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教育(海南)》2007,(11):13-13
听课是一项能让授课者与听课者双方受益的活动。通过听课活动,上课的教师能有机会经常调整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升华课堂管理的艺术:而对于听课者来说,在发现他人的缺点同时,也可以增长自己的业务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汲取众人所长为自己所用。听课活动也是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强化教学管理的有力措施。搞好听课这一有益教学的群体性活动,对教学管理而言也能收到多方面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评课是根据授课教师提供的课堂教学实例,结合听课者自己通过课堂观察记录下来的课堂片段,进行交流思想,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帮助、指导授课教师和参与听课活动的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3.
课堂听课是坚持三级评教,强化质量监控最重要的环节。文章分析了课堂听课与教学督导的关系,着重论述了听课的内容,听课者应遵守的听课规则、态度,课后如何评价以及如何与授课者交流听课的信息,为进一步做好课堂听课和教学督导工作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听课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了,因为在每个学期里面,每位教师经常需要开设一次或几次公开课,也需要到其他教师的课堂上听课。从授课者到听课者,我们的角色变了,但我们往往并没有对听课者的角色进行认真的思考,而习惯于作一个评价者、欣赏者。但当我们把听课看成授课者和听课者互相促进、共同学习的过程时,听课者就应该思考自己的角色让自己在听课过程中成为一个“共同遭遇者”是个很好的选择。什么是“共同遭遇者”呢?所谓的“共同遭遇者”就是两个人或多个人相互之间的角色置换,是对某个人所处的情境的感觉、认同和理解,具…  相似文献   

5.
课堂听课与教学督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堂听课是坚持三级评教,强化质量监控最重要的环节.文章分析了课堂听课与教学督导的关系,着重论述了听课的内容,听课者应遵守的听课规则、态度,课后如何评价以及如何与授课者交流听课的信息,为进一步做好课堂听课和教学督导工作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听课是一项能让听课者与上课者双方均受益的活动。但是,如何全面地阐释听课的作用呢?由于听课者的立场、目的不同,对于听课作用的认识各异,有的强调听课的评估作用,有的强调听课的监督作用,有的强调听课的研究作用等等。这些不尽相同的观点,为我们全面认识听课作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概括起来说,通过听课活动,上课的教师能经常地调整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升华课堂管理的艺术;而对于听课者来说,发现别人的缺点时,可以增长自己的业务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可向上课者汲取长处,从各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听课活动也是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杜存军  马国智 《考试周刊》2012,(71):184-184
常态下的教师听课是和学生坐的方向一致,面朝黑板,即面向授课者,既观其形,又闻其声。因对面坐着听课的同行和领导,授课者会竭尽其能,尽情"表演",造成很多课华而不实,作秀成分很大,以博得听课者的好评,至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则忽略不计。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评价,违背新课程理念,我们必须摒弃,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机制,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听课须坐在学生的前面,面向全体学生,  相似文献   

8.
听者有心     
<正>听课是一种观察课堂的活动,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听课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做一个有心的听课者,通过聆听授课者的讲解之声、点拨之音,观摩教学活动,借此反思自身,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听者需有真心。听课教师要真心准备腹稿,怀揣自己的课程设计思路、教材处理方式、教学环节设计。  相似文献   

9.
近来 ,很多学校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听课方式———推门课。操作方法是学校事先不通知授课教师做任何准备 ,组织一班听课者能随时悄然进入课堂进行听课。这种听课方式给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一定的督促和检查作用。有些学校还准备把教室改门改窗 ,长期开展这种听课方式。学校事先没有给授课教师打招呼 ,直接进入课堂听课 ,使我回想起1978年中学生时期一节难忘的课。一天 ,教数学的沈老师给我们上课 ,六七分钟后学校领导带一些教师进入课堂 ,还未坐定 ,沈老师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 ,大声要求进入课堂者 :“你们不能这样随意进入课堂 ,请出…  相似文献   

10.
在听课活动中,不少听课者没有事先做准备的意识和习惯,以为带着纸笔就可以直接进入课堂,在课堂中要么是记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要么是听到底,记到底,成了纯粹的"笔记员".  相似文献   

11.
听课之我见     
听课是教学过程中听者与讲者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取长补短的一个过程。它是讲课者与听课者双方均受益的活动。通过听课 ,能发现讲课者在讲授本节课时的不足与长处 ,以使他发扬长处 ,弥补不足。经过听课 ,经常地调整教学过程 ,这样教学效果就可得到提高与升华。而对于听课的人来说在发现别人的缺点时 ,还可以增长自己的业务知识 ,同时可向听课者汲取长处 ,这样听课者从各方面可得到提高和发展。听课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要经常听 ,要听各科教学。一、听课先要备课听课也要“备课” ,这种说法听起来令人难以接受。听课就听课 ,…  相似文献   

12.
高子阳 《江苏教育》2007,(13):36-37
从多角度确认自己的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中不可缺少的思维。“确认”之理念来自于“国际教师培训中心”,其主要精神是听课者对授课者的课提三至五条优点,并且逐条分析形成一篇较长的文章,以让执教者阅读后真正确认自己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听课是一项能让听课者与上课者双方均受益的活动.但是,如何全面地阐释听课的作用呢?由于听课者的立场、目的不同,对于听课作用的认识各异,有的强调听课的评估作用,有的强调听课的监督作用,有的强调听课的研究作用等等.  相似文献   

14.
怎样写听课笔记,本身没有可以遵循的模式。一些学校和教研单位有时给听课者印发听课记录本或听课卡什么的,一些听课者时常是按上面的栏目填空,我认为不足取。听课,跟授课一样,要有自己的个性特色。听课者要有独特的观察能力、欣赏能力、鉴别能力、领悟能力、评判能力,听课时的所听、所看要变成所感、所悟,而这些都要用笔记录下来。记录的目的是为了备忘,为以后的评课和为自己的反思、领悟做准备。  相似文献   

15.
夏发祥 《教育文汇》2010,(12):29-29
对公开课、研讨课、优质课进行评价、交流,是一种非常好的教研形式。通过听课、评课,听课者能够学习、吸纳授课者的优点和长处;授课者可以听到各种建议和意见,促进自身反思,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许多人认为讲课是一门艺术,其实听课也是一门艺术.听课是一项能让授课者与听课者双方受益的活动.但在有的教师眼中.听课不是一种需要珍惜的权利.而是一项不得不去完成的任务.所以.许多教师以工作忙不想去听课,有的以听课受罪不愿去听课.  相似文献   

17.
听课是教师最熟悉、最直接的一种教研活动。听课,要从宏观上来把握整个课堂,诸如对教学目标、课堂结构等诸多教学要素进行分析、诊断问题。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细节也往往能反映出一些问题。所谓“一花一沙一世界”.细节能折射出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而教师的不同的处理方式往往体现教学水平的高低。以下是本人在听课时记录的几个教学片段。对于整堂课来说。它们只是教学过程中激起的点点涟漪.但一个善思考的听课者却可以从中关注教与学.反思教学观念、行为和教学效果.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指出:"倾听的能力包括理解教师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两部分."课堂听讲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活动听力和理解是它的基本要素.语文能力应首先把这种基本要素作为强调和培养的目标.教师授课时,不能满足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认真状",要对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等进行大胆创意,引导学生最大程度的处于积极的听讲状态,以提高授课和听课效率.  相似文献   

19.
听课是一门艺术,通过听课能促进上课者和听课者双方的进步和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听好体育课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明确听课的目的,端正听课态度.其次,要掌握听课的技巧.最后,要将收获记录下来.能做到这些,就能较好的通过听课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业务素质,从而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正听课,作为学校的一种教学研讨方式,得到了一线教师的热捧。在听课评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执教教师的优秀教学设计,还能了解教师的设计意图和对课堂的评价标准,从而促进自身教学理念的更新,改善自己的教学状态。在听课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听课教师带着听课记录本,搬个凳子坐在教室的后面,奋笔疾书,认真记录着执教者的教学流程,生怕遗漏了精彩的环节。课后,执教者交流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听课者围绕教学环节展开评论,亮一亮教师在课堂中的精彩点,点一点不足之处。最后,曲终人散,大家各自忙着各自的工作,曾经的听课活动成了一种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