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关于"黑哨"成因的经济理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仪  吴海乐 《体育学刊》2002,9(5):26-27
从经济学视角对“黑哨”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揭示了权力是“黑哨”现象产生的充要条件,供需市场的存在是“黑哨”现象滋生和蔓延的土壤,而成本、收益、查处的可能性以及处罚力度等因素则是裁判员作为理性经济人最终决定是否实施“黑哨”行为的决策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正在蓬勃开展的足球、篮球职业化联赛为背景,以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足球、篮球裁判界的“黑哨”现象为切入点,系统地对“黑哨”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提出了通过加大司法介入力度、加快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管理主体的规范化管理、加强裁判员队伍的建设、加强俱乐部财务管理等解决对策,以期达到净化赛场“黑色”现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着重分析黑哨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综合治理的思考,供大家商榷。1.“黑哨”问题“黑哨”问题是指裁判员在比赛中出现严重的错判、漏判等行为。根据心理学的意识理论,可将“黑哨”问题分为两大类,即有意识的故意行为和无意识的随意行为。(1)有意识的故意行为有意识的故意行为是指裁判员在比赛中有意出现错判、漏判行为。(2)无意识的随意行为无意识的随意行为,就是指在比赛中,裁判员的错判、漏判等行为不是主观上的故意行为。2.“黑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黑哨”问题的产生是社会方面、心理方面…  相似文献   

4.
"黑哨"产生的原因及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黑哨”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黑哨问题是社会问题、管理问题、心理问题等诸多因素综合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黑哨”现已成为体育界最为敏感且非常受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通过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法,探讨篮球黑哨现象的危害性,界定篮球裁判员黑哨行为的操作性定义并分析篮球裁判员黑哨现象的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篮球裁判员黑哨行为的形成原因及其遏制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有效预防和遏制篮球裁判员的黑哨行为,促进我国篮球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足坛"黑哨"刑法定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我国刑法学界对足坛"黑哨"刑法定性的3种代表性意见,即无罪论;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说;受贿罪说。对"黑哨"进行刑法分析,认为:基于中国足协的特殊地位,由其指派的裁判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从"黑哨"的行为特征看,完全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应当由司法机关介入对其犯罪行为进行刑法规制,充分发挥刑法的惩治、威慑作用,以便有效地治理"黑哨"现象。  相似文献   

7.
对“九运会”裁判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黑哨”现象及境外裁判参与执法,裁判的组织工作,申诉制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应完善我国体育立法,提高裁判员道德素质,加强裁判的国际交流,加大体育裁判工作的研究力度,重视裁判员的培训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论竞技体育给社会带来的"伤痕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体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所出现的一些诸如“兴奋剂”“、黑哨”“、假球”以及“裁判问题”等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提出应从体育道德、体育法制、完善组织、改革体制等方面入手,修复中国竞技体育辉煌背后所附带的累累伤痕,为今后中国体育能够步入健康、有序的良性循环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关于"假球黑哨"成因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国职业足球联赛中存在“假球黑哨”之成因不在于某一个人或某一部门,而原原本本在于我们每一个。对人的研究必须从对人类文化的研究着手,而文化是一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也因此。本文从文化的精神、社会和物质生活三个方面对“假球黑哨”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足球"黑哨"现象的人性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红莲 《体育学刊》2006,13(5):129-131
从人性的角度对中国职业足球联赛中“黑哨”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趋利自保是人的本性,在一般情况下,人总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然而,当人对利益的追求超出一定限度时就会产生非理性的行为,最终导致人本质向恶的异化,人变得贪婪、腐败甚至走向毁灭。“黑哨”就是职业足球联赛中各利益主体为追逐自身最大的利益,在法规制度、道德约束不够的地方,违背了人的道德本质,以权谋私,为满足自己的私欲,置国家和他人利益于不顾而做出的不道德行为。从防范人本质异化的方面考虑,对防范“黑哨”行为的发生,应加大防范力度,重在治本;并加大查处力度,惩戒于后。  相似文献   

11.
郑原  杨明 《体育科技》2007,28(4):88-9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等对体育学院足球课程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学院足球课程结构较单一,较难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亦较难满足学生对自我发展的较高需求。在现有课程结构中创立"足球辅助专修课"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运用供求理论、有效制度理论对职业足球联赛中的"黑哨"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俱乐部的需求和裁判员的供给使"黑哨"成为可能;"黑哨"的产生是制度发生作用的结果,制度结构及制度体系的不健全,导致理性经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即"黑哨"有利可图;从根本上解决"黑哨"问题,关键在于健全的制度结构和有效的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3.
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体教结合”。是困扰国内足球界乃至教育界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总体构架和具体措施两个角度,对2008年后“体教结合”型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构建。最终提出了以后备人才试点学校为主体的多种培养渠道共存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足球比赛中"快传球"技术选择与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寻不同场区、不同防守情况下选择与应用该技术的特点与规律。结果表明:快传球技术具有掌控比赛、加快比赛节奏、增加对方防守压力的重要作用;中国队在运用该技术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与世界一流强队存在显著差距。  相似文献   

15.
国际足联为了进一步推动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使之更加激烈、精彩、多进球以吸引观众,对足球规则进行了一些修改,放宽了裁判对越位的判罚,赋予新的越位判罚理念,从而增加了足球比赛的刺激性和戏剧性,给现代足球带来了生机。本根据新的越位规则精神,分析了造越位与反越位战术运用的前提,提出了一些造越位与反越位中的注意事项,旨在供足球训练和比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运动员“高成本现象”的原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职业足球俱乐部运动员“高成本现象”分析的逻辑起点,应用社会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知识深入分析各职业俱乐部非市场行为的运动员“高成本”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贾明学 《浙江体育科学》2007,29(1):47-48,51
运用经济博弈论原理与方法,针对我国职业足球联赛中假球日益严重的问题,从足球俱乐部与足协的角度,建立博弈模型,通过分析,提出了打击假球的具体措施,即加大惩治力度,使假球行为不敢发生;提高调查概率,使假球行为不能发生;降低调查取证的费用,增大足协打假的决心;利用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加强对假球行为的追踪报道。  相似文献   

18.
12分钟跑和“YOYO”两种体能测试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魏安奎  房杰 《体育科研》2003,24(2):29-31
通过对“YOYO”和12 分钟定时跑体能测试方法的分析与比较,从足球项目的动作特点和能量分配规律上出发,说明高水平足球运动员采用“YOYO"测试法来评价他们的体能更加合理和科学。  相似文献   

19.
对体育报道进行文本分析,从角色分析与对象化词汇层面理清媒体建构男性话语权力的策略,初步探究在足球运动领域男性话语权力的合法地位与女性话语缺失(女性"失语症")形成的必然性.在寻找女性"失语症"的根源的同时,提出女性体育报道应采用策划性报道和以软新闻报导为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