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需要写与“玩深沉”因为深度报道太具吸引力,新闻工作者在理论准备、思想准备、技术准备都不足的情况下,却纷纷仿而效之,很快形成了“深度报道写作热”。或许是“热”来得太快,这便“热”昏了一些人的头脑:一类人还没有真正领会深度报道的真谛,却“热得不得了,正如中青报的杨浪同志所言,在那里“玩深沉”;一类人虽致力于“深”,却因食“深”不化;还有一类人连深度报道之所以产生的客观原因及基本  相似文献   

2.
今年的六月,真是热得可以,气温一天比一天高,世界杯又如火如荼。“激情六月天,倾情世界杯”的大字幕在荧屏上滚来滚去,有关杯赛的专栏专题更如过江之鲫,蜂拥而上,让无缘韩国现场的球迷观众看了个热火朝天。在电视上开栏目,首先当然是选好主持人。依照“约定俗成”的标准,外形上恐怕一定得“靓”。“什么年纪都要俏,有话没话都要聊”,就是对当今主持人现状的调侃和描述。所以会聊的俊男靓女纷纷现身荧屏,几乎每天都有“亮点”耀眼,所以演员、歌星、播音员等构成了主持人的主力阵营。后来中央台谋求突破,起用了一些“另类”主持…  相似文献   

3.
德国世界杯足球赛,无疑是2006年最重要的体育赛事,因此成为全球媒体和受众一个特别关注的焦点。尽管中国足球此次无缘世界杯,国内各媒体依然纷纷派遣记者赴前方采访。此举是为了避免各种媒体上赛事信息的高度同质化,获取与众不同的报道内容,而受众关心的也是那些特派记者能带来多少独特的信息。因此,国内媒体如何确保世界杯采访的“实至名归”——即“特派记者”之名与“独特报道”之实就显得非常关键。遗憾的是,从本届世界杯开赛以来的报道来看,“名”与“实”背离的现象表现得颇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曾几何时,“点歌”节目从南到北几乎在所有的广播电台出现,一股“点歌热”热起来了,热得火爆,热的经久不衰,一些人乐此不疲,在“有偿点歌”中。有人一掷百金搏取点一支歌的荣幸和兴奋。然而,正如任何事物一样,一时的兴旺辉煌决不说明它的全部更不预示它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范炯 《编辑之友》1990,(2):14-18
回顾已过去的80年代,出版界在改革的10年当中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这就是形形色色的出书热:某地某出版社出的某一种图书好销,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其后,竞相效尤的同类项很快就能风靡全国;当此类图书热尚未消退,彼_1类、彼_2类乃至彼。类的图书热早已接踵、重迭而至;诸热当中,有的热得通俗,有的热得典雅,有的热得平庸,有的热得低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面对于此,倘若能够透过这眼花缭乱的表象总结出什么,无疑将有助于我国未来10年的出版事业。本期向大家介绍的《“热效应”思辨——选题学系列研究之一》,就是专门探讨这一问题的,让我们循着作者的思路也来做一番考察。  相似文献   

6.
罗艺漫 《新闻传播》2010,(9):135-135
借着近来强劲的“微博之风”,新浪成为国内门户网站中率先提供微博服务,目前新浪微博是中国用户数最大的微博产品,公众人物用户众多是其最大特色。南非世界杯期间。新浪更是乘着微博这股浪潮同时吸引众多体育名人加盟,如黄健翔、李承鹏、韩乔生、董路,其中黄健翔和李承鹏还联手推出了“黄加李泡世界杯”。加强了微博这种新媒体在世界杯期间的报道力度。  相似文献   

7.
在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比赛期间,《深圳商报》推出了“世界杯特刊”.每天,除用消息报道“世界杯”赛况以外,还刊登一幅王建明创作的世界杯漫画.消息与漫画珠联,文字与形象同辉,既活跃了版面,又强化了新闻,社会反响很好.分析王建明的创世界杯系列漫画”,大体上有这样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炙烤全世界球迷之心的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终于在激情和眼泪之中落下帷幕。全世界的各路媒体在这场豪门盛宴中逐鹿时空,酣畅淋漓地挥洒着自己激情和智慧,为受众呈上了一道道听觉和视觉的大餐。赛事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推出了持续31天的大型直播节目《激情世界杯》。每天在6个整点播出《世界杯火线快报》,在《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第一报告》、《新闻直播间》等节目中追踪报道赛场内外的最新消息。在世界杯足球赛前后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中国之声围绕着这一重大体育赛事,先后举办了激情校园行、世界杯倒计时、冠军有奖竞猜、球迷经历征集、海选世界杯校园主持人、世界杯金曲 CD、酒吧世界杯、人保财险问题有奖竞答、“的哥”世界杯等多项活动;同时携手网络、报纸、电视、高校、赞助商,联袂文艺体育明星,对这次报道进行了全方位的立体宣传。可以说,中国之声对本届世界杯足球赛的报道规模创下了中央台体育报道之最,首次将体育报道、推广活动、节目营销、品牌宣传嫁接在一次重大报道上,更为创新广播重大报道的形式,扩大广播重大报道的影响力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本期特别策划集纳了中国之声世界杯足球赛报道组前后方几位“掌门人”的所思所想,听他们叙述这一系列创新后面飞扬的别样激情。  相似文献   

9.
从世界杯报道看媒介融合方式的有效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静雅 《今传媒》2006,(10):32-33
2006年德国足球世界杯不仅是一场足球大战,更是一场媒体的新闻大战。从中央电视台名副其实的“豪门盛宴”、各大网站的“世界杯”专栏,到更多的平面媒体的世界杯专刊,有关世界杯的报道以铺天盖地之势涌向受众。综观各媒体对世界杯的报道,表面上竞争似乎非常激烈,实质上并没有使受众得到更多的满足。其一,媒体报道的焦点都集中在赛场上,而球队的训练、新闻发布会等,也不过是赛场的延伸,传媒并没有催生新的需求。其二,媒体的策划思路、市场竞争观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各种媒体以大致相同的方法作为竞争的主导手段:大量派遣前方采访记者,与境外…  相似文献   

10.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足球赛,对亿万球迷来说,无疑是盛大的节日。在这短短的一个月内,举世瞩目绿茵场,人们为那无数精彩绝伦的瞬间而拍案叫好,更为那捧杯夺冠的王者之师而欢呼雀跃。世界杯就像一杯美酒,使人痛饮生的欢乐。 以反映世界风云、描绘人间万象为己任的新闻媒介也把世界杯“炒”得如火如荼。刚刚创刊半年多的《三秦晚报》对世界杯的综合报道可谓出类拔萃,有声有色。在我的印象里,一张报纸辟出一个整版来报道世界杯大赛,似乎不多,而《三秦晚报》不仅开辟了一个专版,而且倾力为之,这不能不说是有胆识有魄力之举!  相似文献   

11.
满怀信心,迎接全媒体时代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不久前在南非结束。广大受众通过互联网、手机、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多媒体,全程领略了世界杯风采。世界杯不仅是全世界的足球“盛宴”,也是一次报道世界杯的全媒体“大展演”。这一“大展演”生动表明:随着21世纪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全媒体报道新闻的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2.
庹继光 《新闻界》2002,(4):12-13
今年体育界最重要的赛事莫过于“韩日世界杯”足球赛,全球媒体无不为之倾尽全力,纷纷竭尽其能为受众提供丰富的“信息大餐”。风云散尽,再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报纸(尤其是蓉城报纸)在这届世界杯报道中担负的角色给人以不少启迪:2002年世界杯新闻竞争是在全新形势下展开的,一方面网络媒体逐渐成型,报纸对它的依赖很难维持;另一方面电视继续依靠固有的娱乐化、互动性优势挤压着报纸。外部的压力促使报纸在这次世界杯报道中采取了最大的变革措施,不但随时抓住赛场上的热点,还有意识地自我设定了一些附着议程,使世界杯由单纯的竞赛向娱…  相似文献   

13.
未等“世界杯之夏”的序幕拉开,一个“超级厄尔尼诺年”可能已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以一个“高温红色预警”的亮相而提前登场了。  相似文献   

14.
炙烤全世界球迷之心的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终于在激情和眼泪之中落下帷幕,全世界的各路媒体在这场豪门盛宴中逐鹿时空,酣畅淋漓地挥洒着自己激情和智慧,为受众呈上了一道道听觉和视觉的大餐,赛事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推出了持续31天的大型直播节目《激情世界杯》。每天在6个整点播出《世界杯火线快报》,在《新闻直播间》等节目中追踪报道赛场内外的最新消息,在世界杯足球赛前后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中国之声围绕着这一重大体育赛事,先后举办了激情校园行,世界杯倒计时,冠军有奖竞猜,球迷经历征集,海选世界杯校园主持人,世界杯金曲CD,酒吧世界杯,人保财险问题有奖竞答,“的哥”世界杯等多项活动;同时携手网络,报纸,电视,高校,赞助商,联袂文艺体育明星,对这次报道进行了全方位的立体宣传,可以说,中国之声对本届世界杯足球赛的报道规模创下了中央台体育报道之最,首次将体育报道,推广活动,节目营销,品牌宣传嫁接在一次重大报道上,更为创新广播重大报道的形式,扩大广播重大报道的影响力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本期特别策划集纳了中国之声世界杯足球赛报道组前后方几位“掌门人”的所思所想,听他们叙述这一系列创新后面飞扬的别样激情。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缘由2006年第18届德国世界杯足球赛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答案因理论视角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伊莱休·卡茨会说,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媒介事件”(m edia event);道格拉斯·凯尔纳则说,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媒体奇观”(m e-diaspectacle)。这两种理论视角都极敏锐地把握到了问题的核心,那就是,大众传媒(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在德国世界杯中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因而世界杯乃是媒介化的世界杯,甚至是被过度地媒介化了。我们坚信,在马拉松般的比赛日程里,“世界杯”与“大众传媒”之间将始终相互依赖。世界杯足球赛在全世界拥有数以亿计…  相似文献   

16.
《新闻前哨》2006,(7):15-15
据近日《广州日报》报道:按照国际足联和世界杯组委会对外公布的数字,采访韩日世界杯的正式记为3600人,而本届人数已经上升到5000人之众。德国世界杯32强共有736名球员,平均每位球员将被6.8名新闻记“包围”。  相似文献   

17.
6月13日,中国足球队与土耳其队之战鸣哨。当这场被中国球迷称作“为荣誉而战”的比赛最终以0:3败北时,中国队以“一场未赢、一球未进”的战绩黯然结束了世界杯“处子之旅”。而远居内陆腹地的《新疆日报》对于世界杯的报道也骤然降温,在版面安排、资源调配等方面均开始低调运作。本报此次推出的“聚焦世界杯”专刊毕竟开了一个先河,除了奥运会、全运会等综合性大型体育比赛外,作为一向不太重视体育报道的党报,新疆日报还没有为某一项专业体育赛事开过专刊。  相似文献   

18.
“民生新闻”似乎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占领各地各级电视台的新闻时段:一个接一个以“民生新闻”为口号的栏目登台亮相,在“民生新闻”的收视率神话下,一些“传统新闻”栏目也纷纷改变定位,向“民生新闻”转变。一句话:“民生新闻”热得发烫,几乎成了中国电视新闻的时代标杆和最新形态。  相似文献   

19.
米卢走了,尽管他的留言“下次世界杯预选赛希望中国还会请我”音犹在耳,却无人怀疑中国足球史的“米卢之页”已永远翻过  相似文献   

20.
马和来 《新闻实践》2010,(10):63-63
世界杯历来是传媒激烈争夺的新闻战场。围绕2010南非世界杯的64场赛事,各类媒体展开了大容量、立体化的报道。从6月12日起,金华日报不仅在正常出报的版面上介绍赛事,而且每天下午另外出版《世界杯特刊》,分成“烽火前沿”、“纸上侃球”、“金夜无眠”、“声色足球”等四个专版,从多方面把握赛事本身和赛事之外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