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氏文通》把“犹、若、如”归为同动字、状字、断词等不同的字类。所有语法学者都批评《文通》的“状字”论,认为“犹、若、如”是动词。实际上按《马氏文通》的语法体系,“犹、若、如’’应归为状字,归为同动字可以说是《文通》的失误。  相似文献   

2.
《马氏文通》的“主次”是马建忠根据西方语法学说中的“主格”(nominative case)建立的语法术语。它虽然有模仿性的一面,但也有创新性的一面,与西方语法的“主格”有所不同。但《马氏文通》所给的“主次”的定义是有缺陷的,“句之主次”和“读之主次”提法容易造成阅读者的误解。  相似文献   

3.
“顿”是《马氏文通》中论句读的一个术语,但是由于《马氏文通》没有给它立界说,解释也不够清楚,所以人们对它的性质存在不同的看法。通过“顿”与“读”、“句”的比较,解释“顿”是马氏论句读的一种语法单位,是句的下位概念,其句法作用略同于现在我们所说的短语,与书中的“读”是同一级语法单位,虽然在形式上似乎有交叉之处,但是它们之问实际上是对立和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马氏文通》从“云”字所处的句法位置上来探讨“云”字的用法是科学的、可取的;《马氏文通》对“云尔”等的分析细致入微,可称精到。但是,就“云”字部分所涉及的17处引文来看,《马氏文通》在“云”字的一些语法与释义上还存在着武断之处。本乎此,从三个平面对17处引文的“云”字进行了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马氏文通》作为中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汉语语法理论著作 ,对汉语句法学有其重大贡献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介绍了《文通》中的各个“次” ,重点分析了《文通》论“次”时出现的错误 ,并指出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李润 《茂名学院学报》2003,13(2):13-16,23
《马氏文通》的“次”在汉语语法史中有重要意义。该文探讨了“次”的性质、范围和来源,“次”与“格”的区别及使用范围,分析了“次”的作用、“次”的矛盾及其原因,指出了它在语法史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吕叔湘、王海所编《马氏文通读本》是“《马氏文通》研究”的经典之作。它有注释700余条,评论者曾给予很高的评价。但也有一些注释存在着可商之处,需要加以讨论和澄清。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语法现象的规律性、语法结构的系统性、语言事实的周遍性为视角 ,运用语法分析和实证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评析了《马氏文通》关于“为之 N”结构的解说。本文认为马氏对此式视作单宾结构的三种解说中 ,偏次一解全然错误 ,转词、司词二解尚未尽当 ;本文认为此式在绝大多数语言场合下宜当解作“为动双宾”结构  相似文献   

9.
《马氏文通》"加词"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词”是《马氏文通》中的一个术语,但它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它包括好多内容,过去认为它有两种,或三种表现形式,文章则认为它至少有七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甚至还可包括这七种形式之外的内容。《马氏文通》的“加语”、“加读”、“加辞”实际上也是指的“加词”。  相似文献   

10.
《虚字说》的虚词理论及阐释方法对《马氏文通》产生深刻影响.两者都反对“缘词生训”的阐释方法、同受文气论影响、皆为蒙童所作是《马氏文通》之所以会接受《虚字说》虚词理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马氏文通》没有使用“单句”、“复句”术语来区分句子 ,因为它所参照和模仿的西方语法学中没有这样的术语。“单句”、“复句”是中国语法学者在《马氏文通》之后借鉴西方语法理论、结合汉语实际创造出来的句法术语。《马氏文通》为“单句”、“复句”术语的提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顿”与“读”是《马氏文通》中的两个重要术语,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难以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文章主要分析了“顿”与“读”的异同,提出了在语言问题上人的主观性和语言客观性的统一,并对一些学者的观点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13.
《马氏文通》没有使用“单句”、“复句”术语来区分句子,因为它所参照和模仿的西方语法学中没有这样的术语。“单句”、“复句”是中国语法学者在《马氏文通》之后借鉴西方语法理论、结合汉语实际创造出来的句法术语。《马氏文通》为“单句”、“复句”术语的提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马建忠一方面接受了西方语法学理论中的句法学说,另一方面又继承了我国传统语文学的句法观点,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句法理论。在《马氏文通》中,“句法”一词共出现了44次。《马氏文通》的句法理论由“句法单位论”、“句读成分论”、“次论”、“句型论”、“句子语气和句类论”等五个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5.
试论《马氏文通》的“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是《马氏文通》(下简称《文通》)的一个重要的语法术语,是马氏语法体系的重要内容。《文通》是一部草创之书,存在着理论不周的问题,也存在着模仿与创造的矛盾。马氏对“次”的解说以及人们对  相似文献   

16.
《马氏文通》对"其"字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对后来的"其"字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在疏理《马氏文通》"其"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马氏文通》的"其"字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马氏文通》起词节从起词的本质、构成、隐现、借代等方面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相当于现代汉语主语的句子成分,为后来主语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其中也有不足之处。“起词”论是《马氏文通》句成分理论中最有价值的理论之一,对后来的语法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论语》中的信息为依据,分析孔子设学授徒同弟子从政的关系及孔子荐才之道,进而对“学而优则仕”命题加以分辨。  相似文献   

19.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对静字定语的处理,语法学界普遍认为马建忠是完全模仿了拉丁语法。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因为:一方面,马氏明确地将静字定语与偏次关联了起来;另一方面,《文通》中无迹象表明马氏将静字定语与其中心语视为同次。由此可见,马氏在处理静字定语的问题上注意到并有意识地顾及了汉语的实际。《文通》中的“顿”是因语气停顿而表现出的语音节奏单位,不是语法结构单位。另外《文通》中接读代字“其”与指名代字“其”的区分是不必要的,但马建忠能从修辞的角度阐析两者的细微差别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20.
《马氏文通》关于“动字相承”的理论,开创了中国语法学界对“连谓式”、“兼语式”等谓悟性动词的研究。马氏的研究,为现代语法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这对汉语语法研究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