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里,人们的交往愈加广泛,善于与人交际可以说是现代人赖以生存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能力比单纯的听、说要求更高,它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其基本要求就是要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  相似文献   

2.
在课堂中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是现代社会的要建立“全员交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落实素质教育、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一、“全员交往”教学模式的内涵“全员交往”是指学生与教师之间全体参与的交它既有个体的交往,也有群体间的交往,而且它更学生群体间的交往,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无论是国与国,还是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合作关系、伙伴关系。这就需要我们的下一代不仅要有高智商的头脑、健康的身心,更要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交往能力。幼儿期是人的交往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启蒙期,《规程》与《纲要》中也将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列为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因此,让幼儿学会交往,掌握恰当的方式解决交往中所遇问题的策略与技巧,使幼儿体会交往带来的乐趣与帮助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正>友好地合作交往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一个人交往能力的强弱常常会决定他的才能是否被社会认可。幼儿期是人生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因而,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增强他们了解他人情感和需要的能力,解决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独生子女由于外在特殊的家庭环境,往往缺乏与他人交往的技能,更不善于用身体语言表现自信、友好和平和,缺少正确的交往经验。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加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需要现代人才,而现代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是拥有良好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可见,社会适应能力是现代人才的必备能力,而现代人才的培养应从娃娃抓起,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即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笔者认为,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发展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社会性交往可以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掌握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来处理人们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帮助幼儿克服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于交往的行为。当今家长多数只重视幼…  相似文献   

6.
正传统初中语文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接收,其存在的问题就是缺少交往。所谓交往,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其他个体产生的互动交流,这些个体包括其他学生,也包括教师。这种交往是灵活多变的,能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培养学生互动交际的能力,使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是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留意与学生的交往,也要擅于组织学生与  相似文献   

7.
幼儿交往规则意识和交往规则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交往能力包括交往中的冲突解决能力、交往中的亲和能力、交往中的规则能力、交往中的竞争能力和交往中的合作能力。其中交往中的规则意识和规则能力是最重要的交往能力。没有"规则",一切交往都不可能。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是在交往中习得的,交往是培养幼儿社会认知和实践能力的最重要平台。世界各国无不将交往能力的培养作为本国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教育的功能之一在于将交往"规则意识"内化为交往技能,这是现代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区别。中国传统教育重视"道德君子"的培养,但不重视"规则能力"的培养。幼儿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内课程资源和教学外课程资源,精心设计和充分利用各种"交往机会"平台,不断强化幼儿交往中的"规则意识",培养幼儿的交往技能。把幼儿培养成具有良好的交往规则道德和良好的交往规则能力的"双优生"。  相似文献   

8.
沈娴 《家庭教育》2001,(11):36-36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更广泛的合作精神,这就需要下一代有较强的交往能力。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幼儿在与伙伴的交往中交流知识、经验与技能;在交往中认识自己、了解他人,体验欢乐和痛苦;并从中培养同情、分享、合作、友爱等良好情感和行为。  相似文献   

9.
【实战演练】1.下列一段话有三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①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②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免将来走入社会不被淘汰。③我们的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这些能力,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相似文献   

10.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架起沟通、友谊桥梁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社会人类发展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正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更显得日益强烈了.促进幼儿同伴交往.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符合当前社会改革的迫切需要.同时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和机会.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如何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青年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着重从大学生为什么要交往,大学生怎么样交往以及大学生交往的作用几个方面来论述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交往能力是人类生活的一种本领,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与人交往,没有交往能力,生活、工作很不方便。特别是现在的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将来要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如果没有交往能力,没有合作精神,会给工作、生活都带来麻烦。因此,品德课教学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小  相似文献   

13.
人际交往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和日常生活的主要问题之一,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大学生成功进行人际交往,能增进心理健康,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丰富阅历、积累经验,有利于主体意识的培养.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要加强其对社会、对自己和对他人的认知,要掌握成功交往的原则,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挥“第一印象”在交往中的作用,讲究交往的艺术.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儿童的同伴交往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许多儿童同伴交往的经验不足,越来越多的儿童缺少同伴交往的能力,这些孩子长大后面临着人际关系的困惑,由此引起的心理问题甚至犯罪的案例也时有耳闻,而家长对此却没有足够的重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与他人交往,特别是跟同龄人的交往,对儿童的成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也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同伴关系不良会使儿童失去很多对社会规则的学习机会,体验不到交际的快乐,而且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在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能力也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当今国内外一些大企业在招聘和选拔人才时,几乎都无一例外地把一个人的交往能力视为重要条件之一。人们只有具备了较强的交往能力,善于沟通,携手共进,才能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才能有效地应付各种挑战。具备了良好的交往能力,就等于拓宽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事业上也就多了几分成功的希望,生活也会愈加快乐、幸福。儿童期是培养儿童交往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同伴关系,重视培养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能力,为孩子开拓美好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藏汉同班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育。但目前藏汉学生同班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着藏族学生交往对象较少、一些学生缺乏交往主动性、缺乏知心朋友甚至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主要原因是藏汉学生的语言障碍、缺乏交往技巧、民俗差异、个性差异及藏族学生的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心态等。要从加强藏汉学生交流、培养学生交往技能、构建藏汉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方面来培育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 实验研究的意义 :“做人 ,做中国人 ,做现代中国人”是陈鹤琴先生教育的目的论 ,他认为教育不仅是传播知识 ,根本上是要教人做人。交往是做人的重要因素之一。礼貌交往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是幼儿良好道德文明行为的表现 ,它能震憾人的心灵 ,接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体现做人的素养。而礼貌交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要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 ,依赖个体的实践活动形成。陈先生指出“做人必须从小教起 ,从小教好”。幼儿期是人的身心发展和人格塑造的最佳时期 ,然而现今的独生子女往往缺乏交往合作的能力 ,因此 ,…  相似文献   

17.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一项基本能力。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努力体现其双向互动的特点,精心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并把口语交际教学融入生活,使学生学会沟通、学会交往。  相似文献   

18.
交往是人类进行信息交换与共享的重要方式,也是构成人们认知结构与能力的重要方式。现代大学的师生交往已经从传统的物理空间走向了多维的时空分布,专业教育的"智育"与素质教育的"心育"尚未整合为互动协同的交往空间。文章基于交往理论对现代大学师生交往空间的系统分析,以高校思政课中的师生交往效能提升为目标,进行要素分析与路向建构,以期对实现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功能发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校级培训做得太少,主要源于由是文人相轻的陋习。其实非常必要,因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主体意识确认、大学理念、与大学生的现实交往能力,都存在问题。所以校级培训要特别注重以下问题:要增强教师—学生双主体性意识,培育自身与时俱进的大学文化理念,培育与大学生的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实验研究的意义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是陈鹤琴先生教育的目的论,他认为教育不仅是传播知识,根本是要教人做人。交往是做人的重要因素之一,礼貌交往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幼儿良好道德文明行为的表现,它能震撼人的心灵,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体现做人的素养。而礼貌交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要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依赖个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形成。陈先生指出,“做人必须从小教起,从小教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