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Java平台中多线程的性质和使用,论述了多线程机制——线程调度模式、同步互斥机制以及内置多线程功能,并对线程的状态、创建和控制方法以及避免死锁的方法作了深入的探讨;同时对Java环境下多线程程序的开发及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在Win9x环境下,实现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以及利用Delphi6.0调用API通信函数开发串行通信程序的方法,并给出了利用Delphi6.0中多线程技术编写多线程处理程序的代码。  相似文献   

3.
陈益  王佩 《教育技术导刊》2018,17(12):165-168
为了避免Java应用程序中多个线程共享同一个资源时产生访问冲突,确保线程安全,采用同步机制为每个线程合理地分配访问资源。编写一个模拟火车站售票过程的Java应用程序,由4个线程完成100张火车票的出售,调用sleep方法查看非同步环境下每个线程访问资源的状况。分析多线程采用同步机制和非同步机制的实验给系统带来的影响。实验证明,借助同步机制能合理地为每个线程提供没有任何冲突的资源访问,使Java多线程程序获得更好的健壮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CATV网的CAI教学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 CATV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该系统利用 JPEG压缩技术 ,在Windows9X窗口环境下提供了中心对终端的实时动态声音、视频同步传输服务及共享式白板功能  相似文献   

5.
该文讨论了线程与进程的关系、多线程的优点及同步技术,最后,通过一个实例,介绍了在Delphi下如何采用临界区技术进行多线程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分析Java多线程、线程调度和同步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多线程实现网络聊天室"实例探讨了同步方法和同步语句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从多线程的概念出发,探讨了Unix环境下多线程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基于多线程技术的数据处理模型,并通过重庆电信计费审核系统,给出了在IBMMX环境下该模型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详述了Window95/98下的多任务、多进程和多线程的含义,基于MFC的用户界面线程和工作线程的建立及终止,进程和线程的优先级问题以及多线程间的同步问题。  相似文献   

9.
多线程是Java的一大重要特征,通过对Java中的多线程创建机制和使用方法进行探讨,分析了多线程中同步的必要性和实现方式,并给出了多线程的实际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10.
多线程是Win32环境下的崭新概念,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Win32环境下的多线程机制实现大数据量处理过程中的取消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寻找复杂非线性 7阶KdV方程的行波解和简单非线性KdV方程的行波解之间的分数形变关系。复杂非线性 7阶KdV方程的行波解和相对应的简单线性方程的行波解之间类似的关系也得到了讨论。计算结果表明 ,分数形变映射法可以十分有效 ,它是非线性复杂方程的求解特殊新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医药院校在校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广东省5所医药院校和5所普通院校在校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调查、统计和分析研究.广东省医药院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率为68.4%,其中成为体育人口占26.5%,与普通高校相比,参与率减少14.8%,体育人口减少7.8%.广东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为"第一,增强体质.第二,舒缓学习压力.第三,娱乐及兴趣爱好所在".影响广东省医药院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为"第一,学习任务繁重.第二,缺乏体育锻炼场地及设施.第三,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易》是“六经之首”。孔子的学说正是从《周易》的天地人三才之道逐渐形成的。因此,可以说“六经”构成了孔子学说的完整系统,我们必须把“六经”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才能从整体上去理解和把握孔子的学说体系,才有可能描绘出一个立体的孔子形象;在“六经”之中,各经都有其偏重之处,《周易》是其哲学总纲,《礼经》《乐经》《尚书》《春秋》是礼乐刑政的原则表述,《诗经》则是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4.
现行护理质量管理改革中尚存在如下主要问题: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低;护理管理缺乏人性化管理;护理质量检查流于形式;护理质量评价内容缺乏“以人为本”的原则等,护理质量管理改革的对策包括:修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实施人性化管理;对护理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知识的培训;服务理念体现人关怀,护理质量管理中以病人为中心;护理管理中采用ISO9000标准。  相似文献   

15.
《论语》和《孟子》排比问的语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比问是问句的排比,《论语》和《孟子》中的排比问颇具语用价值。《论语》和《孟子》中的排比问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孟子》排比问表示疑问的话语标记比《论语》的要繁丰一些,《孟子》排比问的语用价值主要诉诸"辩"体现出来,而《论语》排比问的语用价值则主要通过"辨"实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左传>"赋诗"、"引诗"的<诗>用状况,结合<论语>"论诗"和孟子、荀子的"引诗证理",利用上博<诗论>所传递的评诗信息,可再现先秦时期的两大<诗>学系统--"赋诗"系统和"评诗"系统,补充载籍之缺,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诗经>早期的流播.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老年人个体化给药的必要性及影响因素的阐述,提出了老年人用药个体化的建议,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实现老年人的用药合理化.  相似文献   

18.
《诗经》忧生惜时,愿安稳度过有限人生时日,侧重在个体价值体现的物质生活与社会生活系统;《楚辞》侧重在及时建功立业,个体价值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系统;孔子的科学安排人时间,孟子的不违农时,庄子的将时间观念淡化等,都体现了对个体自我价值的重视。对个体价值的关注,还导致先秦文学中对于个体梦中世界体系建构。围绕着原始心态、巫术思维来象征性地实现血族复仇义务和个体使命,提倡不失时机地成功复仇。由此还派生出梦中雪恨、变形复仇等多重想像。从而先秦文学主题,成为中国众多抒情文学和叙事文学的百川之始。学术史总结也要客观定位。  相似文献   

19.
康德的"至善"概念应当有四种含义,一是"最高的善",即德性;二是"完满的善",即德性与幸福的统一;三是"共同的善",即伦理共同体;四是"最高本源的善",即上帝。这四种含义构成该概念的完整内涵。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要实现“以读者为本”的服务宗旨 ,应突出以上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增强馆员自觉服务的意识 ;二是不断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三是优化图书馆藏结构 ;四是不断完善服务内容 ;五是使服务手段现代化、多样化 ;六是对读者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