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论述了“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并对全国几所高职院校政行企校协同育人创新机制的案例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2.
杜远阳 《考试周刊》2012,(30):157-158
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是职教界的共识和追求。然而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却越来越成为制约高职发展的瓶颈问题,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以破解校企合作的难题为出发点,通过“政行企校”互动.进一步创新、深化校企合作的体制建设和制度建设,研究、探索“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高职"双一流"院校建设重在专业群建设.专业群动态调整可使人才培养能不断适应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可有效促进校企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进而进一步提升高职专业群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形成专业群品牌效应.建立高职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应坚持以下理念:努力突出学校特色;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建立以专业群协作组织为重点的合作模式,如政行企校合作模式等;要准确及时预测专业群人才需求;在资源建设中应形成校企、校校、专业群间以及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共享模式."双一流"背景下高职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建设应以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为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4.
基于高职院校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模具专业,发挥学院江苏省模具行业协会秘书长单位的资源优势,依托"行企校"合作模式,形成了一支由"行业大师、技术骨干、教学名师"专兼结合的"混编"师资培训团队,行企校协同建设现代模具技术师资培训基地,通过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和保障,将示范引领全国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师资培训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以专业升级建设为契机,深入、全面开展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构建"一二三"协同育人平台,积极探索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不断优化高职专业结构,对推动高职院校的积极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大力提升办学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2010年,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文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政校行企‘多元协同’办学体制机制创新”项目被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建设期三年。二年来,学校通过政校行企“多元协同”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建设,形成了“三会两办”新体制。建构了工程中心实体平台,实施“一师双岗”,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有效推进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产教融合是推动高等职业院校特色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当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构建还存在许多障碍,需要从政府发挥主导职能,出台相关法规政策;行业机构引领,协调校企合作多方关系和校企双方通力合作,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开展三个方面来探讨构建产教融合、政行企校合作机制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政行企校"协同海外办学是职业教育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形式."政行企校"合作虽得到了职教领域广泛关注,但从"政行企校"合作角度分析其联动耦合作用在高职院校海外办学中影响机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以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样本,构建"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模型,探索其在中赞职院管理组织架构、处室及院系设置、职业教育型孔子课堂中的作用,并总结中赞职院四方联动的办学机制,为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贡献智慧和方案.  相似文献   

9.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对应用型日语人才有着大量需求,但当前广东地区高职日语专业发展却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广东地区高职日语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项具体对策:开展专业调研,了解人才市场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落实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国际合作,打造专业亮点;深化校企合作,搭建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平台。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主要有"订单式"、引企入校与进企办校、"前店后校"、校企共建企业实体和企业学院等模式。上述几种模式的成功运行,均以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为基础,以优质专业(群)为平台,以配套的管理组织为保障。据此,建立高效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管理模式,必须明确合作目标,强化专业建设,并建立适应性的校企合作教学管理组织。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应从以往院校与企业间点对点的微观合作,向院校与企业、行业、政府间的"线"或"面"的宏观合作方向发展。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需明确"政行企校多方联动,产学研用整体推进"的合作思路,以"双赢"为宗旨,进行合作模式的创新,加强合作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顺利走过跨越式发展后,面临着内涵建设时期的许多问题。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缺位、校企合作双边利益机制缺失、校县合作办学机制不完善、校企深度合作不够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文章从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入手,提出校、政、企合作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通过完善校企合作办学管理、深化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等措施,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对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集团是高职院校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突破口,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离不开政、校、行、企一体“资源集成和利益共享”职业教育集团的有力支撑。本文详细阐述了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职教集团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以晋中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为例,在总结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双师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构建"政行企校生"五方联动机制,建设符合区域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助于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中国职工教育》2014,(12):177-179
本文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政校企合作"模式为例,在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的"政校企合作"各种模式,探索研究了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的基本规律,即政、校、企在各方共赢的基础上,紧紧围绕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和落实为着眼点和关键点,努力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推行的"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办学模式和创新高职专业建设机制的实践为例,探讨了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创新高职专业建设机制的成效,为新型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机制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结合目前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为了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寻校企合作的结合点,进行了"引企入教"创新与实践,"一企四校"协同育人,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人才培养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激发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提升了轨道交通行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有着内在的需求和动力,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政府制定的激励政策及各自的利益诉求被充分尊重和满足的条件下,可实现政校行企协同创新高职育人模式,共同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地方性的特点决定了专业设置必须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在调研苏州区域16所高职院校的基础上,分析了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政行企校合作,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依托区域重点产业,开设新专业"、"坚持错位发展,打造特色专业"等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重点分析了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创新、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招生就业模式创新、科研和服务社会创新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所起的作用.据此指出:在高职院校协同创新过程中,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实现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目标的协同和创新手段的协同;可以有力地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高职院校功能的创新,因而是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打造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