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玲 《考试周刊》2012,(23):36-3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说明我国语文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就在于阅读.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实践证明,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只有会阅读的人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夏明华 《语文天地》2010,(12):135-13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扩大视野,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吲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同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宁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门语交际能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宗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  相似文献   

10.
一、语文教育的使命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何文斌 《考试周刊》2012,(65):25-2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该具备这样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放眼当前的课堂教学,涌动着师生交流、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这里,新课标把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到与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阅读是从看到的书面语言材料中理解意义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黎宗晓 《广西教育》2009,(31):41-4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何文旭 《语文天地》2009,(12):63-6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从语文科的性质、特点出发.基于语文教学目的.提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明确规定了语文教学的美育任务。语文教学要用“审美”吸引学生.其宗旨是在教学中实施美育。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丰富的语言积累是基础,  相似文献   

19.
蒋慧 《考试周刊》2010,(25):47-4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与写作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其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20.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增强习作实践性的背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