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小学生的作文训练中,就要渗透这精神,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仔细观察生活,关注身边的人、事、物,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寻找写作的源头,积累写作的材料,从而做到"用手写我看,用手写我思"。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在生活化作文训练方面谈了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文教学要真实地展现学生生活的本色,要生活化。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顺序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欲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感受生活,体验并及时抒发情感,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写作契机,  相似文献   

3.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就是写话,要教育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则是应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要鼓励学生用"我手写我口",敢于说真话。但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好作文呢?下面我就个人的经验谈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谭巨婵 《广西教育》2012,(10):48-4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做到“让生活融入作文,让作文体现生活”,就应引导学生在学校中体验生活,在家庭中寻找生活,在自然中观察生活,在社会中感受生活,真正让学生做到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以下策略,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吴绍敏 《考试周刊》2011,(21):33-3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还明确规定:"加强生活积累,让学生在现实的感悟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实现作文教学的原生化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主要釆取了如下做法。  相似文献   

7.
钟宝锭 《小学生》2012,(10):31-31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力求做到:习作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价值取向反映儿童真实思想、语言形态体现儿童现实语言发展水平。贴近儿童的生活,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心。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作文教学途径。一、关注社会,开展活动,寻找写作素材每年三月,我校组织学生开展"学雷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小学作文起步阶段,兴趣是学生习作的动力,而生活则是学生习作的源泉。在作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王春秀 《甘肃教育》2011,(16):86-8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强调作文教学要生活化。因而,教师在平常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作文,从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作文的强烈愿望,同时将习作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作文,在习作中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一指导思想要求我们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情,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圈子,多接触外部环境,培养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而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举步维艰,写作成了教师感到最棘手、学生感到最头疼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教师必须回归生活,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之渠,让生活之水源源不断地注入习作之园,让习作之园生机勃发。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需要培养个性鲜明,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作文写作要具有个性,要让学生"我手写我心,我心出我语"。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需要,成为学生写作的合作伙伴,去引导学生感受个性化的生活,开启个性化的创新思维,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进行个性化的自由表达。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倡导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们认为作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走出怕作文的怪圈,让学生敢于写作、乐于写作.教学中我们应因材施教,精心地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增强其写作的信心;让学生体验成功,用赏识的眼光来批阅、评讲学生的作文,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同时改进命题,使其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习作心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此促进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现在网络互动习作教学逐步普及,教学模式在改变创新,下面谈谈我在网络互动习作教学中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指导如何落实这一课标精神,使作文指导实现以"习作"为目的呢?  相似文献   

16.
张立杰 《教师》2012,(4):59-5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教学中要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感悟,激发热情,从“要我写”到“我要写”。近年来,我对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作文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作文教学中充分让学生体验生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平日的作文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家长的带领下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调查实践,多角度观察事物,捕捉事物的特征,指导他们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寻找作文之源。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怎样才能让真情实感,这个失散的作文教学的"魂"顺利回归故里呢?笔者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的教学建议:"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长期以来,制约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把作文当做技能、技法来传授,忽视了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生命体验,忽视了学生习作过程中的兴味和乐趣.在作文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天性,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眼观察生活,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生活,才能真正地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在写作活动中表达真情实感。”的确,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给了学生太多的限制,这样不对,那样不应该,急功近利式的作文教学课堂让孩子们无所适从,渐渐地使学生丧失了作文的乐趣与信心。在这种背景下,开放式作文教学策略应运而生。它以自然蓬勃的生命活力召唤着作文课堂返璞归真,以真情实感、自然生活引导学生以手写心,得到了全体师生的一致认可与赞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