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卜息 《湖南档案》2008,(1):27-29
吴国桢曾担任过武汉、重庆、上海三市的市长,是蒋介石的肱股重臣。然而,他和共产党人周恩来的金兰之谊,虽淡淡如水,却体现了一种君子风范……  相似文献   

2.
卜息 《档案时空》2008,(1):27-29
吴国桢曾担任过武汉、重庆,上海三市的市长,是蒋介石的肱股重臣.然而,他和共产党人周恩来的金兰之谊,虽淡淡如水,却体现了一种君子风范……  相似文献   

3.
出版说明 《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吴国桢口述回忆》一书是根据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部教授裴斐、韦慕庭采访吴国桢的英文稿翻译而成。英文稿经吴国桢认可后,藏于哥伦比亚大学巴特勒图书馆。从60年代起,英文稿沉寂在该图书馆已30多年了,如今在吴国桢族侄吴修垣教授的孜孜努力下,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吴国桢夫人黄卓群女士的支持下,该书得以翻译出版。 吴国桢曾是周恩来的同窗好友,1921年赴美留学,1926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吴立志于从政,在南京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先后担任过汉口市长、外交部政务次长、中央宣传部长等重要职务。抗日战争胜利后,即1946年5月始,他担任了上海市长。蒋介石退踞台湾  相似文献   

4.
本书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张伯苓先生是著名教育家,体育家;作为20世纪中国教育体育界一代宗师,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他创办了南开系列学校(南开中学、南开大学等),培养了以周恩来、陈省身、曹禺等为代表的一  相似文献   

5.
曹凯 《兰台世界》2012,(10):9-10
张伯苓亲历了西方各帝国不断侵占中国的领土以及目睹清朝晚期政府的腐败无能,决心以教育实现救国.作为著名教育家,张伯苓精心创建"南开",为第一任校长,他在中国首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念,率先提出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办学理念,先后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子中学、南开小学、重庆南开中学等多所以校风良好而著称的学校,培育出周恩来、梅贻琦、曹禺等杰出的南开学子.  相似文献   

6.
张伯苓,1876年4月5日生于天津,曾就读于北洋水师学堂.学习系统的近代科学文化知识,接受比较正规的新式教育训练.1898年严修礼聘张伯苓主持严氏家馆,这是他从事教育工作的开始,其后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子中学和南开小学等,使南开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第一个成功的范例,被胡适称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  相似文献   

7.
张伯苓,1876年生于天津,他是中国奥运的先驱者、南开大学创办人及首任校长.张伯苓先生对教育事业的贡献,首先在体育.中国近代教育家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像他这样倾心体育、精通体育.张伯苓堪称是"中国注重体育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8.
一 求 学  张申府 ,名崧年 ,字申府 ,是党的发起和创立者之一 ,是周恩来和朱德的入党介绍人 ,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 1 893年 6月 1 5日出生于直隶 (今河北 )省河间府献县小垛庄一个地主家庭。张申府七、八岁 ,父亲即教其识字 ,1 0岁时在家塾开始接受传统的教育 ,学习诗经、四书和礼记诸书。1 90 8年 ,张申府以第一名考取公立顺天高等学堂中学班。 1 91 2年 ,张申府奔走于保定、天津和北京之间 ,曾先后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天津南开中学、北京高等师范学堂附属中学等校。 1 91 4年暑期 ,张申府改名张砾 ,考取了北大本科哲学门。1 91 6…  相似文献   

9.
段静 《兰台世界》2016,(15):91-92
张伯苓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他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把"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升华为南开校训,塑造了南开精神。张伯苓的人才教育思想内涵丰富、生命力顽强,给予高校在今天进一步做好人才教育工作以深刻的启迪,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军 《档案与史学》2014,(10):41-43
正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吴国桢(1903-1984年)著述的译介工作,曾与其族侄吴修垣(1925-2013年,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合译有《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吴国桢口述回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夜来临—吴国桢见证的国共争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两书。在此过程中,自然与吴国桢在美国的子女(长女吴修蓉、次女吴修蕙、长子吴修广、次子吴修潢)有些通信和通话联系。5月底,我突然接到吴国桢长子吴修广博士的电邮,称其长姐吴修蓉女士(Eileen Wu Yu)已于5月9日在新泽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