道分钟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述,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培养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使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很简单、很有趣,使他们愿意学数学.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自主探究、互相协作等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及生活习俗等;能流利、有感情地为别人讲述自己喜欢的民族故事。能力目标——通过主题探究活动(在教学网上冲浪),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及自主学习能力(查找、筛选、汇集资料等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应用能力。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7.
胡珏 《政治课教学》2002,(4):19-20,21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理解什么是纪律以及社会公共生活既离不开纪律也离不开法律。 2.能力目标:学生学会观察、想象、判断、分析、归纳、类比,并着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觉悟目标:学生懂得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初步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纪律和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两种手段。 2.引导学生思考、体验如何在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观察黄花梨的枝叶、果实,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在观察中发现问题,设计调查方案,初步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38个生字音、形、义,区别形近字、同音字.认识隔音符号.2.继续培养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提高阅读水平;同时学习作者怎样用准确的话语表达要说的意思.认识比喻词,学习用比喻句造句.3.学习观察事物要有顺序,要抓住事物的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学习按事情的先后顺序整理排列混乱的句子.能依一定顺序观察一处景物,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一段话,要把主要景物写具体,注意用词要准确,语句要通顺.4.结合对词语的准确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8个生字 ,学习与生字有关的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教学说明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李卫、丹丹、小艺一起画画儿时遇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 ,即“谁能画风”。是小艺首先动脑筋想出了办法 ,最后还是三人合作 ,用不同景物的变化描绘出了风的样子。通过学习课文 ,使学生懂得要勤于观察生活 ,遇到问题要动脑筋 ,善于合作 ,敢于创新。本文对话较多 ,适合分角色朗读。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不断创新的意识。教学难点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