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煤炭开采与其它矿产资源相比,煤炭资源在开采过程中具有更为严重的安全与环境问题。本文结合煤炭资源采矿权价值的影响因素,从成本和效益的角度分析了安全与环境对煤炭采矿权价值的影响,建立了安全与环境对采矿权价值影响。  相似文献   

2.
煤炭资源是现今社会不可或缺的资源,但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提高回采率至关重要;为达到高产高效建设矿井,目前所有大中型煤矿均采用综放开采工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选择可放性好的煤层,合理确定放煤步距和放煤顺序,合理确定采放厚度,增大割煤高度、加大工作面长度和工作面推进长度,提高综放开采回采率.  相似文献   

3.
煤炭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浅层的煤炭资源已被人们开采殆尽,我们不得不转向深层地质的煤炭资源。但是我们需要清楚的知道,深层地质的煤炭资源开采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必须要将多种地质勘探技术综合起来运用,从而有效的开采煤炭资源,缩短其生产的时间,提高其开采效率。本文就煤矿矿区的综合地质勘探与煤炭资源的开发进行全面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陕北沙漠区煤炭资源富集,生态环境脆弱,区内唯一具有供水意义和重要生态价值的含水层位于煤层之上,沙漠区表生生态对萨拉乌苏组地下水位埋深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合理生态地下水位埋深为1.5-5.0m,控制地下水位是生态脆弱矿区科学开采的核心。以控制地下水位为目标,以地质基础研究为基础,分区分类进行开发,是生态脆弱矿区煤炭资源科学开采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煤矿开采回采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关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全区318个煤矿生产企业实际回采率进行调研统计,分析研究影响煤矿生产企业回采率的主要因素有:煤层自然赋存特征(如矿体厚度、矿体结构、形态、矿体的埋藏深度、倾角等),地质勘探程度,开采规模,开采技术条件,开采方法和开采技术工艺,生产管理等诸多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回采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来矿山开采力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对矿山开采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矿回采率的提升是开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因为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通过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可以实现高效生产,提高煤矿回采率。本文对提高煤矿回采率的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煤矿开采水平。  相似文献   

7.
王宜强  赵媛 《资源科学》2015,37(4):723-732
以我国省域煤炭资源丰度、煤炭经济水平以及煤炭资源流通条件三大要素为基础,借助威弗-托马斯组合系数,分析煤炭资源流动源地系统、汇地系统和源汇复合系统内各区域煤炭资源流动影响因素的组合关系,并以此对各种要素组合类型区域进行划分,将源地系统划分为资源-经济复合型和资源-交通复合型两大类型区域;将汇地系统划分为经济主导型和交通带动型两大类型区域;将源汇复合系统划分为资源-经济复合型、经济主导型和交通主导型三大类型区域。在此基础上还分析了各类型区域煤炭资源流动的主导要素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就神火集团新庄煤矿其中一个采区如何提高边角煤回采率,最大限度地回收煤炭资源进行了相关探讨。该采煤工艺的研究及应用,使采煤工作面不断向井田边界及断层边界延伸;设计在一个工作面中采用台阶式加架等开采工艺,实现了边角煤工作面的布置与回采,为矿井边角煤及不规则工作面的开采探索出了一条新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体现了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具有典型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徐孟 《科技风》2012,(3):163
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煤炭是我国的重要能源之一,高回采率、高产、高效、高安全是采煤工艺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由于各个煤层之间的差异不同,煤矿开采的方法也应随着煤层的变化而变化.本文阐述了不同煤层的各种开采技术,并将此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对煤矿前景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放顶煤开采工艺工作面和采区的回采率计算公式,通过对采煤工艺损失、初采损失、末采损失和端头损失四种煤炭损失的简要分析,对某矿煤厚、煤质和不同试验方法下的回采率等进行试验分析。同时对放顶煤开采工作面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影响工作面正常开机的主要因素是主井的提升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11.
中国火电企业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国芳 《资源科学》2012,34(12):2390-2397
结合中国火电企业发展的特点,采用理论分析、专家咨询和经验选取相结合的方法,从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社会、低碳环境和低碳资源五个方面构建了火电企业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设置了火电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基准情景、受挫情景和低碳情景;构建了三种情景下火电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的IAHP-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托电企业为实例,运用此评价模型对该企业三种情景下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预测评价,得出托电企业的三种情景在模拟期间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得分都是一直上升的。最后,对于各模拟期内如何实现低碳情景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宁夏东部能源化工基地煤炭产业生态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化工产业因关系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而备受学者们和相关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对其中潜在生态风险的评估是指导生态风险管理的必要途径.本文采用风险度量公式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煤炭产业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 宁东煤炭产业存在5种主要生态风险源、4种生态受体和8个生态终点;生态风险概率处于高度风险等级,生态损失度处于中度-高度风险等级之间,至2020年煤炭产业的生态风险值为0.4557,处于中度风险级,属生态风险黄色预警管理状态;开采规模、建设速度是生态风险发生概率的重要影响因子,对生态损失度贡献最大的因子为土地破坏度,其次为水体破坏度.在综合分析生态风险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能源化工基地生态风险管理措施,为生态风险预防、降低生态损失和生态恢复重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国构建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的框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气候变暖、生态恶化等发展难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的两个核心要素是技术和资金,而技术的引进和研发也需要资金支持,资金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最核心要素。目前我国对低碳经济的投入还不足,未来实现产业低碳化还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建设科学合理的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集聚发展资金,提高资金效率,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大湖流域的开发和保护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为我国大江大湖区域综合开发提供良好示范,是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任务。节能减排工作是大湖流域环境治理的研究重点,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节能减排系统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节能减排系统的3个公共因子:资源利用率、绿色能源、政策措施,并由此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可持续发展能源、制定合理政策措施的三大节能减排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最大程度的减小井工开采带来的一系列环境影响,文章通过具体的实验依据,以朱庄煤矿为研究基础,对煤炭开采后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对治理方案研究与分析,对煤炭企业安全、高效、经济开采及巷道支护等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为以后类似条件的矿井环境评价与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低碳发展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作为碳排放主要领域之一的电力行业来说,对电网低碳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既可使电网企业对当前自身的低碳发展水平拥有直观判断,也为国家在电力行业制定相关低碳政策提供方向。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各种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程度和影响电网碳排放的相关要素作为评价依据,构建了一套综合性较强的电网低碳指标体系。同时,针对当前对于电网的低碳评价注重定量分析而缺乏定性分析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实现对电网低碳水平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利用部分地区电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资源型城市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自然资源。然而随着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耗尽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低碳转型升级。基于此本文首先阐释了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影响制约因素,构建了低碳转型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转型等级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评价模型,以17个典型资源型城市为例,通过ML指数及TFP分解值在不同年度的差异化变动进行了实证评价,以检验评价系统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马飞  王小建  王炼 《情报科学》2012,(9):1366-1370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物联网通过对物质世界的感知和智能化管理,具有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率的作用,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目前我国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仍比较滞后。从发展低碳经济角度出发,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从政府与政策、科研和企业等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探索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路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竞争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Based on a discussion on the connotation and affecting factors of enterpri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proposes knowledge competition strategies for enterprises to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coming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y and nat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20.
基于MFA和DEA的东北地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仇方道  李博  佟连军 《资源科学》2009,31(11):1898-1906
本文应用MFA和DEA模型,以14个典型矿业城市为案例,对1995年~2006年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①东北地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平均水平较高,且整体呈提升趋势;②从资源类型看,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迅速提升,而石油、冶金、综合3类城市则在降低;从发展阶段看,老年阶段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提升,中、幼年阶段呈下降趋势,尤以幼年阶段显著;从城市规模看,特大型和中等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呈下降之势,而大型矿业城市则显著提升;从地区分布看,辽宁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比较平稳,吉林省呈下降趋势,而黑龙江省则呈较大幅度提高之势;③纯技术效率是驱动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主导因素,而规模无效是造成矿业城市DEA无效的主要原因,合理调控投入规模成为促动东北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