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雄鹰翱翔天空,难免伤折飞翼;骏马奔驰大地,难免失蹄折骨。"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也难免会遇到挫折。有的人遇到挫折后,不去承认客观事实而是编造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  相似文献   

2.
挫折理论是研究如何克服阻碍人们发挥积极性的各种因素的一种理论。挫折是人在需要和动机的推动下, 在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中,由于行动受阻,目标不能顺利实现,个体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丧失性的心理体验并由此产生失意的情绪。挫折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往往是难免的。人一生的经历,不会一帆风顺,常有挫折伴随。小学生虽然经历尚少,也可能遇到各种  相似文献   

3.
心理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或称挫折感。挫折对个人构成情绪上的打击与威胁,包括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孤独感与愧疚感的增加,使人产生一种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情绪体验。挫折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挫折情境,就是使个体活动受到阻碍的环境、对象、情境;二是指挫折感受,就是个体活动受阻时产生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4.
王文静 《教学研究》2004,(6):536-539
心理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或称挫折感.挫折对个人构成情绪上的打击与威胁,包括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孤独感与愧疚感的增加,使人产生一种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情绪体验.挫折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挫折情境,就是使个体活动受到阻碍的环境、对象、情境;二是指挫折感受,就是个体活动受阻时产生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5.
《中等职业教育》2010,(13):25-27
挫折心理是指人们为实现预定目标采取的行动受到阻碍而产生的一种紧张心理和情绪反应。它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谁都不是一帆风顺、万事如意的,都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和失败,甚至饱经风雨和坎坷。  相似文献   

6.
一、正确认识和了解挫折 所谓挫折,就是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干扰而不能克服,其目标无法实现,动机或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而产生的紧张性情绪状态. 1.挫折的普遍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呈现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普遍状态.客观事物和主观认识都有曲折性,主客观不一致会经常发生.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认识上的正确与错误,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总是相伴而生的.人的一生不会一帆风顺,挫折总是难免的,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活动目的】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端正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塑造完美的人格。【活动准备】1.查阅资料,收集古今中外名人克服困难的事例。2.制作爱心卡,排练小品,学唱歌曲等。3.《真心英雄》、《从头再来》、《现代钢琴名曲》的磁带,电脑课件,麦克风等表演道具。【活动过程】班长宣布《挫折助我成长》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主题活动:甲:雄鹰翱翔天空,难免伤折飞翼;乙:骏马奔驰大地,难免失蹄折骨;甲:大海中没有礁石激不起浪花;乙:生活中经不住挫折成不了强者。甲:挫折是一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乙:要得到快乐就必须能够承受困难和挫折。甲:是…  相似文献   

8.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而使自己的需要和动机无法获得满足时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综观人的一生,  相似文献   

9.
明珠闪闪     
挫折人生曲折是一种美丽,是人对生活的一种体验与尝试。人生难免挫折。只有从容对待挫折,才能从挫折的沙漠中走出;只有从挫折中领悟人生,才能迈向明天美好的生活。尽管明天也许还会有挫折。安徽宣城中学葛艳领悟伴随着一次次猛然的领悟,人们从幼稚走向成熟。虽然每一次领悟都要经过坎坷漫长的日子,但那份彻然猛醒的惊喜与其间经历的艰  相似文献   

10.
一、挫折教育的内涵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使其需要和动机无法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挫折感。从挫折本身来说,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给人们带来痛苦和不幸,带来各种压力,甚至让人难以承受;但另一方面它又能锻炼人的意志,使人更加坚强起来,甚至产生一种超越自身潜力的智慧。挫折教育就是教师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比较艰苦、困难的条件,让学生在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中经受磨练,受到教育,以提高他们战胜困难、排解挫折的能力的一种教…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一)——人生难免有挫折》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挫折的含义,造成挫折的因素以及挫折与人生的关系。2.懂得挫折能够磨练意志,在挫折中增长智慧。(二)能力目标辩证地分析挫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面对挫折采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2.努力从挫折中学习和探索智慧。3.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和名言激励自己。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人生难免有挫折,积极面对挫折。难点:挫折形成的因素。四、教学准备阅读有关名人、英雄、模范战胜…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生活用语中 ,挫折一词是指挫败、阻挠、失意的意思。在中国古代 ,挫折一词最初用以说明兵家战争中失利的意思。如《后汉书》上有“北地营保 ,安乐观望。今遍域或全 ,虏兵挫折”的说法。在《管子》一书中则有“兵挫而地削”的说法。这里 ,挫指失败 ,折指折断 ,挫折一词常与挫败、挫伤等通用。在心理学中 ,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 ,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  相似文献   

13.
宋琦 《华章》2013,(25)
挫折在心理学上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在其动机引发下产生的行为以及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障碍和困难,挫折是难免的。本文论述了挫折心理的涵义、表现、影响并针对这些方面重点提出帮助学生缓解挫折心理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所谓挫折感,是指个体在实现某种目标过程中,由于受到妨碍和干扰致使目标不能实现所引导的一种情绪状况.人生难免受到挫折,也难免会有过失.处在中学时代的学生,同样要受到挫折、过失的考验.如考试失败,因为一些过失受到老师、家长的严厉批评,被人误解而遭到嘲讽……在种种挫折面前,许多中学生都惊慌失措,紧张、焦虑、痛苦、沮丧,甚至不堪忍受而酿成悲剧.所以中学教育要特别重视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15.
挫折承受力是指学生在遇到挫折时能够适应挫折、积极自主地抵抗和对付挫折,从而摆脱困境,使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挫折承受力包括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力两个方面。挫折耐受力又叫挫折容忍力,是指人们受到挫折时经受得起挫折的打击和压力,保持心理和行为正常的能力。它是对挫折消极被动的适应,要求个体要忍受挫折,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背景 所谓挫折就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1]从某种意义上讲,挫折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人们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挫折.因此,挫折是人一生的伴侣,认识挫折、适应挫折、学会理性地面对挫折和积极地解决挫折,是每个人终生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考点与热点分析】 1.考点:①挫折总是与人生相伴,人的一生难免有挫折。②应对挫折的方法。③人生目标的实现需要坚强意志去保障和支撑。④学会坚强。  相似文献   

18.
《中学文科》2008,(1):18-20
【考点与热点分析】 1.考点:①挫折总是与人生相伴,人的一生难免有挫折。②应对挫折的方法。③人生目标的实现需要坚强意志去保障和支撑。④学会坚强。  相似文献   

19.
【本单元知识结构】课题框题目题主要内容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与人生相伴挫折的含义和造成挫折的原因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面对挫折的三种不同态度选择坚强的人生态度挫折面前也从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挫折有利于人们磨炼意志挫  相似文献   

20.
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寻找导致自己荣辱、得失、苦乐、成败原因的一种心理活动。可分为健康的归因和病态的归因两大类。健康的归因,有助于人们在遭受挫折、失败时找出问题的症结,查明原因,吸取教训,转败为胜,避免重走弯路。拥有健康归因心理的人,必定是生理、心理和道德完全健康的人,因而必定与长寿有缘的人。健康的归因反映人的一生,表现在心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具体点说,包括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