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为一种隐喻,苏格拉底把他独创的教育方法叫做“助产术”,即在谈话、辩论过程中,通过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等几个步骤,让受教育者从具体的事例去思索最一般的原则,从而获得知识,感悟做人的道理。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对我们当今的教育实践有多方面的启示价值:教育活动需要准确地设置目标;教育必须质疑、挑战传统知识;教育要激发求知欲;知识必须自我认识;智育与德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苏格拉底首次提出关于人的问题的探讨,被认为是西方哲学上的“分水岭”,他的关于人生理想的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美德根本论教育;知识前提论教育;善的目的论教育。这也体现了苏格拉底的有知、美德、至善的人生境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苏格拉底的人生理想教育相融合,因为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达到有知、美德与至善。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力求阐释《苏格拉底的申辩》所蕴含的教育哲学意蕴:苏格拉底从提出自己说真话的言说方式开始,引出公民德性是否可教的问题,再提出其辩证法教育的起点与核心即认识自己无知,并进一步阐释苏格拉底的知识观,即事关整全的知识观;接着提出苏格拉底哲学教育的目的,也就是唤起人们的爱智的生活。以此为基础,苏格拉底进一步表明,其哲学教育的根本指向乃是城邦的福祉。整篇演说的核心就是苏格拉底为哲学生活与哲学教育而申辩。苏格拉底之死本身也成了苏格拉底哲学辩护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王晖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9,17(1):52-61,187-188
《普罗塔戈拉》记叙了年轻的苏格拉底初始登上公共教育舞台,通过挑战普罗塔戈拉从而宣称一种新的教育方案的故事。澄清普罗塔戈拉与苏格拉底的教育之争,可以进一步探究苏格拉底教育理念的背景与发端。普罗塔戈拉对德性教育进行世俗化的改造,他用"技艺知识"取代了内在的德性,用修辞术和法律取代了统治的智慧和正义。苏格拉底试图重建人们对内在德性的追求,他的教育建立在"整全知识"和"美德即知识"的假设上,他一方面为公民塑造了有利于"节制"的"知识神话",另一方面鼓励智慧者"勇敢"地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由此,苏格拉底的哲学教育是通过"整全知识"统合"节制"与"勇敢"的教育,他提醒人是追求美好的动物,但人必须节制而勇敢地忍受着追求美好过程中注定的艰难与失败。  相似文献   

5.
“产婆术”教学法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希腊教育家和思想家苏格拉底没有留下有关他自己的任何教育思想和活动的记录。现在关于苏格拉底思想的知识是从他的弟子柏拉图的记录中得到的。这些记录绝大部分以苏格拉底作为主要角色写成对话形式,在这些对话中充分体现了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即“苏格拉底法”,又称“产婆术”。这种教学方法在东西方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苏格拉底那里,哲学教育的中心问题乃是人的自我认识问题,也即一个人究竟应该如何达成德性与幸福的问题。“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哲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认识自己无知”,由此保持自我不断地求知智慧,也即“爱智慧”,乃是苏格拉底哲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反诘式对话是苏格拉底哲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个体成长乃是从天性舒展出发,逐步过渡到理性的生成。苏格拉底哲学教育主要面对成年人而非儿童展开。儿童教育乃是从儿童身体自然出发,激活天赋本能与生命活力,走向积极而非节制的儿童生活。伴随个体成长,个体开始以反思走向个体精神自觉,教育也从诗性教育转向哲学教育,由此而显明个体成长的内在秩序与哲学教育的审慎。  相似文献   

7.
目前,学者多关注苏格拉底法的操作方法和程序,但更重要的是认识这一方法的目的。苏格拉底法可以界定为:在对话中,通过设问、回答、反诘和对方最后承认自己的无知等步骤,来批判相对主义、寻求普遍性命题。这种方法在法学教育中的运用,在认识上至少有两个错误:将苏格拉底法等同于美国的案例教学法;认为这一方法不适用于大陆法系的法学教育。在清理这种错误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在法学教育中运用苏格拉底法的设想。一尽管方法可以与目的相分离,但方法从属于特定目的,要较好地理解方法,必须联系它的目的。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目的是什么?苏格拉底的问…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教育家和思想家苏格拉底没有留下有关他自己的任何教育思想和活动的记录。现在关于苏格拉底思想的知识是从他的弟子柏拉图的记录中得到的。这些记录绝大部分以苏格拉底作为主要角色写成对话形式,在这些对话中充分体现了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即“苏格拉底法”,又称“产婆术”。这种教学方法在东西方有着深刻的影响。一、“产婆术”对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1.“产婆术”教学方法的实质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在于通过认识自己达到获得知识,最终成为有智慧、有完善道德品质的人。他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错了,他并不指出错在哪里和为什么错,而通…  相似文献   

9.
现象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象学由胡塞尔创立,经海德格尔、萨特、范梅南及庞蒂等人的发展,成为西方重要思潮之一。现象学提出的许多主张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象学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培养企业家,而在于培养企业家精神;大学生创业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应关注全体大学生;大学生创业教育不应是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而应采取"苏格拉底式""个性化""对话式"教学;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不仅要注重显性知识,而且更要重视隐形知识,同时让学生成为知识和教材的支配者。  相似文献   

10.
<正> 纵观人类社会教育发展史,关于教育目标问题,历来是先哲们关注的焦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教育家都提出了各自的定义阐释,并对当时和后世的教育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但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主线却贯穿始终,渊源流长。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在西方教育思想的发祥地古希腊,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先哲们,在强调国家控制教育的同时,确立了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他们认为人的心灵和身体要和谐发展,既要重视知识学习,又要注意身体锻炼。苏格拉底从发展人的自然禀赋和培养治国人才两方面论述了教育的目的和作  相似文献   

11.
“问题导入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和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觉察、感悟、思考,这种方法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增进学生积极的自我认识、获得丰富的内心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论述“问题导入式”教学的关键是创设“问题”,并提出问题导入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宋静 《林区教学》2020,(4):69-71
近几年来,“美学热”再次升温,审美教育逐渐渗透课堂,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与审美教育具有更加天然的联系,为促进二者之间更好地渗透及结合,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助产士”。因此,从教师视角出发,先对其“助产士”角色作出界定,明确其含义;再对其在审美教育渗透过程中的助产功能作出解读,主要体现在教材“美”的发现、氛围“美”的创设以及教师“美”的释放三个方面;然后指出教师在助产过程中要极力避免三种错误倾向——认识上过分抬高“美”、策略上孤立划分“美”以及实践上简单嫁接“美”。  相似文献   

13.
苏格拉底“助产术”在西方教育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至今天其现代教育教学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助产术”所蕴含的教育教学思想:平等的师生关系、主体性的凸显、践行启发式、教育教学生活化与苏格拉底的独立人格和知识观肾密相连。“助产术”在现代教学中的有为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知识观和教学组织形式的突破。然而在中国教育实践中,这种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的教学方法却遭遇难产,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教育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  相似文献   

14.
Book Reviews     
The changing face of midwifery practice and education in Australia is challenging the previously accepted notions of the birth experience, the options of care that are available for women and their families, and the role of the midwife in that experience. The role of the midwifery educator is also challenged by the move away from a predominantly clinical and skills‐based education towards a university‐based education that focuses on knowledge, attitude, skills, research and lifelong learning. As an experienced midwife, and a student of adult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opportunity has arisen for me to re‐examine the midwifery profession from the critically reflective stance of the adult educator. By drawing on literature associated with adult education, this article is a reflective account that will explore central issues, including conflicts, in my midwifery practice, in my pedagogical practices as a midwifery educator, and in my role/s and identity as a culturally inclusive adult educator in my workplace. The article will also include an analysis of the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power dynamics and my personal positioning, as a midwife, and an educator, where expectations can be complex and contested.  相似文献   

15.
创业素质培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催生出中国的创业教育,而处于起步阶段的创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高校不仅需要专业教育来夯实创业技能,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固有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学生的创业素质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实事求是原则,主体性原则,渗透性原则,示范性原则.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来落实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6.
苏格拉底“助产术”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人们把它奉为启发式教育的源头。本文试图站在一个较为客观的立场对“助产术”做一番全面的分析, 指出其除了具有体现师生平等、开发学生潜能等优点之外, 还有一定的机械呆板性和灌输倾向等不足。并根据这些优缺点对当前我国教师盲目运用“助产术”现象进行批判, 在此基础上谈几点关于课堂提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Since the 1970s, men have been encouraged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childbirth process, resulting in a shared experience for couples. Nevertheless, after the baby is born, many fathers find themselves displaced, unsure of how to embrace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The shift in cultural practice and evolving needs of families calls for the recognition of fathers as well as mothers in the provision of midwifery services. Innovative strategies must be considered to enhance postnatal education that is father-inclusive and responsive to the needs of families in the 21st century.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one strategy created from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conducted to develop, implement, and evaluate strategies to improve postnatal education for parents.  相似文献   

18.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cribe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midwifery clients throughout the life span. A qualitative study using a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was employed.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a purposive sample of 12 midwifery clients. The research question was: What has been your experience with midwifery care? Interviews were audio-recorded and transcribed verbatim. Data saturation was achieved and analysis procedures from Colaizzi were used. Five themes emerged from the data: 1) decision to seek midwifery care; 2) working together in a therapeutic alliance; 3) formulating a birth plan; 4) childbirth education; and 5) nurse-midwives as primary health-care providers throughout the life span. There is much to learn from listening to the voices of midwifery clients.  相似文献   

19.
留美医学生杨崇瑞与中国妇婴卫生事业的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的妇婴卫生事业起步晚,起点低。杨崇瑞博士是在近代社会里成长起果的留芙医学精英,是近代妇婴卫生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她身体力行地推动了我国妇婴卫生事业的近代化,具体体现在创立了第一助产学校,首倡近代助产教育,培养了一批近代助产人才,从而大大降低了近代妇婴的死亡率,卓有成效地提高了近代妇婴卫生事业水平。杨崇瑞博士还是我国近代计划生育理念的重要启蒙者,她认识到节育与妇婴卫生工作密切相关,一方面促进了近代节育思想的宣传,另一方面也对节育工作进行实践指导。她还对近代卫生制度和妇婴卫生机关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她在近代中国的妇婴卫生机关担任多种重要职务.促进了中央及地方各级妇婴卫生机关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对助产士的需求日益增加,助产专业人才已成为紧缺型专科技能型人才之一。为适应社会需求,围绕助产专业人才紧缺的现状,构建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核心,以强化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三位一体"的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顶层设计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和平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开展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进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素质的助产学专业人才,进一步提升助产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