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课前播放《月之故乡》音乐,营造氛围,带学生融入情境。)师:哪位同学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生答。)月与故乡的链接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今夜月明人尽望,  相似文献   

2.
月亮,悬挂在中国古典诗坛的上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自《诗经》始,历代诗人便有着解不开的月亮情结。陶潜“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的隐逸情趣,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夜独酌》)的飘逸心性,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  相似文献   

3.
一、自然意象 1.自然景观类:月、流水、斜阳、风、烟、霜等。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如: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刘禹锡的《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相似文献   

4.
师:走进古诗世界,我们惊讶地发现,这里处处有月亮的影子。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了许多有关月亮的诗歌,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生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生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生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生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师: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月亮有如此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诗人?诗人又在写月亮时寄托了哪些情感,让这个平凡的星球变得如此富有诗意?月亮究竟在中国文人笔下代表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点击“课堂探究”网页)师:在中国众多文人中,苏轼是比较喜欢写月亮的,而…  相似文献   

5.
月光幻想曲     
古往今来,人们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咏月之诗文实在不少。月,作为诗歌中的一种意象,多是表达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如千古绝唱"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有时用来表达诗人无奈的情感,或感叹人生一瞬、时空永恒,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耿林莽的《月光幻想曲》却是另一种境界,请看——  相似文献   

6.
在诸多星球中,月亮是最能够撩拨人们情怀的奇物天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明月千里寄相思”……干百年来,人们望月生情、以月传情,流传着很多神话、故事;也留下很多睿语佳句。请以“月亮”为话题,选择适合自己的言情写志或记事明理的表达方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章(诗歌不得少于20行),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相似文献   

7.
古代游子诗人与月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中国人爱月亮,仰望明月勾起多少美妙的幻想;最爱月亮的是诗人,歌咏月亮的诗篇如璀灿的星光。而咏月的诗人大多是游子,他们诗行中的月亮多是忆国怀乡的月亮,多是思亲恋故的月亮。不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李白,是游子;感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杜甫,也是游子;吟出“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的白居易,正客居异地;遥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东坡,其时也远在他乡。为什么偏偏是月亮幸运地成了诗人游子痴痴以求,眷眷相思的对象?为什么恰恰是游子诗人一齐爱上了那轮高不…  相似文献   

8.
故乡的呼唤     
【小引】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美。吃来吃去,家乡菜最有味;听来听去,乡音最亲切;连盐都是别处的咸——几个大学生到同学家做客,每人做了一道家乡菜,后来,大家嫌一道扬州菜过咸,做菜的女同学却说:“哎呀,你们这里的盐怎么这么咸?”其实,并不是家乡的一切都好,只是我们的根扎在了那里。●月是故乡明月是故乡明刘棣华皎月当空,清辉泻地,或倚窗,或伏几,或辗转床榻,常常会涌起一股或浓或淡的乡思。读古诗,总不免要为那些寄寓乡思亲情的佳作所吸引。像读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相似文献   

9.
一天空中的圆月,像一个蒙着面纱的美人儿,凄美、孤傲,受人欣赏,被人咏叹,却依然宁静如故,不曾骄躁。她比传说中的嫦娥更漂亮吗?我不知道,曾经跌落的流星知道吧。二月亮里有每个人所眷恋的故乡,不论你身在何处,飘零何方。于是乎,李太白把盏畅饮"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于是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咏叹油然而生……月亮是诗思的源泉,汩汩流淌出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可伶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的佳句……  相似文献   

10.
中秋佳节,皓月当空,吐辉播明,似冰雕玉琢,留给人们无限情思。历代文人墨客面对中秋月更是吟诵不已,写下了很多名篇佳作。李白一生把明月当成自己亲密无间的朋友,经常“邀明月”为伴,开怀畅饮。他在《把酒问月》中写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古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人生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可明月却与天地长存,永放光辉。每逢佳节倍思亲,独在异乡的游子,仰望明月,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表现了望明月而思乡的情感。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相似文献   

11.
王彩霞 《快乐阅读》2011,(15):124-125
1.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  相似文献   

1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感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诗人对月亮情有独钟,常以月亮为吟咏对象,借此表达特定的情感,"月"意象在古诗中具有典型意义,也是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中的考查重点。探析"月"意象的内蕴,有助于学生解读与月亮有关的诗歌。  相似文献   

14.
在诸多星球中,月亮是最能够撩拨人们情怀的奇特天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明月千里寄相思”……千百年来,人们望月生情、以月传情,流传下很多睿语佳句。请以“月亮”为话题,参考下列立意提示,选择适合自己言情写志或记事明理的表达方式,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相似文献   

15.
<正>杜少陵有一首思乡怀亲诗,题作《月夜忆舍弟》,其诗曰: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此诗当是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诗人流寓秦州时所作。诗一开篇,用"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描写眼前实景,似信手拈来,毫无用心着力处,实则为入题做足了准备。秋天是大雁南归的季节,诗人流寓他乡,闻雁声而起思乡怀亲之情。且在这种感情的促使下,他抬  相似文献   

16.
读了《语文知识》2003年第3期刊登的凌士彬先生的《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集释》一文,深受启发。现不揣浅陋,再补释若干常见意象,以供考生复习之用。月亮望月思乡,是人类最自然的情感,几乎成为诗歌中永恒的主题。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  相似文献   

17.
凉亭绪     
<正>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题记炎危渐退,玉露生凉,金风祛暑,已及新秋。八月十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凉亭中静静的,月静,花静,人静。他看着皎洁的月盘倚在云端,露出了一丝愁容。思乡的目光,瞭望似乎同为游子的月亮。他看着公园里的凉亭,一步步缓缓地踱了过去,月亮透着淡淡的光辉淌进脑  相似文献   

18.
《泊船瓜洲》入选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月是故乡明",本单元的编排目的是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之情,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一些景物或事物表达情感的。那么,在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聚焦语言,从而运用语言呢?笔者认为,不妨从古诗的"意象"着手,解读诗言。一、地名意象,领悟诗歌写法"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两句诗中的"京口、瓜洲、钟山"这三个地名意  相似文献   

19.
(一)“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回答33 -35题 :33.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 ,这表明()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 ,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 ,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34.“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每逢中秋佳节 ,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有()A.共同语言B.共同地域C.共同经济生活D.共同文化心理35.“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  相似文献   

20.
<正>唐诗中的月亮意象是古代诗词中最具魅力的形象之一,它给情思一个载体,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具有极为丰富复杂的审美意蕴,是中国文化最富有典型意义的象征物。阅读《全唐诗》,一大批诗歌的题目沐浴在月光的滤洗和浸润中:《春江花月夜》《月夜》《望月怀远》《月下独酌》《把酒问月》《月夜忆舍弟》《江楼月》……真是月意缕缕,月光无限。月亮,本无生命情感,是唐代的诗人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溶进月光里,注入明月中,从而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